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和影像表达
2020-03-23伊丰
伊丰
摘 要:纵观当代世界,影音技术和视觉文化如潮水般的迅猛发展,民族志纪录片将地方的文化涵养、学术价值,通过影像的形式逐一进行展现,成为民族志纪录片的惯用写作形式。世界民族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创作藏地民族志纪录片时,将影视学科理论运用到其中,从纪录片的分类、选题和美学特征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和文化、历史、社会价值,而研究民族志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开创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崭新的局面。
关键词:藏地民族志 纪录片 美学特征 影像表达
基金项目: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项目号:19MDX04,课题名称:改革开放以来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西藏地域形象塑造研究。
多年以来,影像给人类社会作出了伟大贡献。人类通过影像拍摄将历史文献,社会与文化思潮一一记录与表达。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记录方式,让观众有所感知。民族志纪录片将影像表达与学术研究、文化创新等领域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其与日益视觉化的当代社会的联系,也将相关领域的各种力量,聚合在一个共同探讨社会与文化建设的平台上。在人类学的学术研究体系中,创作民族志影像不再是一种不被人所重视的选项,它已成为当代人类学家创作中必须要掌握的技巧。
研究藏地纪录片的现状
研究藏地人类学并进行纪录片创作,可以帮助人们开启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新局面。我们要先将基础建立在分析影视学科的理念上,并充分掌握影视学科的要领;扎实学习了影视学科的理念后,才能将其熟练地运用到藏地民族志的纪录片创作中,借助影视学科的要领来进行拍摄,使纪录片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这不仅可以提高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同时也提升了藏地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价值,使其可以更好地進行传播。
在拍摄藏地人类学的纪录片中,我们要先从藏地民族志的分类、选题及其美学特征等方面入手,并进行全面分析,这样的过程可以使藏地人类学纪录片脱离薄弱的阶段。接着再从视觉文本方面切入,来进行对藏族民族志纪录片的表达,这样的影视表达手法,可以对人类视域中的多元化价值进行更好的阐述。拍摄者通过与拍摄对象的关系,能更好地从拍摄对象的角度中,挖掘出更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民族志,丰富纪录片的传播意义。同时,摄影师应善于挖掘影像表达的手法,分析并拍摄出具有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特有的美学特征。民族志纪录片的传播渠道是影视媒体、公共放映以及互联网传播,但也不可忽略了新媒体。我们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学会运用新媒体的语境,也是民族志纪录片应该学习与开辟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形势下藏地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新媒体的出现使电视纪录片出现了新变化,甚至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的新媒体使纪录片形成了新的美学特征,旧的美学观念被改变,传统纪录片的美学在被不断的冲击,这个过程中促成了新美学特征,其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由新媒体平台创作的《香巴拉深处》,其美学形式更接近民众,使其逐渐取代了主流纪录片的地位。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不停地涌现出来,与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纪录片相比,这些纪录片仿佛更受大众的喜爱。
第二,在新媒体生产的美学中,人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通俗易懂、商业化、猎奇的审美观,是更受人们接受和喜爱的。新媒体打破了审美主体和对象的局限,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在纪录片《第三极》中,人们更直接地参与了拍摄活动,这种能参与互动的传播美学,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使传播不再受限,人们可以自由地通过平台进行评论、表达观点,充分享受表达自己的乐趣,
第三,相对传统的纪录片,这是一种新体验。传统的纪录片受限于播放渠道,局限性也大,即使普通人能拍出优秀的纪录片,也找不到机会传播。因此,从传播美学来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选择自己喜爱的纪录片,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审美,录制视频或纪录片进行上传。
第四,新媒体的纪录片形式多样化,表达方式五花八门,这是其特点,审美内容也因此多元化起来,包括网民自己创作的纪录片、传统纪录片和民间记录片。这些多元化的形式让许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纷纷涌入新媒体平台进行创作。
