论王维诗歌“清”与“厚”的均衡之美
2020-03-23焦健
王维诗歌在“文”和“质”间能保持均衡,“清”与“厚”的均衡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简而言之,其既能做到文辞上的朴素纯洁,又能做到内蕴上的厚重丰富。
一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清”与“厚”实质上涉及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观中的“文”与“质”这一对基本概念。《论语·雍也》中便曾以“文质”论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内蕴胜过言辞,就会显得粗野,如果一个人的言辞胜过了内蕴,就会显得虚浮,而这些都是因“文”和“质”的不均衡造成的,只有“文”“质”比例恰当,才能成为君子。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不仅是人,几乎任何事物都存在“文”和“质”均衡的问题。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中,“文”和“质”的均衡问题则主要表现为辞采和内蕴的矛盾,而“清”与“厚”在王维诗歌中共存,正体现出“文”和“质”对立统一的一面。
“清”本指“澄水之貌”(许慎《说文解字》),即水安静无杂质的样子,引申到诗中,当指诗的语言朴素、情境宁静、感情纯洁。“清”这个概念说的是“文”,其效果多体现于辞采方面;“厚”指诗的内涵厚重丰富,说的是“质”,也就是诗歌的内蕴。应该注意到,“清”和“厚”这两个概念常呈现出对立的态势。学者蒋寅在《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一文中指出,“清”的“负价”部分正是“厚”的反面——单薄,也就是说,“清”和“厚”是对立的。那么,为何在古典诗歌中“清”者易“薄”呢?这个问题得从“清”的本义出发来理解,许慎《说文解字》释“清”为“澄水之貌”,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在清澈的水中,其他物体便不好隐匿藏身了。如果将其引申到文学作品中,诗歌呈现出“清”的特质,便意味着其在语言的组织上比较简单,情境的营造上比较安静,情感的表达上比较平缓。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在诗中表达丰富的意义和情感便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清”者易“薄”的原因。
王维诗歌中“文”与“质”的均衡之美的重要表现之一即为“清而厚”。这在批评史上有不少依据。贺贻孙在《诗筏》中比较王维和孟浩然的诗作,说:“浩然情景悠然……然终不能出王范围内者,王厚于孟故也。”其间做了一个比喻:“吾尝譬之,王如一轮秋月,碧天似洗;而孟则江月一色,荡漾空明。虽同此月,而孟所得者特其光影耳。”贺贻孙指出,虽然王孟之诗都有“清”的特征,但是王诗清而厚,孟诗轻而薄。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序》中称赞王维诗歌时也提到“孟格清而薄”。反过来看,王维的诗自然是“清而厚”了。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钱起诗,通过对比也指出了王诗清而厚的特点:“仲文五古仿佛右丞,而清秀弥甚。然右丞所以高出者,能冲和,能浑厚也。”他认为钱起诗中“清秀”的特质不减王维,而王维的诗之所以高出钱起一筹,便是因为能“浑厚”。苏轼也曾在《王维吴道子画》一诗中评价王维的诗画:“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何为“清且敦”?蒋寅在《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一文中即指出“敦即厚义”,“清且敦”即“清且厚”。
二
王维是怎么做到“清而厚”的呢?试看《赠裴十迪》一诗。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对于这首诗,张谦宜《絸斋诗谈》评价道:“汁清味厚,此加料鲤血汤也。”对于一碗鲤鱼汤来说,外在的汁是“文”,内在的味是“质”,“汁清味厚”正点出了王诗“清而厚”的文质均衡之美。
这首诗用词造句多借鉴陶渊明,“风景日夕佳”似出自“山气日夕佳”(《饮酒》其五);“与君赋新诗”应该出自“登高赋新诗”(《移居》其二);“田家来致词”则是概括《归去来兮辞》的“农夫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之语意。同陶诗一样,这首诗在语言上朴素自然,几乎全部采用口语主谓结构,不事雕琢。所以,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它没有复杂的成分,可谓“清”。此诗采取的意象无非风日花草、水木农人,环境简单纯粹,宁静自然。所以,从内容的角度来说,它也没有繁杂的地方,亦可谓“清”。诗歌的后半段写田家致词的内容,先是描述出万物生长的欣欣之貌,再以谦辞恭送诗人,透露出欣喜诚恳的情意。所以,从感情的角度来说,它也十分纯粹,仍可谓“清”。
