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产品设计
2020-03-23李伟
摘 要:以移动电话底座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产品研发工艺流程,达到了产品的预期外观和功能效果,实现了移动电话底座的工业产品设计工作。
关键词:逆向工程技术;数据采集;点云处理;模型重构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2.006Open Science Identity(OSID)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210038)
作者簡介:李伟(1984-),男,河南商丘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智能制造,E-mail:404378623@qq.com。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新工艺的飞速发展,逆向工程技术在工业产品研发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逆向工程技术也称为抄数工程或者反求工程技术,是在只有产品概念图或者效果图的条件下,按照比例制作产品的模型,借助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三维扫描设备,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和模型重构软件,最终获得产品CAD模型的一种工程技术方法。逆向工程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数据采集、点云处理和模型重构三个阶段,它的成功应用,克服了CAD复杂模型直接建模难的问题,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并且在成型工艺要求的条件下设计相应的功能结构,分割产品,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1 移动电话底座的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就是借助于三维扫描仪和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获取移动电话底座点云数据的工作过程,本文采用的是某公司的单目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及其配套的扫描系统。
1.1 单目结构光三维扫描仪
本文采用的单目结构光三维扫描仪是一种单相机、单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扫描设备,采用时域编码结构光技术,根据相位法和三角法解析条纹曲率变化,精确计算出每个像素在物体表面上对应的空间坐标点信息,实现了便携性、快速度和高精度的特点。
1.2 移动电话底座模型的处理
使用非接触式光学三维扫描仪采集数据,模型表面对光线的敏感度、环境的明暗程度以及扫描过程的振动情况,都会影响到点云数据的精度,而且要想获取模型表面完整的点云,需要经过多方位的多次数据扫描,故需要对模型进行扫描前处理,主要包括表面处理、粘贴标识点。
(1)模型的表面处理。模型对光线的敏感度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反光、透光和吸光,这三类模型必须对其表面进行喷洒白色显像剂处理,显像剂不能太厚,要薄薄的、均匀的喷洒一层,以求保证点云采集的数量和精度,移动电话底座模型的喷粉效果如图1。
(2)粘贴标识点。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或者外形较大的模型,需要多次扫描,要根据扫描的视角和模型表面的特征,粘贴一些标识点,标识点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前后两次扫描点云自动拼接的质量,是多视角注册拼合的特征点。标识点一般是外黑内白的专用标记点,按照白色的直径大小有规格之分。移动电话底座模型的粘帖标识点状况如图2。
1.3 数据采集扫描方案的制订
为保证扫描工作有序、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要制订必要的扫描规划,包括模型的放置角度、扫描的大致次数、是否采用转盘、粘帖标识点的位置和数量。移动电话底座模型的扫描放置位置如图2。
经过以上三个工作步骤的实施,移动电话底座的点云文件如图3。
2 点云处理
在扫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点、精度不高的点和较多数量重复的点,需要去除或者精简;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扫描不完整和标识点遮挡的缺失部分,需要针对性的弥补。Geomagic Wrap 软件拥有点云和多边形编辑功能的综合工具箱,通过相应指令的操作可以以较容易、低成本、快速而精确的方式编辑多边形和曲面模型。
对移动电话底座的点云文件分别进行减少噪声点、删除钉状物、补洞、边界修补等操作处理,最后封装得到的小三角形面片结构的文件如图4。
3 模型重构
将封装后“.stl”格式的移动电话底座文件导入到Geomagic DesignX软件中,对数据模型进行了划分领域和对齐操作,见图5。
根据数据模型的结构特点,将建模思路分成底座前面凸台、底座后面支撑和底座中间电话放置三个部分,中、前部分的建模方法按照实体、曲面、曲面修剪实体的思路进行实施,见图6;后部支撑部分曲面比较复杂,按照曲面拼接、缝合成实体的思路完成建模,见图7。最后应用特征编辑模块的曲面缝合、实体倒圆角等相关命令,对局部的细节结构特征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产品CAD模型,见图8。
4 精度分析
使用Geomagic DesignX中的 “Accuracy analysis” 模块,打开体偏差按钮,精度分析色差图显示见图9,产品造型的主要功能结构部分精度都处于即±0.1 mm之内,基本实现了模型重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双喜.基于逆向工程的个性化产品创新设计与模型制作[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5):197-199.
[2]王春香,康凯,梁亮,等.汽车转向节零件的参数化快速逆向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9):144-147.
[3]梁土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汽车门拉手创新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9):19-20.
[4]熊良平.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万向节数字化设计研究[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21(5):43-4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