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家庭语言暴力的个案及思考
2020-03-23胡雪滢杨云娟
胡雪滢 杨云娟
摘要:家庭语言暴力会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安全感,尤其是青少年。为助力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健康成长,避免和消除家庭语言暴力产生的不良影响尤显重要。通过驻校社工对受暴学生进行干预,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使其规避和缓解语言暴力的危害与压力,提升抗逆力、增强自信心,改善家庭沟通方式,缓解家庭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思考。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 家庭语言暴力 个案工作 理性情绪治疗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128-04
相较于其他暴力因素,语言暴力作为一种比较隐性的暴力手段,更不易被外界察觉,同时也是对青少年有重大影响的一项暴力因素。家庭语言暴力多半会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安全感,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关键期,承上启下,刚从“小孩子”的角色向成年人的方向转变,渴望着独立自主,自我意识强烈,但由于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又敏感脆弱,充满矛盾,因此青少年期间是一段极为重要的成长时期,青少年问题亟待关注。
一、家庭语言暴力的危害
家庭语言暴力,是家庭教育的“衍生品”,是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伴随着辱骂、诋毁、威胁、挖苦等,使孩子在心理及精神上受到侵犯和损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相对于“打”,“骂”这种行为更不易被发现,但对孩子的伤害也更具持久性。
相比于其他群体,家庭是一个基于情感与血缘关系的封闭性较强、隐私性较高的团体,也可看作一个保障个体安全和满足情感需求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家庭语言暴力的影响更具有延续性。家庭语言暴力轻者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重者还会导致其情绪失常,甚至会出现逃课逃学、打架斗殴、违法乱纪、自杀等严重恶果。具体来说,家庭语言暴力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影响:
第一,家庭语言暴力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情绪。在孩子表现出情绪化时,家长使用语言暴力,不仅使孩子得不到有效安慰,还易养成消极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通常来讲,受暴青少年会产生一些非理性念头,如离家出走、同父母对抗、成年后再与父母算账,等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第二,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斥责与否定中成长,不仅极易形成低自尊人格,导致压抑、忧郁、脆弱、敏感等性格特性,更容易在父母的一声声呵责中否定自我,误将父母的语言暴力当真,从而产生胆小、无担当、自卑等状态,严重地损害孩子的自信心,最终使其在学习、工作上难有作为。
第三,常常使用语言暴力的家庭会使孩子形成畸形人格。在负面话语引导中成长的孩子,或一味地顺从父母意愿,或时刻与父母唱反调。为了免受父母的“暴力”,前者会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和胆小怕事,后者会使孩子出现玩世不恭、欺软怕硬、攻击性强等行为态度。总之,语言暴力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性格及人格的消极改变。
第四,家庭语言暴力具有代际传承性,受到过语言暴力的孩子们会将这种语言暴力传递给下一代。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孩子会在家庭中学习父母的为人处事方法。因此,生活在该类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将父母的言行传递到下一代,最终形成语言暴力的代际传递。
关于家庭语言暴力的研究,学者多从理论归纳视角呈现研究成果。本文旨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对家庭语言暴力的受暴青少年展开干预,以专业方法引导他们缓解语言暴力带来的刺激伤害,增加其自我疗愈的能力,使其增强自信和自尊,达到社会化成长。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受助人的需要为导向、以利他主义为价值理念、利用科学的助人技巧和专业方法帮助案主挖掘自身潜能、使其具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环境更好地融合的职业化活动。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方法之一,它以个体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技巧和专业方法提供个别化服务,帮助案主增能,优化案主与社会的互動关系,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社会工作干预家庭语言暴力的个案分析
