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探析

2020-03-23刘菲

牡丹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剧场剧场话剧

刘菲

小剧场话剧是在有限的观演空间内,通过演员的动作、语言等向观众生动呈现历史和现实中的社会场景,近距离地与观众互动和交流,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小剧场话剧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近年来,小剧场话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本文从小剧场话剧的由来作为切入点,对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兴起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小剧场话剧的特征以及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进行探索。

由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是中国第一台小剧场话剧,自此,国人开始了对小剧场话剧的探索,其以一种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方式以及一定实验色彩的空间重构,打破了大剧场舞台的“镜框”,使话剧舞台的时空观念更加自由。先锋性、时代性以及实验性等是小剧场话剧的显著特征,观演空间也呈现出接近性、互动性的特点,观众和舞台紧密连接在一起,带给人更好的审美感受。

一、小剧场话剧的由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小剧场运动声势浩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实验性、探索性戏剧理念和样式的产物,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法国戏剧改革家安图昂开创了以小剧场进程戏剧演出的先河,因此被公认为小剧场的创始人。安图昂注重艺术探索和艺术实验,独特的导演手法使得小剧场话剧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20世纪50年代,受欧洲戏剧革新浪潮的影响,亚洲一些地区也产生和出现了具有自身独特形态面貌的小剧场话剧,同时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小剧场话剧艺术形态更是丰富多彩。

二、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兴起及发展现状

(一)兴起

中国话剧是伴随着西方小剧场运动而萌芽和发展的,话剧自西方引入中國已有百年历史,中国话剧的发展经历了引入期、探索期和快速成长期之后,当前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中国现代小剧场话剧的发展以1982年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为标志,这部中国首部小剧场话剧作品在舞台空间表现方面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时空变化,取得了当时大剧场无法比拟的舞台艺术效果。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热爱小剧场话剧的文艺工作者,如林兆华、牟森等,同时涌现了诸如《情人》《等待戈多》《恋爱的犀牛》等经典剧目,中国小剧场话剧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发展现状

小剧场话剧表演具有周期短、灵活性强等特点。近年来,不管是戏剧工作室,还是民营剧团,抑或是院校戏剧社团等都对小剧场话剧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始了小剧场话剧的创作和演出,小剧场话剧得到良好的发展。

然而,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戏剧演出在演员、服装、剧场租赁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许多话剧团体入不敷出,小剧场话剧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衰退的窘境。中国小剧场话剧经历了兴衰变迁,在经过自我调适之后,当前的小剧场话剧呈现出新面貌,焕发出新生机,也涌现出一批新的话剧族群,小剧场话剧蓬勃发展起来,诸如《经济适用男》《马前马前》等剧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受到了现代大众的喜爱和青睐。

三、小剧场话剧的特征

(一)先锋性

小剧场话剧具有先锋性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其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并追求与市场相融合。小剧场话剧无论是在题材方面、还是在舞台表现和表演形式方面都更加现代化、多样化,极大迎合了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当前,小剧场话剧以市场文化需求为导向,积极寻求与市场的契合点,因此,其受众范围不断地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长期以来,话剧市场冷落、衰退的局面得以改善。由于舞台空间因素,小剧场不仅缩短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物理距离,也增强了观演空间的接近性,其紧张曲折的情节设置以及夸张、多样的表演形式可以使演出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小剧场话剧与市场的结合是时代所向,是其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话剧的某种表面化倾向,在剧目的创作中过于注重“现代感”,而忽视了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思考,以至于小剧场话剧在历史文化内涵方面存在一定缺失。

(二)实验性

在社会和时代发展之下,一些新创剧目不断涌现,部分外国名剧也在小剧场话剧演出中出现,极大丰富了小剧场话剧的演出资源和素材。但是,部分新创剧目在剧情方面晦涩难懂,所搬演的外国名剧在实际的演出过程中受演员演技、舞美设计等方面的影响,表演支离破碎,演出效果也不甚理想。对此,在小剧场话剧剧目的创作中,创作者可以融入歌舞等表现艺术,进而使其呈现出新的形式,提升艺术效果;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演员可以强调肢体动作的运用,通过肢体动作来传递与表达信息,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另外,在当前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创作者还可以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和运用到小剧场话剧中,并进行新媒体舞台剧的编创和展现,通过创新来吸引受众。因此,小剧场话剧是在不断的艺术探索中逐渐发展的,具有实验性的显著特征。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大众审美标准、审美需求的变化与提升,小剧场话剧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否则会适得其反,只有不断实验与创新才能进步和发展。

(三)互动性

观演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舞台的表现形式,也是区别小剧场与大剧场的关键所在。大剧场,顾名思义,是指空间较大的剧场,观众和演员在较大空间内也难以做到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而小剧场在有限的空间内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会营造出独特的舞台艺术空间,利于演员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故事信息,也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剧情,观众和演员之间的互动性也更加强烈。

四、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探索

(一)观演关系的空间化

由于空间的有限性,小剧场使得观演关系发生一定变化,不管是演出舞台,还是观众席位都不固定,虽然空间有限,但是更加灵活多变,实现了观演关系的空间化,也使得戏剧演出过程的共享性、互动性以及接近性等特性更加突出。镜框式舞台大剧场与小剧场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观看体验,前者在演出中可以带给观众一种“隔岸观火”的观看体验,观众的参与欲望较低。而小剧场在演出过程中可以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演员就在观众的身边穿梭往来地表演,邀请观众共同表演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演出气氛活跃、高涨,观众参与演出的热情也较高。由此可见,小剧场话剧打破了传统的大剧场话剧“坐定了看”的审美心态,有效提升了观众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其参与和互动的热情。小剧场话剧的舞台空间可以有效结合剧目的风格以及戏剧情景进行个性化、创意性的构思和设计,重构戏剧观演空间,以使小剧场可以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观演空间,建立充满活力的观演关系,进而带给观众独特的观剧体验。

(二)舞台设计的空间表现

虽然小剧场的表演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其通过独特的舞台美术设计可以产生无限的艺术表现和艺术效果。戏剧演出以舞台为载体,小剧场话剧演出也是如此,需要借助舞台来完成。因此,舞台美术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小剧场原本有限的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表现出无限的演出空间。在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设计中,编导可以结合剧情需要,从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空间的个性化创造,进而为观众和演员提供全新的、良好的观看与演出空间环境,既利于观众不同角度的观赏,又利于演员表演。除了舞台布景,还要在灯光、服装、化妆等方面进行优化,以突出演员的立体造型,提升舞台艺术效果。当代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在舞台空间表现方面就非常敢于创新,在“悲观主义三部曲”中的《恋爱的犀牛》舞台设计中,其以一面超大的镜子为背景,并巧妙地借助灯光营造出不同层次的空间,使得舞台深远神秘,呈现出独特的舞美演出效果,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看感受。

五、结语

纵观小剧场话剧的发展历程,其在兴衰变迁中已渐至成熟,中国小剧场话剧的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中国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了戏剧艺术的表现空间,为中国话剧增添了光彩。小剧场利用有限的舞台空间创造出新的时空秩序,建立了充满活力的观演关系,观演空间也更加多样化。

(黄河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小剧场剧场话剧
话剧《坦先生》
欢乐剧场
话剧《二月》海报
论《日出》的剧场性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