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河水库汇水区绿化暨生态开发技术及效益分析
2020-03-23张爱儒
张爱儒
(唐山市开平区农业农村局 河北 唐山063021)
陡河水库汇水区绿化暨生态开发工程是唐山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国土绿化3a行动中,保护全市人民水源地的重要生态工程,2018~2020年实施3a来,遵循“全域治理,生态富民,因地制宜,分区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分区治理,绿化与生态开发结合,陡河水库汇水区逐步形成唐山市中部森林繁茂、集水源涵养、生态富民于一体的“城市湿地森林”生态区,取得了非常好的绿化成果。
1 自然区位条件
1.1 适宜的自然环境
陡河水库汇水区位于唐山市中北部,开平区、滦州市、丰润区境内,属燕山南部丘陵和冲积平原区。属东部季风暖温带滨海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24.8℃,年均日照时数2654.1h,年平均降水量636.1mm,无霜期183d。陡河水库上游主要有陡河、管河两条河流汇入,山地丘陵区为燕山余脉,呈扇形排列,东部为开平滦州境内高山、七座山、青龙山、管山等,西部丰润境内黑山、龙扒山、三角山、团山等。平原地区多属于冲积和洪积物形成的草甸褐土,其中以轻壤质和中壤质草甸褐土为最多,沙壤质草甸褐土次之。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适合欧美107杨和108杨、柳树、国槐、核桃、苹果、梨、白蜡、金叶榆、金叶槐、千头椿、白皮松、油松、金叶复叶槭、紫叶李、西府海棠、丁香、木槿等树种林木生长。
1.2 优越的区位优势
开平区、滦州市、丰润区紧邻唐山市中心区,陡河水库坐落在开平区东北郊双桥镇与栗元镇交界地带,水库呈心形,南北最长5.7km,东西最宽5km,覆盖面积约12.9km2,是唐山市居民唯一的饮用水源地,素有“唐山市水缸”之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陡河水库上游主要有陡河、管河两条河流汇入,发源于北部燕山山脉,汇水区呈扇形分布,流域规划总面积8100hm2,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适宜集中连片绿化生态开发面积4300hm2,其中库区周边有800hm2已清理鱼坑需要绿化开发。通过造林绿化治理暨生态开发,充分发挥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生态富民的作用,建设城市湿地森林生态区。
1.3 有力的政策推动
2017年秋冬季,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彻底改善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率先发展成全省乃至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为唐山市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沿海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陡河水库汇水区绿化工程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绿化工程。开平区、滦州市、丰润区政府分别制定下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制定对汇水区绿化扶持政策,开平区政府对汇水区绿化土地补偿每年15000元/hm2,暂补8a,并无偿提供优质苗木;滦州市政府对汇水区绿化(杨树)土地补偿每年1050元/hm2,暂补8a;丰润区政府土地补偿每年1350元/hm2,暂补5a,各级政府每年拿出大量资金支持汇水区绿化建设,极大地鼓舞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以植树造林生态开发为主,建设水源涵养保护区。
2 主要绿化暨生态开发技术
2.1 湿地自然生态防护带
主要包括库区北部和东部一级保护区围网内全部的坑塘、鱼塘及湿地,海拔较低,水面多、易涝。主要采取“台式湿地造林法”,栽植杨树、柳树,搭配荷花、芦苇。模拟自然生态管理,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推广物理及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形成库区周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天鹅、野鸭、大雁、鸳鸯、黄菖蒲、千屈菜和蒲草等野生动植物。
2.2 汇水区速生丰产林带
主要包括库区西部、北部一级保护区围网外坑塘、鱼塘及陡河、管河沿线流域内耕地。对于围网外坑塘、鱼塘主要采用“平推缓坡造林法”进行绿化攻坚造林,主要树种欧美107/108速生杨,试验示范林粮间作(豆类、花生、红薯等)、林药间作(丹参、射干等)、林草间作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林分适当密植和林下种植,加大林分的郁闭度和植被覆盖度,最大限度的涵养水源,减少、减缓地表径流,吸附分解重金属等污染源,澄清入库径流水质。
2.3 高速、高铁沿线景观绿化带
