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困境与策略
2020-03-23张迪
张迪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家庭德育面临社会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家庭德育理念与方式偏差、未成年人自身心理素质较低、价值观混乱等新困境。面对新困境要从优化德育环境、提高家长素养、发展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旨在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思想道德素。
关键词:新时代 家庭德育 困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134-02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如何促进家庭和谐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未成年人家庭德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此通过深入研究,提出应对新困境的可行性对策,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时代我国开展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困境
(一)德育环境有待优化
1.社会经济模式对传统型家庭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市场经济模式进一步发展,新的社会发展模式逐步确立。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冲击,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生活中以享乐主义为代表的新消费理念开始盛行,同时,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传统型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对家长来说,新的德育环境、内容、方式一时还不能完全接受和吸收,心理准备不充分,无法适应当下环境的变化。
2.新媒体对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负面效应
新媒体不同于书籍、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它是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即时通讯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1]未成年人易受网络上阻碍身心健康、侵害价值观念的不良信息的诱导,产生早熟、早恋、甚至犯罪等行为;或缺乏正确引导,深陷虚拟网络,拒绝与父母交流沟通,产生冲突和矛盾。这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内容与方式有待改善
1.德育内容不全面
传统家庭德育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忽视了未成年人在婚恋、性道德、就业观、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学习西方开放的性观念,出现早恋、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行为,而中国对“性”避而不谈的传统桎梏了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性教育。除此之外,一些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忽视劳动、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学习工具”。这些现实问题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家庭德育内容需要更新。
2.德育方式不当
德育方式不当主要针对三种家长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的父母主张采取打骂等极端方式教育子女,这种教育方式极易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溺爱型父母主张采取包庇的方法,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责备,也不指出错误,这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其未来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放任型家长常常以工作太忙为由,对孩子不管不顾,扔给家中老人或者送去托管学校任其自行发展。总之,不恰当的德育方式是新时代我国未成年人家庭德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未成年人自身问题突出
1.心理素质较差
家长的保护与溺爱、学业的巨大压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使一部分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差,自身承受能力弱,产生焦虑、抑郁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近年来,由于网络暴力、校园暴力,或学业压力大,不堪重负,父母、教师教育方式不当等,孩子轻生自杀的事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当下家庭德育的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2.价值观混乱
物质水平的提高、精神建设的滞后也引起未成年人价值观上的混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理念开始盛行,尤其是各类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的风行,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深陷“网红”世界无法自拔。当下网络直播的内容良莠不齐,乱象频出,一些疏于父母管教的未成年人早早放弃学业,想依靠直播走红赚钱。
二、新时代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策略
(一)优化家庭德育环境
1.形成良好家风与家教
优化家庭德育环境首先要有良好的家风、家教。一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制定正确、合理的家庭规范约束未成年子女的言行。二是要与时俱进。将传统家规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把德育重点放在科学教育、民主平等、心理健康等方面。三是树立模范家庭楷模。定期开展评选活动,以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家规作为评定标准,选出“文明家庭”代表,给予一定奖励,扩大宣传,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挥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2.加强家庭德育工作建设
优化社会环境要加强家庭德育工作建设。一是要完善家庭德育咨询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增加专家的数量,扩大引导范围。二是加大政府财力投入与加强政策指导。各级政府要切实保证资金的投入,组建专业科研团队,深入研究和出版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教材等指导性书刊,便于家长在实践之中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正确、规范的德育教育。
(二)提高家长德育素养
1.提高家长思想道德素养
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言传身教,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忽视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要给孩子传达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2.提升家长教育心理素質
父母应明确自身作为父母的角色定位,了解情绪会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态度。有矛盾出现,父母应及时与子女沟通,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冷静,少一些指责、埋怨和冲动。只有采取适当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丰富家庭德育内容
1.坚持全面发展原则
未成年人家庭德育内容要实现全面发展。一是要把中国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内容体系之中,引领未成年人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二是要把体现新时代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纳入家庭教育内容体系中。如加入保护生态环境,勤政廉洁等内容的教育。三是要认识和遵循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合理、正确、科学地选择家庭德育内容。如多开展安全、科学教育等。
2.问题导向与规律性结合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全面总结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和学习,以新时代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具体要求为依据,全面创新未成年人家庭德育模式。其次,要坚持继承与发展。把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与新时代家庭教育模式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优秀理念,结合新时代家庭德育的资源与目标,构建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教育理念。
(四)创新家庭德育模式
1.家、校、社三方联动模式
家、校、社三方联动,才会促使未成年人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德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长对子女开展家庭德育的责任,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以电话、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认识家庭德育对未成年子女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家长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传授给家长科学合理的实践技巧。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未成年人德育建设的积极作用。未成年人除了家庭和学校,早晚会走入社会,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对未成年人思想品质的塑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增加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意志,磨炼心智,为未成年人家庭德育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互联网+”家庭德育新模式
一是建立“互联网+”学习型家庭。依托互联网工具,包括微信、App等搭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平台,建立“互联网+”的新的学习模式。通过网络工具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共同学习进步的家风,打造新时代学习型家庭。二是创设“互联网+”家校合作模式。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家校合作更应依托新媒体,如交流微信群、信息共享群,公开课等。此外,建设网络家长学校。学校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要大力拓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德育共享学习服务网络平台。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我国可以形成方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新时代家校合作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困境,应从德育的环境、内容、方式以及家长自身的视角出发,提出应对新问题的有效对策和策略,推动新时代我国未成年人家庭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季海菊.論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