笔者作为驻校社会工作者,于某中学社会工作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务研究。本文将采用个案干预的方式,分析某一受暴青少年的个案过程。
(一)案主基本情况
小A,女,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有礼貌但性情冷淡,性格敏感脆弱,情绪化,与父母一起生活,其父亲性格强势,母亲性格较为忍让,在父母的长期争吵中长大,导致其敏感焦虑的性格特征。另外,父亲对其管束严格,要求过高,对其学习成绩或生活琐事总是不能给予肯定,且经常对其提出质疑,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小A,父女间的对话常常在父亲的“绝对权威”及“冷嘲热讽”中结束,个性受到严重打压。小A在性格上忧郁敏感,性情冷漠,伴有情绪化的性格特征,严重缺乏安全感;在学习上成绩一般,认为自己成绩极不理想,将自己完全否定,丧失信心,经常对成绩差的科目采取屏蔽模式,不听讲也不完成作业,其父母只能为其报补习班。小A表示父亲经常对其说出“不但脑子笨还不努力”“不听话才会变成差生”等讽刺性语句。小A认为父亲暴躁的性格对自己成长极其不利,再加上父母对其投入精力大,自己压力过重,常常会整夜失眠,神经时刻紧绷。根据医疗诊断,已经显现出一些抑郁症与焦虑症的症状。
1.案主问题的自我界定
案主认为自己与父亲关系不好,父亲是直接引发家庭不和睦的因素。父亲经常对小A说“你学习怎么这么差”“你学习成绩不行就罢了,生活能力也也这么差”“你也没什么能力,帮不上什么忙的”等打击性话语,还常常说“你必须这么做,否则你就从这个家出去”“你再不听话你就别回这个家”等强迫威胁性语言。案主不理解父亲为何“处处找茬”,对自己如此严苛;她自己在家中毫无话语权,缺乏自信,精神常处于紧张的状态;认为自己的不自信和焦虑是被恶劣的家庭氛围打压出来的,甚至认为只有反抗才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希望有良好的家庭氛围。
2.案主学校情况分析
在学习上,小A在班里总体成绩较落后,对于一些科目毫无兴趣。由于小A有抑郁和焦虑表现,老师对其成绩也放宽要求,因此小A对这些科目完全放弃。
在校园活动中,小A看似积极,与朋辈群体亲近友好,还担任学校社团干部,但实则在与朋辈交往问题上采取较为回避的态度。她安全感不足,不愿意亲近朋友,与他人关系看似亲密,实则疏离。
3.案主家庭情况分析
案主父亲刚刚退休,退休前在工厂属于中层领导,母亲为企业在职员工。父母年龄差距较大,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父亲认为,对女儿的管束应该从严,会经常使用“必须”等字眼,认为母亲较为平和的教育方式是溺爱;因此二人经常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争吵。如父亲常对母亲说“在这个家里我说了算,轮不上你说话”“这是你教育的孩子,以后会和你一样没前途”“你再这么宠她,她就和你一样废了”等过激性语言。案主对其父亲的管束较为抗拒。她认为在家只有父亲说了算,自己与母亲经常受父亲的“欺负”,因此要反抗父亲的绝对权威——前期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不敢反抗父亲,压抑内心;中期采取正面反击的方式,如通过顶撞父亲等方式进行所谓的自我保护;后期对父亲态度冷漠,对其话语充耳不闻,双方很少沟通。
(二)实务设计
本文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来帮助小A增强自信,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重建良好亲子关系。
理性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以及行为偏差并不是由某一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一个非理性的信念所导致的。人的情感、行为和思想三者紧密相关,一个元素的变动会引起其他两个元素的改变。因此不合理的思维往往会使人陷入不良状态中,如自责自罪、极端偏激、非现实性、偏执固化、悲观抑郁等。应运用合理情绪,将理性代替情绪、合理代替不合理,最大限度减少非理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流程增加案主自信心,改善情绪,帮助其养成理性思维模式。
在家庭语言暴力中,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于开发学生共情能力、增强理性认知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加强交流沟通能力、重塑其思考模式都有很大帮助。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帮助青少年消除对父母的情绪化偏见,重新消除理解家长,认识自己在“被骂”事件上表现出来的非理性。
(三)方案设计
1.总目标
本个案干预预计开展五次,每次工作运用不同模块提升案主对自身的认知、促进案主与家庭的良性互动。利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与专业的方法,帮助案主改变自身认知中非理性因素,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与调节,缓解抑郁与焦虑情绪;改善案主的沟通方式,增强共情能力,以达到修复家庭关系的效果。