在京哈高速、唐津高速、津秦高铁两侧100~500m,按照省市要求,采取景观绿化造林模式,打造景观绿化带。主要树种为国槐、白蜡、金叶榆、金叶槐、千头椿、白皮松、油松、金叶复叶槭、紫叶李、西府海棠、丁香、木槿等。
2.4 丘陵坡地经济林带
位于水库及陡河、管河流域的上部,燕山余脉坡耕地、丘陵山地以及旧果园改造等适宜栽植的区域,根据具体地理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结合农户意愿,引进推广名优经济林品种,核桃品种有:绿岭、辽系1号、辽系2号、辽系5号;油桃品种:瑞光39、瑞蟠19、瑞蟠21;毛桃品种:白凤、浭阳红、西妃、秋妃、红秋蜜;苹果品种:富士系、昌红、美国8号;梨树品种:爱宕梨、水晶梨;葡萄:蜜光、春光、摩尔多瓦、夏黑、巨峰、玫瑰香、龙眼。推广间作金银花、射干等中药材,增加植被覆盖度,防止水土被侵蚀冲刷,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生态经济林带效益较高,引领库区人民建设生态富民带。
3 主要技术标准
3.1 湿地自然生态防护带
3.1.1 植物配置
乔木树种选择速生杨、柳,生长快、效益高,水生植物主要有荷花、芦苇,采取带状混交或块状混交的方式。
3.1.2 栽植模式
主要采取“台式湿地造林法”,对一级保护区围网内全部的坑塘、鱼塘及湿地进行改造绿化,以2~3个鱼坑规划为一个造林小班,小班面积在2~4 hm2,小班内开挖出8m宽、2m深的蓄水沟,蓄水沟横断面相连。中间做成20m宽土台,用于种植杨、柳乔木树种,蓄水沟内种植荷花,促进野生鱼类生长,对小班周边自然生长的芦苇、黄菖蒲、千屈菜和蒲草等野生植物做好保护性管理。蓄水沟内安装潜水泵,干旱时抽水浇灌,雨季可向外排水防涝。各小班依照库区地形、水面状况分别设计大小、种植走向、混交方法,达到一处一特色、一处一景观的效果。
3.1.3 营造技术
在土台上栽植杨、柳等乔木树种,苗木胸径3cm以上,采取穴状整地方式,整地规格60cm×60cm×60cm,株行距2m×4m,长方形配置,造林密度1245株/hm2。在蓄水沟内种植荷花,荷花密度3株/m2(30000株/hm2)。保护周边芦苇、黄菖蒲和蒲草自然生长状态。
3.1.4 抚育管护
做好除草、涂白、病虫害防治、浇水、防寒、防风、防涝等抚育管理工作。
3.2 汇水区速生丰产林带
3.2.1 树种配置
主栽树种选择欧美107/108杨,该品种在当地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效益高。示范推广林粮间作(豆类、花生、红薯等)、林药间作(丹参、射干等)、林草间作等多种经营模式。
3.2.2 栽植模式
主要采用“平推缓坡造林法”,对一级保护区围网内全部的坑塘、鱼塘及湿地进行改造绿化。依照地形、路网分布,统一规划,以3~5个鱼坑规划为一个造林小班,小班面积在2~15hm2,动用推土机、钩机等大型机械,将小班内坑塘、鱼塘围埂全部推平,做成排水良好、坡度3‰的缓坡地形。坡向与河流、水库沿线垂直,小班边缘做排水沟,以利于雨季排水防涝。坑塘、鱼塘一般土壤肥沃、土层厚,湿润,适合速生杨和其它间作植物生长。陡河、管河沿线流域内耕地按照一般造林规范整地造林。
3.2.3 营造技术
①苗木标准为杨树苗木胸径大于3cm,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干笔直,无机械损伤,根系完整,定干高度为3.5m。②整地。选用穴状整地法,规格为60cm×60cm×60cm。株行距为2m×4m或2m×3m,“品”字形栽植。广泛推广“覆膜保墒造林法”技术和使用生根粉、保水剂。“覆膜保墒造林法”是栽后将生土覆于上面,做一个80~100cm见方的盘,浇完2遍水待表土干后要及时覆好1m2左右的黑色地膜,四周用土压严,既可以有效保护水分,保持土壤湿度,春季增加地温,促进幼树加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增加生长量。
3.2.4 栽后管理
苗木栽植后应立即浇透水,浇水次数不少于2次,扶正后应封埯。做好涂白、除草、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
3.3 高速、高铁沿线景观绿化带
3.3.1 树种选择
以大尺度的森林景观为主体类型,实现成片成林效果,发挥护蓝、增绿、通风、减尘降噪的防护功能。选择多种食源、蜜源植物,吸引鸟兽栖息。乔木与灌木、速生与慢生、喜光与耐阴、深根性与浅根性搭配,形成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选择具有抗性的当地树种。主要树种为国槐、白蜡、金叶榆、金叶槐、千头椿、白皮松、油松、金叶复叶槭、紫叶李、西府海棠、丁香、木槿等。
3.3.2 栽植模式
高速、高铁两侧0~20m宽度空间,突出景观效果,常绿树种不低于50%。各类花灌木、常绿树种、彩叶树种以带状、块状混交或以曲线图案栽植。21~100m宽度空间,营建以高大乔木为主的背景林。实施林药、林油、林菜、林粮间作。
3.3.3 营造技术
景观绿化苗木要求冠形好、带完整土球、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干形通直、无机械损伤。栽植密度:常绿、花灌木树种,株行距1.5m×2m,苗高不低于1.5m;彩叶乔木树种,株行距2m×3m,胸径不低于5cm;高大乔木苗木胸径5cm以上,其中21~50m空间,株行距3m×3m;51~100m空间,株行距2m×6m。整地:穴状整地,规格为80cm×80cm×80cm,“品”字形栽植,高大带冠苗木要做好支撑防护。
3.3.4 栽后管理
苗木栽植后及时浇透水,以后浇水3次以上,做好封埯、涂白、除草、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
