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与组织实施

2020-03-22潘协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职业评价

潘协龙

[摘           要]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由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针对各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所提出的课程改革方案,是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一体化課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结合自身在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对“工学一体化”课程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要点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一体化课程;教学特点;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38-02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

所谓“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不只是单一的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理论课堂与实训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它是根据社会用人单位及相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日渐提高,所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改革。其目的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目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改革以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原则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确定综合职业能力为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于一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于一体,教学场地与工作现场于一体,学习者与工作者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

围绕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坚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工作任务、学习内容对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的原则。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一体化教学资源

一体化教学要求要有与专业配套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课程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要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要求,所以要求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场所,能同时满足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要求一体化教学场所具有实训区域、学习讨论区域、资料查阅区域、成果展示区域等,以便一体化课程的顺利实施。

(四)师资队伍方面

一体化教师要求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讲授理论课程,还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指导生产教学。同时,能依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学习任务设计、工作页、教学活动策划表等教学资源,制订一体化课程授课进度计划并编写教案等基本要求。更要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制订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过程和反馈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实施方面

由传统的教师主导,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课堂形式。即教师根据工作过程结合学习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工作页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六)学业评价方面

评价模式由传统教学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行业、企业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由单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沟通协作等职业素养的评价。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要点

(一)课前准备

在开展一体化教学之前,教师团队应首先认真阅读教学活动策划和工作页,教学活动策划是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策划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完成教学活动策划中的任务完成教学达到学习目标要求。工作页是一体化课程的载体,就是将教学活动策划中的任务通过引导问题和学生活动具体化,换言之就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步骤。教师团队在阅读完教学活动策划和工作页之后,首先,应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特点、学习进度、操作技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情况。通过学习分析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之后教师应进行模拟分组,分别将班级中的各层次学生合理地分配到各组中,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工作任务

该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阅读分析任务联系单和现场勘察,通过询问操作者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时等,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阅读分析的能力,通常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我建议该学习活动可以适当采用小组抢答、积分排名和积极学习小组评选等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信息采集

该学习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完成该项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往往也是整个学习任务的重难点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采用引导、任务驱动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该学习活动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工作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因此至关重要。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弱,对学习难点较难掌握。所以该活动应充分利用微课、动画视频、仿真软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突出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同时该学习活动涉及知识讲授、操作示范、组织讨论、疑难解答和学生展示等环节,所以应该设置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助教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主讲教师主要负责任务分配、活动组织、知识讲授、操作示范、总结评价等;助教教师负责活动协助、材料发放、过程控制、学生督导、检查记录等。

(四)制订计划和决策

该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制订施工方案,并通过展示和完善施工方案,最终确定任务的施工方案。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语言组织表达、专业交流、计划和决策等能力。通常采用头脑风暴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制订施工方案应从实际出发,既要符合施工条件和工艺要求,又要考虑工期安排和安全生产。避免出现施工方案计划得非常完美,可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教师在点评学生的施工方案时,一般只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严重阻碍学习过程的问题提出异议,其他情况下,教师只做讲解和给出参考意见,整个计划的最终由小组商议决定。教师在一体化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名牧羊人的角色。给出学生大致的方向,并激励掉队的学生一同前进,给学生一个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并收获快乐。

(五)现场施工

该学习活动首先通过材料员根据工具清单,到仓库领取工具,通过模拟真实工作过程,规范领料流程;通过安全员设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操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现场施工,最终项目调试和验收,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通常采用角色扮演、四阶段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技能时,教师应统一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和工艺要求等,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同时在教师示范操作时,对重点环节,教师应边操作、边讲解,反复示范,规范操作技能。还可以请几名学生上来操作,并让大家分析他们的操作是否正确,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印象。在示范操作之后,教师一定要强调安全生产,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师示范操作后,学生即可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观察记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用于下一阶段的评价反馈。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应督促学生按照6S管理要求进行清扫整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六)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由学习总结和学业评价两部分组成,是对学生一阶段学习的成果评判和知识欠缺的补充,主要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学习总结主要围绕自己在本次学习任务中参与学习情况、团队协作情况、能力提升情况、遇到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进行书面总结,同时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和汇报。学业评价主要是针对整个学习任务进行综合评价,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在学生评价中我们要抓住学生心理,以表扬为主,批評为辅,特别是学生的某些细节,教师要善于捕捉,做到表扬有理,批评有据。该环节可以设置找茬活动,即可以通过投屏软件展示教学过程中的图片和视频,并引导学生寻找优点和不足,进一步规范操作技能和巩固职业素养。

三、总结

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组织与实施,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是要通过教师来传递给学生的。只有教师做到活动组织生动有趣,理论讲解完整全面,技能操作规范准确。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辜东莲,陈彩凤.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职业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我爱的职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