那怎么理解其“味厚”呢?首先,從人物来看,此诗能够以外写内。“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风景渐佳便寄诗友人,体现出二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共同的风雅情操。“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望远空”“支颐”的动作则体现出诗人闲逸的心理和高远的情志。“兰蕙生我篱”点出作者以香草为邻,“兰蕙”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性。后半部分“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几句,从农人自然朴素的言语中反衬出诗人随和亲切的形象及其与农人间的和谐关系。其次,从景物来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摹写了春风、草木、春水、芳枝等事物,表现春回田园、风和景媚的情味。景的“情味”加入到人的“情味”中,自然使诗更具厚味。
再看《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一诗。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人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赵昌平评此诗道:“诗境幽邃清深……苏轼以‘清且敦评王维诗(见《王维吴道子画》),当于此等处领悟。”这首诗同《赠裴十迪》一样,从语言、内容和情感上都比较简单纯粹,具备“清”的特质。同时,它也具有“厚”味。
此诗首句不说吕逸人居处在哪,而是先引入“桃源”的典故,如此一来,不禁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此乃一层味;“桃花源”又隐隐表现出吕逸人世外高人的风范,此乃另一层味。
“到门不敢题凡鸟”反用《世说新语·简傲》中一则典故: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嵇康之兄)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此处用典有三层味:诗人拜访吕逸人,犹似吕安拜访嵇康,突出了作者对吕逸人的尊敬和仰慕,此为一层;诗人用这个典故,暗示吕逸人家人也像嵇喜招待吕安一样对王维进行了接待,此处说明当天情况,以不写为写,此为一层;“不敢题凡鸟”,暗示吕逸人的家人不俗,进一步表现出对隐者家风的赞许,此乃旁敲侧击之法,又是一层。三层滋味叠加,诗中之“质”不可谓不厚。
“看竹何须问主人”一句则暗用《晋书·王徽之传》的典故: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
此处用典也有三层味:诗人以王徽之自比,暗示出自己随性落拓的性格特征,此为一层;诗句从“看竹”入笔,暗示出对方庭院高洁雅致,此为一层;“何须问主人”在典故的原意上有了微妙的偏移。在原典中,身为士大夫的主人为了得到王徽之的“问”,甚至不惜闭门冒犯。而此诗中,主人并不执着于见客,更不介意宾客在自己家中随意行事,故客人看竹无须问主人。这进一步赞扬了吕逸人自在无为、心无执念的隐士精神。
“闭门著书多岁月”一方面赞叹隐士锲而不舍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不遇”的原因——隐者心无杂念,闭门著书,以致于无心会客。而“种松皆坐老龙鳞”则有更深一层的象征意味,松树象征的是正直朴素的品格,而龙则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和出众的能力。所以,最后一句不仅以松树表皮之老写出隐士隐居的时间很久,也再次通过“松”和“龙”的象征意义对隐士表示了崇敬之情。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首诗虽然在文辞上简单朴素,但通过用典、象征、婉曲等文学技巧使得诗中的意义变得丰富。这些意义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厚”的内涵,这内涵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质”。
不止以上两例,“清而厚”的特征在王诗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送纂毋潜落第还乡》《送杨长史赴果州》《送杨少府贬郴州》等赠别诗,《青溪》《终南别业》《韦侍郎山居》《淇上即事田园》等山水田园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诗人在语言朴素、情境宁静、感情纯洁的前提下,运用了象征、婉曲、用典等手法,给诗歌酝酿了无穷的厚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學校校级科研项目“王维诗歌中‘文与‘质的均衡之美”(项目编号:KYB2018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焦健(1980-),男,广西桂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