2.分目标
第一次个案介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稳定案主情绪,明确案主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与案主共同制定计划。
第二次个案介入:帮助案主分析非理性的思维模式的危害,并结合自身因素,识别出自己对于家庭问题的非理性信念,转变不正确认知,缓解焦虑情绪。
第三次个案介入:帮助案主改善情绪控制的能力,并向其提供沟通新思路,增强共情能力,回温家庭氛围,鼓励案主去理解父亲。
第四次个案介入:进一步向案主提供理性情绪的管理方法与理性的沟通方式,利用学校场域增强案主的自信心,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以达到家庭内部良性互动的效果。
第五次个案介入:带领案主一同回顾之前个案过程,加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通过回忆来对比自己的进步历程,最后通过鼓励增强案主的自信心,并处理好离别情绪。
(四)方案实施
1.第一次个案介入:建立关系并发现问题
首先,与小A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案主首先表示自己不久前被查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但不被家人理解,同时不想让同学和老师知道,希望在社工的引導下得到安慰和合理倾诉。在对话期间,案主表现得局促不安,有明显的焦虑状态,表达重复,反复斟酌要说的话。为改变其当前的焦虑状态,笔者用幽默的表达方式,向其承诺社会工作的保密性和专业性,鼓励案主放轻松,并采取主动自我披露的方式,向案主陈述自己和案主相类似的过往经历,并在披露的同时加入同理心、尊重等元素,使案主获得认同感,认为自己不再孤立无援。这不仅取得了案主的信任,有助于关系的建立,还初步评估案主的问题,以便案主可以尽快进入角色。
其次,帮助案主自我了解,明确自己的问题。在与案主的访谈中,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及对自身问题的评价,通过重述、厘清问题等方式,找出其想法中的非理性因素,如认为父亲不爱自己、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等,将所有因素列出后进行排序,从而找出当务之急的问题——安稳案主情绪,减少抑郁及焦虑行为。
最后,与案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询问案主希望达到的最终状态。案主表示,缓解抑郁情绪是最终目标。笔者认为,一个家庭也需要轻松愉快的氛围,解决亲子关系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双方共同商议下一次的解决重点——稳定其非理性情绪,改善其对父亲的不正确认知,建立起理性认知思维框架。
2.第二次个案介入:缓解沟通问题
首先笔者向案主解释理性情绪理论,并将非理性思维所导致的危害列出。随后向案主解释,其不快乐因素是由自身非理性认知和思维模式引起,并与其共同分析在与家人交往中的非理性思维,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意义。具体来说,案主表示在与父亲的交往中,往往伴随想与之对抗、委屈、故意冷漠、充满敌意等不合理信念,并将父亲的爱概括为喜欢掌控他人,要求父亲放手自己,希望自由成长。这些信念阻碍了案主与父亲关系的合理化发展,也阻碍了案主的家庭互动模式的正常运作。
随后,笔者向案主建议,记录自己一天的心情日记,试图不借助外力找出一天中所有非理性情绪。案主同时承诺下次会将心情日记带来,分享自己的问题。
另外,在第二次个案访谈结束后,笔者开始向其老师、同学了解其真实情况,以便掌握小A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找出其不合理认知,以便个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3.第三次个案介入:改变并提升受暴少年自身能力
本次个案以角色扮演为主,目的是增强案主自身的共情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理性情绪运用能力。
首先笔者通过和案主一同分析其“心情日记”,笔者帮助案主找出引起不良情绪的非理性因素,并将其分类分析。日记显示,案主经常会生闷气,常因为一些外化行为扰乱自己的情绪。
随后,笔者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案主的家庭状况呈现,案主扮演其父亲,笔者扮演案主,用表演方式陈述出案主受暴的经过,不仅更好地了解案主情况,将自己非理性情绪找出,还能与所扮演的父亲角色做对比,使案主理解父亲当时所想,增强共情能力。案主在后期也表达了其实理解父亲的不易,但父亲的消极沟通依旧难以理解。
因此,笔者临时增添了对其沟通方面的训练,告知其一些沟通方法,如面对家人的不良情绪,首先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硬碰硬或憋在心里。解决方式思路——第一,在与父母沟通时,运用同理心,了解父母的想法后,再进行思路交流。其次,不要将对家人的不满憋在心中,在上述基础上,要及时与家人沟通。面对父亲强硬的态度时,试图用柔和的语气陈述自己的理由,面对实在不合理的要求时,和父母商量另一套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顺从或对抗。再次,定时与家人沟通,召开家庭会议,本着不评价的态度将彼此不同的见解以及所导致的结果罗列出来,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交流与探讨,使当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最后,笔者希望案主回家后试着与父母正面交流,以便了解其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方法使案主与父母有效沟通,以此促进自身沟通能力、共情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
