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20-03-23郭亚玲
郭亚玲
摘要:培养知华、友华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而做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该目标的必备条件。近年来,随着来华医学留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受语言环境的改变、思维差异的影响,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与形式单一等问题。先阐明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接着后分析了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最后在探讨当前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为加强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关对策研究。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142-0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科目,在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一环。做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近年来华医学留学生日益增多,这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词检索了CNKI全文数据库的论文,共计2篇文章,相关理论研究甚少。然而,作为一种全面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高校需要正确把握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与途径,提高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养。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格、完善人格的综合教育活动,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我国开展对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改变其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其内涵是指通过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播,情感的交流及生活的帮助等,增加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对其思想、观念施以一定的影响,实现培养知华、友华并遵守我国的道德、文化及法律制度的国际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是留学生,这个群体特殊又复杂,医学院校对其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且仍局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德修养及医学心理学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有待于创新和改进。
1.思政教育重视不够
一直以来,出于意识形态考虑,思政教育在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领域,且工作内容较中国学生差异较大。对于医学留学生,许多医学高校在落实具体培养目标时更多关注医学留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医学技能的提高,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及其相关活动的组织,采用“放任式”和“严控式”两种极端管理模式,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2.思政教育内容系统性不强
对于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很多高校并没有清晰明确的思路和培养方案,多侧重于在实践活动中穿插留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医德伦理等方面内容,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留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医术,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然而课程内容很少涉及学生生活、价值观、情感交流、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
3.思政教育师资配备不足且专业性不强
随着医学留学生的增多,留学生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医学留學生大部分辅导员工作都具有兼职性。此外,由于留学生日常事务繁重,辅导员将多数精力与时间花费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鉴于留学生语言文化差异,高校选拔管理人员时较多地考虑教师的英语水平能力,而忽视了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无法将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做实做透。
4.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滞后
多数医学高校通过传统的授课、班会、年级大会等形式对留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较少关注不同国家学生的风俗习惯,造成部分学生的逆反和抵触心理,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备内容与优势学科,应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这要求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发展不仅要更好地满足中国学生需求,也能教育指导医学留学生,为培养合格医师提供道德教育。
2.实现我国总体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医学留学生思政教育,提升医学留学生文化素养、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及人文情怀,有助于实现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一带一路”构想,树立我国的良好对外形象。
3.提升医学留学生管理水平
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医学高校未形成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对医学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中外思想意识领域融合,使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理念认同加深,有利于趋同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促进医学留学生身心发展
医学留学生远离家乡,生活环境、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产生文化休克。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他们具备精湛的医术,还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面对患者,他们要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线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因此,高校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体制机制,帮助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价值观、情感等方面获得成长。
四、加强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华医学留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高校留学生管理者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了解这一群体的国情特征、心理和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严把医学留学生生源质量关
河北北方学院目前在校医学留学生727人,有些学生来华学习只为通过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行医执照,对于中国国情、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均不感兴趣。因此,在招生环节,应严格把关,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兴趣实践能力考查,生源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2.优化医学留学生思政教育内容
课堂是开展留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场所,医学留学生入学之际,应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规校纪和中国文化教育为主,增加学生的中国认知。在中期学习中,思政教育应该涵盖中国法制教育、国情教育、跨文化交际教育、感恩励志教育、价值观教育、医德伦理教育、医患沟通技巧、抗压抗挫内容等方面。在学生面临毕业择业时,应为他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其正确就业择业。
3.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单纯的“说教”效果不佳。医学高校在灌输“显性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隐性教育的运用。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隐性思政教育渗透的主要形式,发挥教师和学生联动作用,响应各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中文演讲大赛,校园国际文化节等激发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引导医学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参加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包括校庆、国庆、文体活动及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医学留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传递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4.加强国际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医学留学生辅导员数量比例严重不足,大部分均为兼职性质,无法做到足额配备。此外,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应予以重视,与中国学生辅导员享受同等待遇。高校应加强国际学生辅导员的思政培训工作力度,引进思政教育專业人才,增加与兄弟院校间的经验交流,提升自身业务与语言能力。
5.拓宽思政教育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医学院校应打破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可在医学留学生关注较多的媒体平台上创设思政教育网页,及时发布国内外最新动态。发挥互联网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学院双语网站、论坛,实时更新中国新闻、国际要闻与医学等专业内容,加强信息管理。高校应逐渐接受“慕课”“微课”等教学理念,开设与医学留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注重安排中国文化、法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思政课程,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6.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大多数医学留学生正值青年时期,在经历跨文化冲突、语言障碍等时,在生活学习环境改变时,会出现种种焦虑、紧张、压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留学生有强大且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应建立医学留学生心理咨询室,适时给予学生语言沟通、文化适应、学习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心理辅助。健康成熟的心理是完成学业的保证,医学留学生心理活动室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辅导,也可以安置一些适合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景,有利于排解心理压力,缓解疲劳,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结语
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由于医学留学生群体的复杂与多元性,使这项工作变得困难而艰巨。开展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正确分析医学留学生共性与特性思想特征,把握思政教育的一般规律,寓思政教育于各项教学管理过程。努力培养掌握熟练精湛的医术,又深刻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近况,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知华、友华、爱华”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梦卿.高校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7(10A):8-10.
[2]崔雯菁.医学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7):232-234.
[3]马春燕,陈静.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意义及策略[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8,111(3):27-33.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