第五,中国的传统审美是建立在精神自审上的,这是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也是传统电视纪录片的特点。这一特点现在受新媒体的影响在逐渐退化,因此从美学标准来看,人们还没有建立起新的审美观。人们对纪录片的审美失去了评判标准,导致了网络视频里的纪录片大多制作水平不高,仅停留于日常的娱乐。审美的模糊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需要引起纪录片制作者的重视。
第六,如何拍摄出体现美学思想的纪录片,是纪录片摄影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三维和特效技术,变成了现在纪录片中被普遍使用的手段,这确实提升了纪录片的感官效果。例如:在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中,因其运用了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使画面更具动感和观赏性,让主人公完成登上喜马拉雅山之旅的内容感染力得到了提升。技术确实让纪录片的感官体验更好了,使其画面唯美,但因为过于滥用,反而失去效果,使其没有中心思想,让纪录片变成了只靠技术渲染,而失去了真正的美学特征。
70年来的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的影像表达
1949~1979年:家国叙事与历史图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纪录片快速发展。纪录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可以帮助国家宣传自己的形象。因此,这个时间段的纪录片有明显的政治性,有家国叙事的特点。这一阶段的纪录片,在家国叙事中向人们解读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政治工作为中心,记载了新中国的社会变迁,推动了新中国的建设。例如,1951年的《解放西藏大军行》颂扬了党和国家在西藏解放和建设新西藏方面的伟大成就。
1979~1999年:民族意象与个体关怀。进入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百姓需要为自己发声。在时代潮流下,纪录片创作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叙事语言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政治叙事,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在拍摄手法上也取得了创新,运用了同期录音、实景拍摄等手段,出现了新的美学特征。以藏地纪录片为例,国内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的题材不再局限于政教型,在《拉萨祈祷大法会》《唐蕃古道》《西藏的诱惑》等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文化、文物古迹、社会变迁等内容。
2000年至今:多元发展与市场走向。2000 年之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纪录片的影像表达受到冲击,中国的崛起也使电影市场日趋多样化。一方面,纪录片不可避免地走向商业化;另一方面,纪录片不断进行艺术性的探索,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探索新形式。我国的纪录片逐渐走向国际,《第三极》《喜马拉雅天梯》《孜廓路》等纷纷在国外获奖。
英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电影制作人——约翰·格里尔逊认为,一部纪录片,如果要想对社会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就需要对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社会的历史变革进行关注和研究。纪录片不拘泥于传统电影内容的限制,它与生俱来的能力,完美地将社会文化的现代性与历史进程的深邃性进行融合,并且纪录片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广泛的社会传播能力。因此说,纪录片通过它与众不同的影视形象表达方法,对公众和社会生活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人们常说的藏地民族志,就是由展现藏族生活方式的电影以及纪录片构成的影像资料。比如说,中国历史上保留的最早关于藏地题材的藏地民族志雏形,是1935年自主拍摄的《神秘的西藏》这部作品。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藏地民族志也在紧跟时代的变化,逐步构建并且日益充实。我国拍摄的藏地民族志,主题选取从新中国初期的宣扬党和国家对西藏地区的解放做出的努力,到表达西藏人民,对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以及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再到进入新时期后,转变为对西藏地区自然风光,以及西藏人民真实的生活为主要拍摄题材。藏地民族志的记录和传承,不仅展现了西藏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还为西藏的子孫,乃至世界,留下了可以反复观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栏目责编:杨 刚
参考文献:1.解 瑂:《深层次呈现各民族文化遗存与历史变迁》,《中国艺术报》,2019(4)。
2.曹志伟,徐国源:《民族志式的城市纪实:兼论〈纪录片编辑室〉的纪实美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5)。
3.高芊芊:《 新时代藏地纪录片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4.李培涛:《多重空间叙事视角下的人物精神解读——评纪录片栏目〈人物〉》,《中国电视》,2019(11)。
5.刘 艳:《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模式研究——以〈风味人间〉为例》,《视听》,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