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20-03-23方芳

教育界·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

方芳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对美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也融入了生态美育元素,希望学生有感而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感悟能力。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希望对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生态美育;中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

一、引言

生态美育是一种新的美育教育的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指利用生态环境的美来教育青年一代,提高他们的审美,让他们学会从生态和审美的角度对待生命和环境,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近年来,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思考如何在生态美育的视域下进行语文教学才能激发中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大意是讲了一只小熊和一只小松鼠这两只小动物因为一只纸船和一只风筝的关系成为好朋友,可是不久两只小动物就因为一点芝麻小事吵架了,虽然因为吵架它们之间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但是最终还是借着纸船和风筝又将友谊之舟修补完好。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关注重点引到友谊上来,让他们好好体会小熊和小松鼠是好朋友的时候多么快乐,而友谊破裂时又是多么的伤心,以此来引导他们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下自己和好朋友的友谊是如何建立的,跟好朋友之间有没有发生摩擦,有没有吵架,后来关系又如何了,自己可以为朋友做点什么事情等问题,引导学生考虑到人和人之间相处的重要性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正确心态。

二、生态美育教学切入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切入点就是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和谐,才会有人的长久发展,才能有自然的长久平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将生态美育融合到语文教学当中,以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人与人的关系

语文课程不是单纯的一门语言教学课程,它还有培养和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功能。班级和学校也可以说是缩小版的社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都是人际交往的组成部分,教师有义务在教学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3.人与自己关系

在小学和中学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们的心灵是纯洁美丽的,他们的世界是新鲜多彩的,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此时正是建立积极乐观、勇敢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最好的时间[1]。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态美育的语文课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不单单是一门语言课,更是一门人文课程。将生态美育融入中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指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和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态度,引导学生领悟人生和重视人文。

1.通过阅读和课文欣赏生态美

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当中收入了不少描述自然和生态之美的课文。面对这样的课文,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不能浪费机会,应该带领学生认真赏读,必要的时候声情并茂地朗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在感受美丽的自然景物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某中学语文教师在讲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安排学生自由阅读,等学生对文章有了大体了解之后,教师示范带有感情地朗读语言描写优美的段落,后面选取的段落则邀请学生来朗读,以带动全体学生将真情实感带到文章当中。教师朗读的段落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读完之后对文字和内容作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内心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月光照耀下的荷塘里面,层层叠叠的荷叶中,零零星星地透出来白色的荷花,有的已经盛开,有的只是花骨朵……使学生在欣赏美景分析美文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又能深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2]。

2.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

小学生和初中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小学生,鉴于他们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从人人熟悉的生活入手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找春天》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但在课堂上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而且组织学生们到学校的花园和校外的田野里去找春天。这时的小学生非常活跃,有的说:“我找到春天啦,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有的说:“春天在这里,野花都开了。”还有的同学说:“柳树变绿啦,树上发出嫩芽。”……活动结束后,教师又布置了请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公园等地方找春天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眼中最美的春天景色画出来,并配上文字解说,让学生们把找春天的经过写下来。有的小学生还用了“一边……一边……”這样的关联词,而且表达通顺,语言也很活泼。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不但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词汇积累,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还引导学生们发现了春天的美,发现了自然的美,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自然产生爱护之情[3]。

3.强调体会人文情怀

我们强调生态美育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包含了世间万事万物,一切生物,一切自然环境等,这是一种富含人文情怀的理念。提倡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融入生态美育教育,在带领学生体会和领悟生命的意义同时,培养一种人文情怀,即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发掘能力,通过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发现文章对心灵的洗涤。

比如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讲完五年级课文《珍珠鸟》之后,带领学生细细地品味课文,诗情画意的语言让人很容易地在脑海中勾勒出来一幅人鸟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作者细腻的细节描写,更生动地表现出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日益亲近的过程。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其实都可以形成互相信赖的关系,关键在于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了人和自然能否以一种平衡的状态共同发展,进而领悟到人应该尊重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体都是自然和生态的一部分,最终提高到对自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层面[4]。

又如教师可以通过对《白杨》这篇课文的讲解和作者对白杨树的极强的生命力的大力赞扬,引导学生学习白杨树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正直的人生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

4.在实践中创造生态之美

一切教育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创造,生态美育不单单重视理论上的美,更加强调实践中创造的美。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生态美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现实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日常生活状态的关系,在向学生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使学生收获美的享受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且在实践生活中加以创造[6]。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美育已经成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小学阶段是进行生态美育教育效果最好的阶段。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通过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生态美育。家长和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将生态美育和学校教育、现实生活相结合,共同打造完善的生态美育,提高中小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平衡发展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王秀萍.原生态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J].内蒙古教育(B),2017(11):120-121.

姜琴.生态化视域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01):29-30.

马文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7):37.

罗强.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9):123-124.

宋广玲.生态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新课程评论,2017(04):90-96.

王艳.发现,感悟,体验,创造——浅谈语文学科中的美育教育[J].青春岁月,2017(22):153.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
深入挖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美育因素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