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众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新态度

2020-03-23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民众对象

李 鑫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有效的途径。旅游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我国,学术界对旅游扶贫有个明确的定义,即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

从2015年1月《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到2018年10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的实施 “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在 “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增补一批旅游基建投资项目,专项用于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乡村旅游扶贫概述

随着大量的研究都聚焦于产业扶贫、农产品扶贫,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出现的效益偏差、结构缺陷、贫困主体识别等。很多村民对于旅游扶贫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认同,当地居民既是旅游扶贫的受益主体,也是旅游扶贫的参与主体,其经济收入决定了旅游扶贫的个体投入能力。乡村旅游扶贫也要注意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部分,三部分形成动态化、开放运行的有机系统,进而确保扶贫工作能够得到改进和完善,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和产业发展。

二、乡村旅游扶贫中民众的态度转化

乡村旅游大致有下列的6种类型:休息娱乐型、收获品尝型、运动养生型、观光审美型、认识学习型、复合型。近年来,扶贫工作进展的越来越好,民众的参与度也逐年提高,“旅游+扶贫+发展”的扶贫模式,正在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每一笔钱都花在了在助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点上,资金管理也更公开化、更透明化;民众对旅游扶贫的政策也更了解,从而民众对旅游扶贫的态度也逐渐转好,更多的民众也更支持政府的旅游扶贫政策。

我国实施的“旅游扶贫” 政策,对于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是一件很有见地的措施。在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措施上,“旅游扶贫”有着变过去的“输血式”扶贫为现代的“造血式”扶贫的优点。可见只是一个旅游公司致富是不行的,要让民众参与进去,让当地的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农民积极的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乡村旅游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探索实践旅游扶贫的新模式,实现贫困地区共享旅游发展。

在成都郊区,不少“农家乐”的接待户都同时做着盆景、苗木和花卉的生意,他们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和聚会的环境和餐饮,其中,棋牌(麻将等)等几乎是家家都有的。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就更加应该注意民俗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的密切关系。在我国辽阔的乡村,丰富的民俗不仅踪影可寻,而且在一些地方保留的还相当完好,我们有责任去挖掘它们、保护它们[1]。同时只有“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对象”、“精准帮扶旅游扶贫对象”、“精准管理旅游扶贫”,才能解决我国旅游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

旅游扶贫需要大量的人力,不过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极为严重,留在农村的村民大多是妇女儿童,留守老人,而这个群体的劳动力是及其低的,旅游业的岗位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大量岗位都是由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的农民任职,同时难以有效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导致乡村旅游整体管理及服务水平偏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推进[2]。

三、做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策略

首先要解决基本的资金筹集问题,拓展资金的筹集渠道,吸纳更多的资金。目前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确保每笔资金都能用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刀刃上,优化相应的资金管理结构与制度,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公开性与透明性。

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村民的行业服务水平,对各岗位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提出明确的指标化要求。在进行旅游扶贫过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贫困地区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与专业的管理团队合作,让其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还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让其输送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以此加强贫困地区人才建设。建立旅游扶贫目标对象档案数据库。在对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探索为每一位旅游扶贫目标对象建立档案数据,并根据旅游扶贫目标对象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数据更新,从而为旅游扶贫工作特别是旅游扶贫目标对象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行公开评议,向社会披露旅游扶贫目标对象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以增加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识别的公开透明,确保旅游精准扶贫的“扶真贫”。[3]可通过建立村级基层的公开评议机制,确保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识别处于“熟人”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建立旅游扶贫目标对象的社会披露机制,定期向社会披露目标对象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四、结语

乡村旅游扶贫是目前全国在推广的一项重要扶贫策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带领民众脱贫致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目标是实现扶贫识别、扶贫帮扶、扶贫管理三部分共同作用,该系统会随着乡村旅游扶贫环境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民众对扶贫态度的转变,也是近年来我国不断的加大扶贫力度以及精准扶贫的结果。同时要认识到认识到贫困人口获益和发展才是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旅游扶贫主体应该多元化,实现真正意义下的乡村旅游扶贫。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民众对象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