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潮涌钱江》的美学追求
2020-03-23高雄伟
长篇小说《潮涌钱江》的审美体验,艺术性地构成了该长篇小说的审美特质,即美学追求。也就是说,作者审美体验的理论实际上折射出了希望接通中国文学传统的精神血脉,希望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架设一条有益的桥梁的美学理想。
现在,以抗战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大多以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竭力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为抗战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样一批文学作品大多在塑造人物上有“高、大、全”式的弊病,虽然自称“现实主义”,但都具有不“现实”的通病——拔高和粉饰。长篇小说《潮涌钱江》却是一个例外,作者从另外一个美学视角展现了较为真实的抗战,换句话说,不是从演绎的角度来拔高“人”,而是从“人”的角度来审视抗战。作者在这里把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继承并发展了中国文学审美意识和道德意识相结合的美学传统,用一位艺术家全部的良知,直面现实,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谱写了一曲悲壮主题的近代史诗。在长篇小说《潮涌钱江》中,作者运用了不粉饰现实、不拔高人物、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真正的现实主义原则。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在中国这个万籁俱寂的文坛是难得可贵的。文学情怀说到底是一种人文情怀。作者一贯坚持艺术真实要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坚持做一个有文学情怀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崇德笃学的人、一个为文学艺术献身的人。作者曾经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位大学教授,这种文学情怀和艺术视角使他懂得如何思考人生,关注抗战时期江南农村状况和农民命运。作者敢于秉笔直书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直面现实的艺术良知使得他在现实主义美学上具有独创性。
如果说抗战题材大多是波澜壮阔的,那么个人就这是漩涡中的一滴水。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前行的路上,难免会碾碎很多个人的美梦。读《潮涌钱江》,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正是以这样悲悯的情怀描写主人公郑铁头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大时代里的大变动,进而展现一幅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完美结合的画面。长篇小说《潮涌钱江》全书十三章,共有65万余字,据统计共写了近百人。全书以主人公郑铁头的命运为中心展开故事。郑铁头有两大追求,一是作为共产党人的荣誉,二是爱情与婚姻。而在爱情与婚姻方面,他的结局是曲折的。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阿巧与奶妹马春秀之间,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而焦虑痛苦——阿巧怀疑丈夫的不忠,甚至想远赴延安而去;马春秀在与郑铁头的感情纠葛中,违心地和自己不爱的郑福土生活在一起,受尽磨难。在这支地方武装视为天职的战斗生涯中,郑铁头加入中共杭州地方党组织,义无反顾地坚决贯彻执行我党领导和扩大地方武装的任务,使自己从九坝村小队队长、钱塘江中队中队长、钱塘江大队大队长、杭州地方武装独立团团长,成长为我党领导的浙东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独立支队支队长,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艺术激情,在小说中多方面细致深入地描写了他的形象。尤其是郑铁头落入兰江,身陷土匪围困的穷途末路之际,他不顾生命危险,力陈抗日大义,把一支贫苦农民组成的土匪队伍收编为抗日武装,壮大了杭州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
1932年1月,第一次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守军第十九路军几乎没有棉衣,将士在冰天雪地里身着单衣同日军作战。同时,武器装备也严重不足,尤其是手榴弹,战役开始后明显供应不上。在得不到国民政府回应的情况下,只好发动距战地较近的杭州和上海的民众赶制土制手榴弹。杭州民众踊跃支前,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支援第十九路军抗战的运动。在十九军取得了一定战役成果并坚持不后退的时候,陈铭枢的电报传来蒋光鼐和蔡廷锴下达的不再进攻的命令。这道命令让全军将士难以相信,以为通信员失误,甚至开始怀疑通信员身份,前往军部求证命令的真实性。确认命令真实无误后,不少将士崩溃,号啕大哭,甚至倒在了冲向日军阵地的枪声中。第十九路军浴血英勇抗战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杭州人民。在杭州城乡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地方武装团体,他们是带有相对自治性质的民团组织,也是当地军队兵力的主要来源。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这一批酷爱自由、粗犷善战的地方武装团体,同时他们身上依然保留很多的封建思想。可以说,内心向往自由,却成为当地政府镇压自由的工具,这是杭州地方武装最大的矛盾。小说《潮涌钱江》的主人公郑铁头就是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年代表。他性格桀骜不驯,却也是富有责任心的青年,同时有地方武装特有的群体归属意识。地方武装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郑铁头不再迷惘,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荣辱与沧桑,第一次淞沪抗战吹响的号角,在硝烟弥漫中应声倒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十九路军战士的生命,都在他心中掀起波澜。在萧山县南阳镇与日军的遭遇战中,他勇猛地挥刀砍杀了三个十六七岁的日本兵,之后又趴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杀死的还是小伢儿呀?造孽呀,让豁闪之雷劈死我吧!”
《潮涌钱江》既是一篇类似于叙事类型的长篇小说,又是一部诗画般的小说。诗画是长篇叙事作品中一种常见的题材,具有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義深刻等特点。它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某个时期的社会面貌。这部作品中叙事时间段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左右,从1937年的8月至11月中旬,但所描述的空间范围是从怒潮彭湃的钱塘江乡村到硝烟弥漫的杭州湾战场,从混乱的浙江省军管区到杭州城区的大街小巷,从侵华日军侵入的上海到金华、临安等中小城市。在同样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长篇巨著类型中,它与一些开放性结构的小说不同,长篇小说《潮涌钱江》更多地体现了纺锤性的网络结构,其纺锤的中轴就是支配该小说作品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拓宽的历史潮流。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勾连处则是战火纷飞、狼烟遍地的抗日战争,其主要网络体系乃是主人公郑铁头驰骋疆场的足迹。换句话说,作者没有像其他一些作家那样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认真理智地分析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同样跟其他的史诗作品不同,其他的作品总是喜欢把故事放在一个大事年表上,这种做法犹如在写什么历史的编年体讲义。《潮涌钱江》的作者将自己本身和作品中人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像实际生活中一样,他和主人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可以说,作者本人和小说中主人公的视角是一致趋同的,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念——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从现实角度来看,人活在历史之中,但是只有将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相交织、碰撞,才能更好地展示出历史对于个人的真实面貌。总的来说,《潮涌钱江》该篇小说将独特的个人视角同其所包含的史诗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将两者的艺术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潮涌钱江》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
作者简介:高雄伟(1998-),男,山西吕梁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