4.第四次个案介入:增強受暴青少年自信,改变家庭互动模式
首先,笔者与案主交流上周与父母沟通的情况,并共同梳理出收获和困难。同时,案主找出之前以学校为场域的一些谈话内容,如“小A很独立”“小A人缘很好,很羡慕小A朋友很多”“小A很懂事,经常帮助班里和社团干活”等,鼓励案主重拾信心。另外,笔者还收集了父亲的真实想法,如“一直认为孩子有潜力,因此才严格要求”“由于工作原因才使得自己养成严肃的性格,并非针对小A”等,试图让案主换位思考,进一步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此外,笔者利用辩论的形式,辩题是“当有不同的见解时,是否有必要与父母对抗”,笔者作为正方,案主作为反方,试图用理性思维战胜非理性信念。案主将家庭沟通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盘托出,笔者进行补充,使其进一步加深家庭沟通方面的合理信念,促进家庭内部的良性互动。并希望案主指出父亲的非理性行为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笔者通过信件的方式,与其父亲沟通,指出前期案主由于家庭情况产生的焦虑,使他多鼓励案主,帮助其消除焦虑心理和抑郁情绪。
最后,笔者鼓励案主在学校加大交往力度,在朋辈交往中继续学习沟通及交往技巧。由于接下来是最后一次个案,因此笔者希望案主处理好离别情绪,并与其沟通好是否可以结案。
5.第五次个案介入:处理离别情绪,回顾以往,重燃信心
最后一次个案服务,笔者将带着案主一同回顾以往个案的过程,以及自己的进步。
首先,案主向笔者介绍在家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表示父亲“像变了一个人”,在交流时不仅语气温和了不少,而且不再武断,开始尝试着主动鼓励案主。另外,父母在对待其教育问题上,意识到了良好的家庭模式的重要性,表示双方基本统一了教育观念,向其承诺减少争吵的次数。
接着,笔者带领案主回忆这几次的个案经过与进步。先是重述了情绪、行为、信念三者的关系,并向案主强调理性情绪和思维;另外,通过梳理案主的进步,帮助案主进一步合理化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发现自己的能力,鼓励案主重树自信心。同时,案主自我反思,认为之前过于情绪化,指出理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指出合理沟通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还向笔者说明,其焦虑和抑郁表征都有了明显的缓解,情绪状况好转与社会工作对其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并向笔者传达了感谢。
最后,笔者将提前写满对其鼓励与祝福的信交给案主,希望通过该种方式使其重燃信心。
(五)个案评估
通过五次个案介入,明显感觉到案主的状态有所好转。无论从精神面貌或是情绪状态,尤其是在后期,笔者观察到,在化解了家庭问题后的小A,变得不再焦虑,常以微笑待人。
根据老师反馈,与接受个案访谈之前相比,案主在班级里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都积极了许多,“小A之前在学校经常会看起来很累,眼睛经常肿肿的,现在开始有精神头了”“此前看上去忧心忡忡,现在变开朗了许多”“学习也开始进入状态了,前两天还主动找我,请我帮她讲题”等。同时,同学也纷纷表示,在状态转变后的小A很积极,“小A变活泼了”“小A不再经常发呆,变得爱笑了”等,都足以说明小A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逐渐好转。
从小A的角度来看,小A认为接受个案访谈后逐渐可正视自己的问题,如之前过于情绪化、不善沟通等,也是影响自己家庭关系的原因。同时表示最近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有所改善;在家庭关系方面,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开始尝试从父母角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苦心。此外,开始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突破舒适圈,积极社交,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学习上,认为要将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上,并在课下主动询问老师不懂的问题,同时主动向父母表示,自己会努力学习,不会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
与父亲的交谈态度趋于平和,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在结束个案之后,父女关系有所缓解,小A与父母的交流变多,也变得爱表述了,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主动说出自己的理性看法,大家通过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家庭语言暴力的思考