3.4 丘陵坡地经济林带
3.4.1 树种选择
引进推广名优经济林品种,主要树种品种为核桃:辽系1号、2号、5号;桃树——油桃:瑞光39、瑞蟠19、瑞蟠21;毛桃:白凤、浭阳红、西妃、秋妃、红秋蜜;苹果:富士系、昌红、美国8号;梨树:爱宕梨、水晶梨;葡萄:蜜光、春光、摩尔多瓦、夏黑、巨峰、玫瑰香、龙眼。
3.4.2 苗木标准
核桃主栽品种辽1、辽5、绿岭、薄皮核桃,授粉树为中林系核桃,主栽品种与授粉树比例为4∶1。选择无机械损伤、病虫害、根系健全的苗木,核桃基径1.5cm以上,接口以上高1.5m以上;桃树、苹果、梨一级苗,苗木粗度1.5cm以上,高1.0m以上。葡萄一级苗,枝干粗度0.8cm以上,枝干高20cm以上。
3.4.3 整地
对于小于10°的坡地及平地,采用沟状或穴状整地,宽×深为1.0m×1.2m,;对于10°~25°的山地,修筑隔坡沟状梯田,田面宽2.0~2.5m,深1.2m。苹果、桃树、梨、核桃种植穴规格为80cm×80cm×60cm;葡萄栽植前一年秋季根据行距要求,挖0.8~1.0m宽的种植沟,用腐熟的有机肥和表土填筑,然后浇水,下沉后再填土,春季栽植时在定植沟上挖穴,穴径40~50cm。
3.4.4 营造技术
栽植密度为:核桃、桃树、苹果、梨株行距(3~4)m×(4~5)m;葡萄单壁篱架:行距2.0~2.2m,株距0.6~1.0m;水平棚架:行距4~6m,株距0.6~0.8m,架杆可用木杆、石柱或水泥杆。苗木起好后要及时种植。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种植,做到“回填-拌匀-扶正-盖土-轻提-踏实-做盘”的14字要诀,将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回填至离地面以上15cm左右,盖土3~5cm(防根直接接触肥料)后进行定植。栽后将生土覆于上面,做一个80~100cm见方的盘并覆膜(保水、增温);苗木定植深度与其起苗前在圃深度一致。栽植过深,春季地温低,不易发生新根,发芽慢,且易积水造成根腐,过浅,易倒伏,不抗旱。种植后立即第一次浇水,5d后第二次浇水。必须浇足浇透。浇水时冲出的洞要及时封堵,防止根系裸露。
3.4.5 栽后管理
(1)定植后秋冬季埋土防寒。在冬季上冻之前,必须浇足防冻水,然后进行逐株压倒埋土防寒,把苗木主干进行下压,期间注意苗木枝干别受伤,然后全株培土,培土厚度为20~30cm。
(2)春季覆膜除草。浇完两遍水待表土干后要及时覆好1m2左右的黑色地膜,四周用土压严,并耕翻土地。
(3)合理施肥。2~3a生幼树以氮肥为主,按照氮、磷、钾45∶10∶10(有效成分)的年用量,分两次环状沟施。第一次在3~4月(展叶初期),第二次在6~7月(旺长期)。并且生长季按照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的浓度进行叶面喷肥3次。
(4)整形修枝。定植时进行80~100cm定干,定干部位应有3~5个饱满芽。依据树种培育适宜的树形,核桃多采用“疏散分层型”(特点:枝条多、产量高);梨中冠型,纺锤形。修剪分别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
(5)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杀、天敌治虫、园内放禽等物理、生物防治,限制使用农药或使用低毒、生物源农药防治。
(6)防止水土流失。山地果园要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每年进行树盘修整、扩穴、梯田修整加固等工作。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3a累计造林绿化4113.33hm2,年增加经济效益10016万元。其中生态林(杨、柳)2733.33hm2,年增加立木蓄积6.13万m3,新增纯收益4519万元;经济林(薄皮核桃、苹果、梨等)366.66hm2,新增纯收益2148万元;景观绿化1013.33hm2,新增纯收益3349万元(表1)。
4.2 生态效益
据有关部门测算,森林的生态效益相当于经济效益的13倍。据此推算,陡河水库汇水区造林形成的4113.33hm2森林如果能够正常健康生长,在未来8~10a间发挥的生态效益达130208万元,其中水源涵养效益65104万元,防止土沙流失效益26042万元,保健效益26042万元,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13021万元(表2)。
4.3 社会效益
维护唐山市区生态平衡和国土安全,涵养全市人民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是国土安全的前提。特别是该汇水区绿化位于唐山市中北部,形成数万亩集中连片的森林湿地,对整个市区的生态环境、饮用水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陡河水库汇水区绿化暨生态开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北方地区水库、湖泊周边汇水区、重要水源地绿化治理与生态开发工程有一定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表1 2018~2020年陡河水库汇水区绿化暨生态开发技术推广面积及收益
表2 生态效益分析汇总表(8~10a)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