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V K社交网站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报道研究

2020-03-23张冬梅姜典辰

对外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兵式社交俄罗斯

张冬梅 姜典辰

2019年10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一重大庆典活动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社交媒体上也引发积极的反响。

Vkontakte(简称VK网)是俄罗斯国内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VK网在俄罗斯网站流量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Yandex;在全球互联网流量排名中位居第11。25-34岁的中青年群体是VK网最主要和最活跃的用户群体,占比达30%以上。本文基于VK社交网站的搜索引擎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信息和报道进行梳理,从报道的总体特点和内容层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借此了解俄罗斯社交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的态度和评论。

一、报道的总体特点

(一)报道数量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关键词在VK上搜索2019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之间发布的信息并进行实时跟踪,共检索到3274条信息。统计显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报道数量在10月1日当天开始陡增,其间每小时有上百条消息更新,一直持续到10月2日凌晨,共计有2520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报道数量逐渐减少,日均发布量维持在40条消息左右。在剔除重复性内容及无效信息后,最终选取146条有效样本展开深入分析。

(二)报道来源

VK网上有关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的来源渠道呈多样化多维度态势,主要由媒体账号(55%)、机构账号(11%)以及个人账号(34%)三类信息源组成。

媒体类信息源指的是各大通讯社、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在VK网上注册的账号,一般在其官方公共主页上发布快讯及评论性文章。其中又以塔斯社、俄新社、列格努姆通讯社(Regnum)、独立电视台、《观点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链接及视频转载量较多,因而在VK网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以俄新社为例,仅10月1日1天就发布各类报道和评论文章8篇,塔斯社当天则发布了6篇。

机构类信息源主要包括俄罗斯的智库团体以及与中国有交流合作的官方和民间组织,在其VK社群主页上多以文字加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发布信息,报道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各类文艺晚会、研讨会等庆祝活动。例如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外贝加尔国立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俄罗斯与中国:全球化对话”中俄国际研讨会等。

个人类信息源为VK网的普通用户,多与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或对中国问题感兴趣,或正身处中国,又或为庆祝活动的参与者,因而在自己的社交主页上分享独特的个人感受。

(三)报道倾向

通过分析可见,VK社交网的报道立场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首先从议题设置方面可见一斑。根据采集到的样本,利用wordle软件绘制的词频云图显示:“中国”“建立”“70年前”“苏联”“阅兵式”“游行”“天安门”“庆祝”“习近平”“科技”等词汇出现的频率较高,VK网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主要着眼于庆祝活动本身、中国的改革发展历程等主题。

报道在提到阅兵式时多使用“最大的”“盛大的”“非常棒的”“规模宏大的”等词语进行描述。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的记者亚历山大?巴利茨基这样形容阅兵式和游行场面:“阅兵场上的铿锵玫瑰——女民兵队伍格外耀眼。队伍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协调,为保持整齐,所有的动作都精准到毫米,这正是中国军队军魂之所在……阅兵式之后便是群众游行队伍,象征着中国各省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花车在工人、农民、干部和学生的簇拥下前进,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品。”

此外,报道和评论中还常援引习近平主席在阅兵式前的讲话,尤其是讲话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以及“坚持和平统一、一國两制的方针”等关键点;在报道普京总统致以贺电时,则反复强调俄罗斯领导人将中俄关系定义为“互为不可或缺的全面战略伙伴”。

二、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关注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型武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展示的军事装备在VK网站引发热烈的讨论,尤其是一些关注军事题材的媒体账号。例如,“航空新闻”的公共主页上发文《系列新型武器首次在中国国庆阅兵中亮相》,并对这些武器进行了具体介绍。账号“战争领域”在其发文《打击美国:中国的新型武器能做什么》中讨论了中国军事力量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作用。

《观点报》找来权威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对DF-41、DF-17等武器的具体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东风系列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不仅飞行距离远,而且其弹头采用最新的高超音速技术制造,因此能够轻松克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列昂科夫在采访中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表示赞叹:“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军工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仅使用了现代电子设备,还使用了可以提高所使用武器精准度的创新体系。”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提到展示军备力量对中美贸易战的意义。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问题专家谢尔盖·苏达科夫在接受“今日俄罗斯”采访时称,拥有高超音速武器这一事实对中国很重要。DF-17在阅兵式上的亮相,正是中国向美国展示其实力,使其更友好地进行谈判。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研究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新型武器的亮相只是证明中国拥有该项技术,其国防实力不容小觑,但中国将不会利用武力威胁来解决与美贸易争端;而对于许多美国政客来说,拥有中高超音速导弹将成为判断中国是否对美构成威胁的因素,中国潜在的威胁将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的理由。

虽然VK网对中国研制新型武器的评价普遍很高,但仍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苏达科夫指出没有DF-17测试的官方信息发布,所以其宣称的性能或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此外他强调,除了导弹的飞行速度,打击目标的精准度也十分关键,需要可靠的卫星网络来辅助发射,因此新型武器的制造与其有效使用并不是一回事。