当前,我国家庭语言暴力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多数家长来说,常常将家庭语言暴力与对子女的批评混淆。对于已经发生家庭语言暴力的学生,笔者将以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提供四点预防性和解决性帮助。
(一)普及反家庭暴力的内容
首先,帮助学生开启意识觉醒,避免家庭语言暴力的二次伤害。由于家庭语言暴力往往与学习成绩有连带关系,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站分别于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后,开设“反家庭语言暴力”小组活动与宣讲会,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暴力的内涵、类型、成因、危害及解决方式,开启反家庭语言暴力的意识觉醒。
(二)建立反家庭语言暴力的社会支持网络
在学校,社会工作者和班主任老师及时沟通,利用班会课和四点半课堂,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其中,通过个案、小组、社区活动来使学生发现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其重塑信心。另外,社工通过家长会,教授亲子沟通的正确方法,强化亲子交流,优化亲子关系,并鼓励家长观察孩子的成长点滴,对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
(三)建立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的渠道
老师不仅要定期家访,与家长及时解决孩子现阶段的问题,还要利用学校社会工作站建立起与家长一起商讨孩子教育方法的模式,以改善学生行为、提高学生抗逆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发掘孩子潜在动力为目的,建立“老师—社会工作者—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完善心理輔导模式
加强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心理教师的合作,及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需求评估,向有需求的孩子提供帮助和鼓励,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以及相关讲座,教会学生如何在语言暴力的危害下巧妙化解危机与困难,及时输送情感支持,对情节严重的需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四、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因此,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备受重视。
美国著名的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既是孩子模仿学习的范本,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所在,更是帮助孩子建构健康心理状态的基础。因此,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减少亲子关系中出现指责、打击、伤害性语言,避免“瀑布心理效应”的发生。
就家庭语言暴力的特点而言,由于其对青少年的伤害具有隐匿性和持久性,各校建立社会工作站显得尤为必要。专职社工可以通过与学生直接接触,随时发现问题,并可进行长期有效的干预。借助学校社会工作站的专业服务建立一套适宜青少年家庭语言暴力防范与干预指南,对学校的受暴青少年群体进行引导,增强其自我疗愈能力,带动优化其家教互动模式改变,以有效改善其家庭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国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语言暴力[J].时代报告,2011(1):53.
[2]李趁.我国农村初中生家庭语言暴力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驻马店市两所中学的调查为基础[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7.
[3]李雪梅.家庭语言暴力与少年越轨的相关性探析[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3.
[4]张锐.我国现代城市家庭中的语言暴力传播问题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5]彭慧,冯寿林,廖颖,等.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J].老区建设,2014(2):33.
[6]刘喆.警惕家庭冷暴力对孩子的影响[J].中华家教,2014(1):36-37.
[7]陈泽琦.家庭冷暴力:没有硝烟却不容忽视的“战争”[J].家庭科技,2015(11):7-8.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