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项目引导教与学

2020-03-22程宝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法知识点微课

程宝明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地优化,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以中职信息技术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主题开展探究,展现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和流程,提出在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关    键   词]  项目式教学;引导;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112-02

一、传统讲授课堂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的方法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的问题在于传授的知识技能与学生职业定位之间的矛盾,课本的知识无法直接满足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侧重的是传授知识、学习技能,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这样一个结果,而岗位更需要的是能够利用知识整合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课堂作为中职文化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习惯于将各个知识点或操作重点通过讲授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再利用单个的任务教学,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接受能力强、学习基础较好、听课效率高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法也完全能够接受,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方法没兴趣,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

(一)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不大

计算机的很多内容都是相对枯燥的,学生可能一开始还有点新鲜感,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就慢慢变得不感兴趣了。尤其是我校是女生占了绝大多数的护理学校,学生本來就对工科类的课程不感兴趣。

(二)知识点容易与实际脱节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课本上很多内容与最新技术难接轨。尤其是办公软件类别,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版本,出现很多新功能。

(三)课后长时间不训练容易遗忘

计算机作为主要学习工具无法实时让学生使用,当学生想回顾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没有办法进行练习。

二、利用项目教学法对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意义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课堂教学对计算机教学也同样可以用。只不过在人人都在喊提高学习效率的今天,追求更高效的教学方法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止。项目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处理,掌握其中蕴含的知识,并对整个项目流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结果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则以“途径为导向”,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教学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协作,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去完成信息收集、制订计划、具体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等步骤,学生会相对独立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亲力亲为,教师只是在一旁起咨询、指导和解答疑难的作用。这样一个主动且积极的学习环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任务的起始和结束都是学生亲力亲为,一步步引人入胜,特别是对一些好动好玩的学生,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制定项目,全程参与项目,可以有效控制项目进程、学习进程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建立合适的项目,内容贴近教材,兼顾创新和发展,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布置任务。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也需时时关注,根据学生对任务完成的进程反馈,可以知道该学生有没有认真地学习和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项目完成的成功与否获得该生接受教学信息的多少和深浅。教师可以对那些掌握内容较浅、较少的学生采取措施,合理帮他们补充课本知识,直至他们获得完成项目所需的技能。

(三)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

项目制定基于教材,针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制订合理贴切的项目。学生对项目的完成度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材内容,教师要求内容掌握得越好,对项目含义领悟得越透彻,完成任务的进程就越轻快;相反,想一上手项目就完成的学生反而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要完成项目,必然要思考该如何完成,一定要从原理入手分析项目,制订流程。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反过来考问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是否和完成的项目一致,是否能够完美验证。

(四)有效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一定需要合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此期间,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而是充当了学生的向导或者顾问,引导项目的进行,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的流程

在计算机日常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要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作为基础学科,计算机课程占用的课程比例并不高,所以必须严格地根据课时安排来制订合理的教学项目,并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

(一)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项目定制

中职计算机课程相对中学信息技术来说实用性更强,所以教学项目选择的余地相对更广泛,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更需要精雕细琢。首先,选择教学项目时一定要贴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合理把握教学难度。项目教学不能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不能为项目而项目,基础还是教材上的知识点,且教学是大范围的事,要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并且在实际的学习中能够有显著的成长,所以挑选教学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深度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教学点在项目中的分布。其次,选择项目时尽量能够贴合专业。项目选择跟专业挂钩,有利于学生整合专业知识,增加项目亲近感。例如,我教的学生都是护理专业的学生,那我在制定项目的时候就可以以医院的实际模块为教学项目,合理分布每个教学知识点,加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度。最后,项目主题尽量顺应当前社会的潮流或是社会热门事件。

(二)录制各个知识点的微课

在脱离了课堂传统教学形式后,自学是学生的学习常态,微课就成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重要途径。所以,制作好的微课是学生能否掌握知识点的关键。那么,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学生呢?

1.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

学生集中精神的时间不长,一般来说微课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内容不宜多。一节微课尽量选择一个教学知识点,突出主题,学生学习也比较有针对性。

2.形式多样化,内容趣味化

微课的主题是固定的,但是主题的表现形式是变化的。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可以参考时下的流行元素,在微课中穿插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更乐于接受。

3.视频录制的大小也要合理控制

微课不宜输出太过高清的格式,一般来说在50M以下为好,因为很多时候微课是通过手机来观看的,太大的话会占用太多资源,而且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也会有不流畅的状况发生,弱化学习体验。

(三)学生分组,并协作完成项目

1.分组

教师在给学生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综合情况,如学生的成绩、性格等。不应该单纯地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是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关系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人际关系、个人喜好及学习能力,尽量做到小组均衡。学生分组关系着项目能否和谐正常地进行,所以非常重要。

2.制订计划

分完组以后学生就要以小组为单位来确定项目的各项规划,这是开展项目规划时非常关键的环节,和项目教学法优点的体现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小组在制定项目规划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好指导,帮助学生制订正确、合理、高效的计划。

3.项目实施

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学生要严格地按照相关计划和分工来独立进行。在此期间,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在项目行进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路是要学生自己去走的”,教师一定不要对此过多管理。但是同时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项目计划实施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必要时给出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是“项目设计师”和“教练”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这场戏的主角。

(四)对项目最终成果的验收与总结

在项目完成实施后,教师要对项目的成果進行验收和客观的评价。评价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尽量实现多元化的评估。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交换互评及教师评价,多种角度评价,不单单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定项目完成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师评价可以占主要地位,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做细致的补充,保证评价系统的完整性。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可以从计划、过程及结果等多方面进行,而不是单单从最终的结果来评判学生完成的情况。

四、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是初衷,是目的,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知识内容都适合采用项目教学,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筛选出适合应用项目教学的内容。项目的选取尽量贴近专业,紧靠时事,具有时代感,学生的兴趣才会更大。

(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相比普高生会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欠缺,所以在项目的实施或是选择上要特别注意难度的调整,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干

尤其是在组内讨论的时候,一定要调节好讨论氛围,不跑偏,不沉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将学生当成项目进行的主体,但是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如果在进行中发现有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不熟悉而导致操作出现问题的话要及时进行记录,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四)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回望和整理

回顾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发掘每个小组成员的闪光点。在自我检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个人成就感和自信。

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停在变,同时也推动了教育形式的创新和改革。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培养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完善,这也要求教师同时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合理地利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项目中全面发展,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2]董长娥,孙桂萍.FLASH动画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9):128.

[3]丛国凤.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教学法知识点微课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