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
2020-03-22熊燕李朋
熊燕 李朋
[摘 要]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往往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加上当前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职教育,导致中职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重视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分别从开发特色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预防与矫治相结合等方面,就如何做好西藏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26-02
近年来,西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上升,加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情绪敏感、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只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才能让中职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影响西藏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源因素
中职学校在招收学生时,设置的门槛较低,这就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差,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同时,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无论是在生活习惯、家庭背景还是性格特征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学生在進入同一个班级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产生摩擦,也会导致个别学生无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表现出不爱与人交往,对同学、教师存在戒备甚至是抵触情绪。由于在学业上、生活中遇到问题而找不到人倾诉,久而久之也会积累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二)生理与心理因素
西藏中职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19岁这个区间,正好是一个人的青春发育期。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这个身份,让他们变得更加敏感、易怒。调查发现,还有许多中职学生的父母都不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很多中职学生都有中途辍学的情况,绝大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吸烟、酗酒、斗殴等。他们即便是遇到一些烦恼、问题,因为“好面子”,也不愿意向同学诉说,更不会寻求教师的帮助。但是他们自己又缺少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容易自暴自弃,甚至是中途退学。
(三)环境因素
西藏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跨地区入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无论是语言交流,还是生活习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据调查,很多西藏中职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也导致他们在寄宿过程中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等情况。另外,西藏中职学生的家庭条件悬殊极大,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进城,特别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社会上盛行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也会侵蚀这些涉世未深的中职学生,让他们的心理、思想、价值观都发生变化。
二、西藏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针对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否则目标就会笼统而空洞,内容就会庞杂而无序。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职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基本上都是延用普通学校的模式,没有针对职业学校的校情,也没有充分考虑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导致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不鲜明。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近年来,根据相关的教学要求,西藏的许多中职学校也相继建立了心理健康工作室。但是从工作室运行情况及学生参与程度上来看,还是侧重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而没有针对中职学生遇到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理论化,缺乏实效性。对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样偏理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也会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参与性不强。
(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
随着中职学生的数量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从调查来看,西藏的许多中职院校并没有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班主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班主任并非相关专业出身,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例如,某些中职学生存在退学的想法,但是导致他们退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家庭经济困难,有的是不能适应校园环境,有的是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而班主任没有了解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只是反复强调学业如何重要,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劝说效果。
(四)心理健康教育重矫治、轻预防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侧重对那些已经表现出心理健康问题,或是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治疗,对事前预防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中职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心理问题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是及时察觉、尽快干预,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避免心理问题的严重化。但是由于教师重视不足,或是因为心理辅导教师数量有限,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做得不到位。同时,校园宣传力度不强,有些学生还是将心理健康问题当成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三、西藏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课程
西藏职业学校必须下大力气做大量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工作,对中职学生的学业焦虑、人际交往障碍、情绪障碍、人格发展障碍、恋爱误区及择业就业问题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出更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校情和职校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的更高起点和更大成效。西藏地区的多所中职学校还可以加强合作,集合师资力量,共同研发和编制具有地方特色和职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从而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例如,针对部分中职学生自卑、自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重点体现关于培养自信心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中职学生通过奇装异服来标榜个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重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筹兼顾
心理健康问题除了会对个人的学业带来负面影响外,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让学生走向极端,对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因此,中职学校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还要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在纾解心结、解决问题、缓解矛盾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除了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外,还应当通过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真正帮助中职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例如,利用一些特殊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像五四青年节的“志存高远·青春激扬”演讲比赛,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激发青春活力。
(三)建立一支复合型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规模,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心理辅导教师的数量。原则上不得低于3名专业的在职心理健康教师,设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办公室,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为了缓解工作压力,还可以组织班主任参加心理辅导培训,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辅导教师还应联合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等,积极开展校园宣传,让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并不是一种病,没有必要隐瞒或是羞于启齿。通过校园宣传和营造校园氛围,让存在烦恼、困惑的学生可以及时地寻求帮助。
(四)坚持预防为主,做好预防与矫治的有机结合
心理问题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危害严重,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因此,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预防为主,将教育工作融入日常。依据藏族文化背景,开展班级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心理情况的差异,拟定多元化主题内容及教育课堂,做好人际交往能力和抗压能力的引导工作;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方案,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预防的基础上,学校方面还要提前制定心理问题应急预案,形成“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任课教师”三级响应机制,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心理问题都能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
在西藏地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丝毫不能落下。这些学生因为成绩、性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人际交往和专业学习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也要通过增加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数量、编研特色心理健康教材等一系列实际行动,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帮助他们及时化解烦恼,为他们提供专业心理咨询,让中职学生既可以保证身心健康,又能学好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卉.“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57-58.
[2]张智华,朱金卫.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101-104.
[3]曹凤莲,桑生华,邹歆.“自主+选择,课程+平台”:学生生涯辅导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4):121-123.
编輯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