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0-03-22陈坚张丹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情绪心理健康心理

陈坚 张丹琳

[摘           要]  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4-0138-02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心理健康教育较为严峻,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本学期至今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72人,日均1人,比往年同期增长了近40%。72人中因心理焦虑或失眠服药的21人,因心理原因劝退的2人,回家治疗后返校的2人。针对越来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对全校的学生发放心理健康问卷,和部分学生进行交谈对部分家长进行电话咨询,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措施。

一、当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人格与心理特征

(一)成就动机强,渴望自我实现

对我校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普遍成就动机较强,希望能自食其力,多赚钱,买好房子,买好车。然而,当被问及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步骤时,他们大多不知所措。

(二)意志力薄弱

虽然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盼望生活惬意,但是不少学生却希望能避免或跳过努力奋斗和艰苦付出阶段,表现出较弱的意志力,导致学习不上心、做事不坚定、目标实现持续性差,加之受到周边同学的影响和感染,久而久之,入学之初的那些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慢慢消失。

(三)价值观模糊

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周围的人和媒体的引导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其价值取向受情绪的影响显著,从而表现出矛盾性、冲突性、不稳定性与模糊性的一面。对事物的判断没有自己的标准,对错往往受到别人言语和行为的误导,因此,打架斗殴、争风吃醋时有发生,有些事情发生后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没有错误,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造成的。

(四)自卑情结严重

部分学生在学校屡次失败,受到歧视,自卑感一天比一天强,对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漠视。小部分学生遭遇父母离异或家庭暴力,导致其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结,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表达能力弱,有时情绪容易走极端。

二、当前中职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习心理问题

没有学习目标,学习动机较为肤浅,没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较差,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的现象,普通班学生学习存在无所谓态度,综合升学班学生学习有目标,但学习能力、努力过程与目标相差甚远,想学学不到,觉得教师讲课难,弃之不舍,捡之不能,无所适从。

(二)情绪情感心理问题

我校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教育经历较为复杂,不少学生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挫折较多,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情绪抑郁严重。72个学生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存在这个问题的学生占到60%,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周边及家庭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如某女生因生活费问题与母亲闹情绪,诱发其与同学发生矛盾,因受到较大打击而自残。

(三)人际沟通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人际沟通交往中,缺乏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交往的主动意识和技术,在人际沟通交往中往往会表现出退缩行为。在调研中发现,沉迷于网络的学生中男生居多,在网络聊天室中如鱼得水的男生却在现实交往中表现出讷语寡言、冷漠退缩,经常走上讲台发言不明所以,与教师交流除存在较大心理障碍外,还存在语言障碍、表达不清、思路不明,甚至违纪后不能把整个过程表述清楚。如某学生与同学发生矛盾,问其事情发生经过时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

(四)性心理问题

正处于认识发展高峰期的16~19岁的学生,对性有着强烈的好奇,但是来源于自我探索的不恰当的性知识使他们在成长中遇到困惑,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能恰当区分爱、喜欢和友谊,往往对三者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付诸错误的理解和行动,从而身心受到伤害。学生处于青春心理期,对爱和性有一定的渴求和欲望,但因男女生关系判断不准确,把喜欢错认为爱,导致一方表达不清、一方自以为是,从而导致男女关系紧张,出现了所谓的三角恋爱、一脚踏两船的现象,从而发生打架斗殴。

(五)网络成瘾

在对学生调研中发现,近一半以上学生每天上网(手机或电脑)超过4个小时,其中近四分之一学生每天上网6个小时以上。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

2.咨询人员与咨询师数量存在较大矛盾关系,咨询人员增多,咨询师不足。

3.档案建立不及时,对学生心理状态掌握不充分。

4.班主任的心理辅导能力欠缺、积极性不高。

5.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进力度不够。

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每个教师都是一名心理开导和咨询师的观念

1.拥有正确的教育态度

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各种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全面、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做到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进行有效的沟通。

2.加强班主任心理知识培训

随着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单靠心理咨询室难以解决,特别是症状不明显的学生往往心理问题与违纪违问题交叉出现,此时需要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和耐心引导,让一般的心理问题得以在班上解决,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必要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教育引导知识。此时班主任扮演的不只是纯粹班主任角色,也是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3.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

班主任的情绪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积极乐观的班主任会给学生带来充满正能量的情绪,它会让学生充满信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而情绪消极、唠叨满腹的班主任只会给学生带来负能量。不斷进取的班主任给班级带来阳光,消极懈怠的班主任只会给班上学生带来阴霾。

(二)重新认识心理教育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心理教育是弘扬人性的教育(是注重心力、潜能、德性的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过程)。所以学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改单纯的授课为集体心理辅导,让每一次课成为学生心理交融与碰撞的课堂。

(三)充分发挥班级的潜能

1.积极开展班级活动

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为集体做贡献,获得集体的表扬和认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为集体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一循环形成了良性循环,让学生在班级中快速、健康地成长。现在班主任感觉团委、学生科布置的活动多,反而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说明班主任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不理解,也说明了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班团干的作用,凡事事必躬亲,于是让自己焦头烂额、无所适从。其实活动是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更是分散学生注意力和削弱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

2.充分发挥班团干作用

选择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作为班级的班团干,平时注重对班团干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让班团干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引导班团干在班级里起到榜样的作用;让班团干与班级里心理有异常的同学积极沟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学习、心理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加强对个别特长生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3.建立班级心理委员机制

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的主要工作是积极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会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培训,使心理委员能够从专业的视角观察班级心理健康异常的同学,如发现有异常的同学能够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心理咨询室,使问题能够在最初阶段得到控制和解决。

4.建立心理教育的同伴关系

与有心理情绪或问题的学生建立同伴关系,让积极奋进,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健康快乐的学生主动与此类学生接触,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发挥“近朱者赤”的作用。

(四)继续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职能

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建设可以使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像发热、感冒可以去医院一样,有地方去接受心理治疗或谈话。心理咨询工作室的设立能够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它以人性的方式关怀人心,可以使学生在这里从“心”成长。

(五)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

学校要依托校园网建立具有互动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站除了普及心理知识、通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信息外,“在线心理辅导室”“电子信箱”等栏目可以使一些学生免除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打开心门,与心理咨询人员双向沟通。

(六)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

从入学开始,学校对每个学生针对性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包括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情况以及学生的方方面面的心理信息,并利用一些专业软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定期测试,对学生的心理档案也进行定期更新,不留盲点,进而能够更有效地跟踪每一个学生。

(七)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

针对个别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学生,我们要通过家长、同学了解该学生的情况,同时调查他们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积极耐心地和他们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重视并坚持下去的工作,由于现在的学生更加个性化、敏感化、所以教师在做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更加耐心、细心,同时,我们应该增强自身的本领,学习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尹玉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

[2]赵子彬.关于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对策探索[J].广东教育,2019(6).

[3]黄北泉.中职农科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5).

[4]林艺婉.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J].山东青年,2018(12).

[5]张欣.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用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34).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情绪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心理小测试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