针对DF-41的部署及中国的意图,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将导弹部署在靠近俄罗斯领土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威胁,而恰恰说明国与国之间的高度信任,特别是考虑到洲际弹道导弹在作战中的使用特点——在发射时最容易被拦截。俄罗斯联邦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别斯科夫评论媒体消息时指出,莫斯科不会把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视为威胁。

(二)赞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主任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接受独立电视台采访中称,和1949年相比,今天的中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甚至可以说是飞跃性的进步。俄新社的VK网公共主页10月1日发布了题为《中国国庆前夕七个令人惊奇的事实》的文章,列举近年来中国在国计民生方面突飞猛进的成就,如北京新机场的投入使用、铁路和地铁建设繁忙、手机社交网络和即时消息软件的流行、国内旅游和境外游越来越普遍等。

基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许多VK网个人用户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表示惊叹:

“……我在中国待了4年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就是‘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不会引起人们的负面情绪或恐惧感;相反,现在中国商品总是和价廉质优、高科技联系在一起。”(巴维尔?叶尔马科夫)

“中国7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居民收入增加了60倍!平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72岁!经济水平世界领先。是地球的工厂。太酷了!”(阿列克斯?斯塔德尼克)

总体而言,VK网个人用户关于中国发展的发言和讨论大多正面积极:当今中国发展之快、范围之广、成效之显著有目共睹,中国的变化令世界惊叹。

(三)反思俄罗斯历史发展与现状

VK社交平台上不少发文在探讨中国改革成就的同时,还着眼于挖掘成功背后的原因——“中国奇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VK账号“独立新闻”转载了lenta.ru新闻网发表的一篇文章,题为《斯大林和毛泽东在倾听我们》,标题本身源自创作于1950年的歌曲《莫斯科—北京》。文中提到中国人民一直记得当年苏联老大哥给予的帮助,同时也在不断总结苏联解体的经验。文中援引了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的话:尽管在过去的30年里,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尚未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认真分析了苏联过去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到底。

VK网的另一篇文章《短短70年:中国变得越来越强,而苏联解体了》由东方学家、历史学博士伊戈里?潘克拉坚科撰写,他分析了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并和苏联做了对比。潘克拉坚科指出,中国基于自身特点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没有像俄罗斯一样机械照搬西方的管理经验;其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务实的政策方针,并未囿于某一种想法,而是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尽可能避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但也绝不畏惧强权,坚决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而苏联的一些极端爱国主义狂热分子则大力推崇竞争和对抗;再者,中国改革的成功还源于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政府接受人民的监督,保障人民利益,严厉打击官员贪污受贿,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增加私营企业的话语权,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在对中国令人瞩目的改革成就和发展速度表达赞叹和震撼的同时,一些VK网用户对俄罗斯的发展现状表示失望和不满:

“阅兵式很精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看到这场面,我痛苦地想起了自己的祖国,它被那些新资本家们毁掉了。”(德米特里?斯塔罗韦罗夫)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方面是幸运的:他们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习到好的东西,并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现在的俄罗斯和中国相比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了,我们的经济比中国落后10倍,差距在扩大。我们还在原地踏步,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也仅使我们避免衰退而已……”(柳德米拉?柴可夫斯卡娅)

三、总结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VK社交网站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报道呈现出数量多、时效性强、来源广泛、议题丰富等特点,反映出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社会和中国议题关注度的普遍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VK网站上与中国相关的社群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成为社交平台上中国形象传播的重要抓手。据统计,在VK网上以“中国”和“中国的”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找到200多个关注人数超过1万人的相关社群,其中既包括“中俄头条”“中国报”等官方社群,也包括组织机构及普通民众自发创建的群组。VK用户在主页上宣传中国商品,普及汉语知识,分享中国文化,介绍旅游景点,发布与中国相关的时事新闻和热议话题。这类社群的出现,加深了俄罗斯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激发其对中国的兴趣,也引发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量讨论。

从报道来源上看,VK网站的媒体类账号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相关报道最多,大部分是以描述事实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多着眼于政治和军事议题。其中知名通讯社、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在社交网站上的发文被大量转载,这表明权威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中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可以看到,在国庆期间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专家非常活跃,或接受媒体采访,或在学术会议上发言。无论哪一种方式,专家的观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舆论有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与俄罗斯权威媒体以及中国问题学者的交流沟通,提高自身积极性,主动寻求与俄媒的合作,更直接地向俄罗斯民众讲述中国故事;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组织的学术会议,倾听其他学者的观点,共同探讨中国问题。

VK社交网站的大多数个人用户属于中青年群体。对中国形象的积极评价,反映出中俄两国的友好交往在年轻一代人中取得的良好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VK网站上有时也有少量消极负面的发声,利用自媒体散布不实言论,误导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对此我们应有所重视,在俄罗斯社交媒体上做好对外传播的同时,应提防恶意用户,及时采取举报、投诉等措施,避免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事实,影响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版面所限,本文略去作者所加注釋。)

猜你喜欢

阅兵式社交俄罗斯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
伊拉克举行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