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语言与汉语礼貌
2020-03-23陈玉龙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自始至终遵循着一套调剂人际关系的礼俗规范,但是文化不同,礼俗规范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对本族文化的交际习俗习焉不察,并且常常不自觉地以本族文化的习俗和规范,衡量和判断其他文化的交际行为,得出褒此贬彼的结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习来说,初学者只关注词典的简单释义,却未考虑到词语运用时的礼貌交际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因此,在学习和教学中,人们必须深入了解礼貌语言的文化特征并学会交际规则的跨文化得体转化。
一、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当遵守相应的礼貌原则。英国著名学者利奇1983年在《语用学原则》中提出了礼貌原则,该原则包括六条准则。一是得体准则,即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受益;二是慷慨准则,即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三是赞誉准则,即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美别人;四是谦虚准则,即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五是一致准则,即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六是同情准则,即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二、中国人的礼貌原则和表达方式
礼貌原则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民族不同,“礼”自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的地区的“礼”也不尽相同。礼貌语言是礼貌原则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些“礼”要通过礼貌语言表现出来,正确地使用礼貌原则是一个人教养的标志。《礼仪·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在别人面前要谦卑,要尊敬别人。这是古人历来尊崇的礼貌原则。而“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则使得国人往往运用谦词、敬词来表达。在汉族的传统中,涉及“礼仪”的言语交际现象十分突出,尊卑关系对于交际的影响很大。尊称敬辞就是专门用于交际对象的那些美好的词语。例如,把“贵、令、贤、宝、雅、高、妙、卓”等语素加到对方的称呼前面。
“贵”常用在相关名词前,表示尊贵的含义,用来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事。如“贵眷”,敬称他人的妻子;“贵处”敬称他人所在的地方或处所。“贵”所构成的敬词还有“贵刊”(敬称对方出版的刊物或报纸)、“贵体”(他人的身体)。以贵字构成的敬语称谓还有很多,如“贵姓”“贵场”“贵店”等。
“令”从语法上来说,類似于前缀。一般用于相关称谓词前表示对他人亲属的尊敬,有时可敬称他人的师长。《说文》曰:“令,发号也。”《尔雅·释沽上》云:“令,善也。”
此外,还称别人的字画为墨宝,别人的著作为大作,称别人的意见、观点为高见、高论等。例如,晋代葛洪《抱朴子·嘉豚》曰:“圣化之盛,诚如高论。”
从理解的角度来说,人们随时可能遇到别人用这些词和自己说话,掌握这些词,可以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从表达的角度来说,适当的场合,偶尔使用这些词语,可以提高表达的档次和效果。
三、汉英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
英美文化背景下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具有一定的相对性。1992年,中国学者顾日国总结了汉文化和语言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汉族独有文化特点的礼貌原则,共分为五个准则。
一是贬己尊人准则,是指要“贬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要“尊称”听话者或者与听话者有关的事物。二是称呼准则,是指人们考虑到礼貌,会自然地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互相称呼,进而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一个人的称呼语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他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三是文雅准则,中国人把礼貌语的使用看作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主张出言要文质彬彬。而文雅准则的内容就是指“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四是求同准则,是指在会话中,为了保证说话者和听力者和谐一致,要注意说话时与听话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相符。五是德、言、行准则,是指在言辞方面尽量将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夸大化,将自己的代价适当缩小;在行动方面尽量将他人的好处增大,将他人的代价适度减少。
人们不妨把利奇的礼貌原则和顾日国的五条汉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的差异。
(一)“贬己尊人”这一礼貌策略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
中西方言语交际策略的共同性就是遵守礼貌准则,即中西方为了向对方表示礼貌都会采取谦虚的语用策略,但是中西方在礼貌的表达上存在差异。西方人尊人,但不贬己,恭而不谦。他们对别人的赞扬,往往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然而,中国人为了抬高对方往往会贬低自己,面对对方的赞美常表现出谦逊的态度。
中国人喜好请客,并往往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可还是要对客人讲“没特意准备什么菜”“菜做得不好,你随便吃点吧”“都是些家常便饭,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其实,主人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菜也做得很好吃。中国人送礼,虽然为朋友精心准备了精美的礼物,但送给别人时还要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对别人表示敬意,较多反映在称呼上。比如,要是有人向你问路,对方极有可能会称你为“大哥”“大姐”,把对你的称呼抬高一辈。总之,在日常的交往中,中国人不善于自我夸大,总是保持谦虚的态度。而在美国,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心。
(二)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1978年,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的文章,系统地探讨了礼貌和面子的问题。他们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为自己营造的个人形象。”这种形象会在交际中削弱、增强或保持。他们认为每个交际参与者都具有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礼貌会话的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力求将面子受到威胁的程度降到最低。
中国人历来“要面子”“爱面子”。中国人的面子是指个体力争在群体中取得的良好的公众形象,由此可以视为积极的面子。国人常听到“天冷了,多穿点,别着凉”“再喝一杯吧”“来晚了,先罚三杯”,如果用Brown和Levinson的观点看,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侵犯了他人的自由,威胁了他人的积极面子。但在中国,这是必须有的热情和礼貌。
四、汉语礼貌语言的教学
礼貌语言教学的关键是清楚认识和清晰讲解礼貌语言的语言意义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交际价值的文化特征以及交际规则的转化。礼貌语言交际规则的转化主要体现为礼貌词语文化含义的转化和礼貌表达方式的转化。
(一)汉语礼貌词句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礼貌词句的释义要清楚认识双语词典与教科书词汇表中翻译法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尽早摆脱对翻译法的依赖,尽快学会利用原文词典。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二是不能只注意词典中的语言意义,还要注意词语的语境意义,注意词语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交际价值。三是要运用语言与文化对比的方法对比分析交际规则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清楚了解其在词句用语中的表现。
(二)汉语礼貌表达方式的转化
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在此指敬谦辞的运用和体现汉语文化特征的独特礼貌说法,包括称呼语、介绍语、问候语、寒暄语、告别语、要求语、赞扬语、感谢语、道歉语、批评语,还包括交谈、请客、授受礼品等礼貌交往中的礼貌语言。文化大同,这些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文化冲突也不少。只有进行必要的交际原则转化才能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和文化冲突的干扰。汉英礼貌语言在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就是一个明显例证。汉英之间交际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就要遵循汉语文化的交际规则;译成英语时,就要变为遵循英语文化的交际规则。
(郑州财经学院)
作者简介:陈玉龙(1992-),男,河北邯郸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