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思维下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改革探索

2020-03-22胡光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互联网+

胡光洁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七次全国高校教育工作大会会议精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性责任,促进高校网络技术与思政教育课程教学理论实践活动深度紧密融合已成为其工作核心,构建“互联网+”形势下新教育生态,以职业院校思政课程现状为切入点,探討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我国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互联网+”;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218-0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时代经济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培养出更有用的人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不利于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高职院校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作出相应的改变,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社会输出实用性、价值观念积极向上的人才。

一、“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的使用,学生通过手机移动信息源和网络的使用也可以及时获取更多多元化的消息,这些消息对他们来说可能吸引力比较大,尤其是跟思政课中“法律法规”“道德传承”等相比更吸引眼球,因此职业院校中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校教学者的需求,也不能充分集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高职院校知识点理论化过强,教师的纯理论讲授的枯燥乏味,并且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讲课为主,偶尔穿插一些视频资料,但是与学生的互动性仍然比较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学生看到了更多新兴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如果不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设计课程或者开展课程,提升学生兴趣,挖掘思政课程与网络时代的融合性发展价值,将很难触碰到学生对思政课热爱的灵魂。

二、“互联网+”思维下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同步发展,互联网信息教育以崭新的发展姿态再次登上了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舞台,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虽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也在不断尝试利用其优势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思维理解片面

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被提出,很多高职院校甚至其他教育机构都在尝试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来看,很多教师对“互联网+”思维模式理解还不够,认为这种模式就是信息技术的利用或者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因此很多传统口授转为PPT课件讲授,课上也会引入一定的网络资料,但是这种片面的理解显然削弱了这种思维模式对教学效率提升的效果。

(二)教师缺乏遵循“互联网+”思维的思政教学规划

“互联网+”思维模式是一种融合了互联网优势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思政课知识点比较多且广,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针对该模式的特点和构建原理进行教学规划。严谨缜密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显示出教师的思维,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思维能力提升。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规划缺乏系统性,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也是根据备课或者上课内容临时调整和设计,因此不足以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

三、“互联网+”思维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互联网+”思维下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致力于自主研发并推出“翻转课堂”“微课”等思政教学方式,新的思政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填补目前传统思政教学方式发展中的一些不足,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广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水平。本文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改革对策。

(一)“互联网+专题研究”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随着自主招生政策的开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从学生的上课状态、基础知识掌握以及学习能力可以看出来。如果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很难提起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专题研究”的模式进行专题讲座。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章节中,可以围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几个方面设计专题,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专题内容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样的在后期德育教育环节、人生价值观念环节也可以设立相应的专题内容,融入相关知识、视频和图片等,丰富某个专题内涵,这也符合今天的互联网一代学生对知识简约性期待,更易被学生喜爱并接受。

总之,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45分钟“满堂灌”的讲授法难以激起学生兴趣,而思政理论课庞大的知识体系也让学生望而生畏,这就需要教师化繁为简,把45分钟的复杂知识体系提炼成简单的“专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当前社会热点,结合教材重难点,结合学生兴趣点,尤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不同层次学生形成一个个适合他们的专题“焦点”,这种教学方法虽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方式,而是现代教育手段,例如多媒体、网络等,除了文字以外,还可以穿插适合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以可视性更强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二)“互联网+学生参与”模式

今天的学生信息渠道主要是网络,主体意识更为强烈,课堂上仅仅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要,而且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讲授的方法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过程中没有學生的主动参与,也就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思考的主动性。在今天“互联网+”形势下,学生较容易获得丰富的资料而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使课堂真正发挥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满足的阵地作用,也使因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低头族”变消极为积极:从过去的低头玩游戏、刷微博和微信转变为低头搜集资料,积极准备、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在思政课上课之前引入新闻播报5分钟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融合,因此为了让学生了了解更多的社会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搜集与课程相关的新闻进行播报,并且将这种播报活动形成专题式设计,让学生感觉到这种参与的连贯性特征,不仅可以开阔其视野,同时还能够提升其对思政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互联网+师生互动”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引导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提升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尝试引入“互联网+师生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对传统面对面教学的排斥,而是更多地融入一些师生互动的情景,体现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建立专题网络群,可以是QQ、微信或者钉钉等,与学生进行高效互动,在群里可以发布一些社会热点新闻、正能量的视频或者是某些同学的主题讲座小视频等,让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渗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同时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思政课,搜集与之相关的热点问题和话题。

2.职业院校的思政部门应当申请建立网络育人平台,实现师生互动。这个平台的建设专门为思政课的讲解和外延知识服务,充分利用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让他们去平台上发表言论、上传视频等,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在历史事件纪念日的时候,发布一些专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平台中来。例如,让学生随手拍一些感人小视频发送到平台,让学生发现感人事件,同时可以鼓励大家拍摄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来纪念我们平凡生活中的感人瞬间。这种育人平台的师生参与度增加,同时为了增强效果,在平台上参与程度和相关作品还可以计入思政课程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从而进一步督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互联网+实践”模式

传统思政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已经十分迫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增加利用互联网资源而展开的实践环节。例如在思政课德育教育章节中可以引入一些感人事迹的视频,或者带队让学生去典型人物所在地观摩,增强实践体验感。(2)对没有条件参与实践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观看、视频发放等形式向其展示,例如找一些类似的德育教育微电影让其利用职业院校的相关平台去感受,从而用多样化的模式来实现全员参与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结合上文对“互联网+”思维下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进行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目前高职教育院校在实际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不仅影响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还会影响在校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和个人素养发展情况,因此,在这个“互联网+”的教育时代,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优化和改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思政课程教学管理观念,同时优化教学内容和整合教学资源,才能使高职院校人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明哲.基于“互联网+教育”的高职食品检验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9(21):118-120.

[2]项丹.基于“互联网+教育”的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36-37.

[3]杨军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1):28,80-81.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互联网+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