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症患者袖状胃切除术的多学科延续性护理

2020-03-22燕俊梅陶云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肥胖症延续性出院

燕俊梅,陶云华,汤 民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前全球成人肥胖数量已经超过健康者。如何控制或治疗肥胖症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减重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重度肥胖患者的最佳选择之一。作为主流减重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症的疗效已获得广泛认同[1]。在临床应用中,任何一种外科治疗方法都可能面临各种问题,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虽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对患者的管理及随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发现,减重手术后配合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可加强体重控制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利于远期预后[2]。笔者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的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肥胖症行袖状胃切除术患者实施康复期的多学科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例肥胖症成功行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31~45岁(39.3±6.0岁);体重96~194kg(128.5±34.4kg)、身高160~180cm(168.8±8.6cm)、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5.7~59.9kg/m2(44.6±8.1kg/m2);患者均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4例合并有高血糖,3例合并高血压、脂肪肝。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允许其中途退出,研究者对患者的个人资料保密。

1.2 干预方法

1.2.1 成立多学科随访管理小组:建立多学科综合管理团队,为所有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指导意见。胃肠外科主任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胃肠外科医生、护士,请营养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科、心血管科、麻醉科、精神科等医护专家共同参与。建立微信交流群,将患者、家属及管理小组成员一并加入群内。

1.2.2 术前健康教育:管床医生、责任护士术前准确评估患者健康状况;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营养、皮肤、消化道症状;了解检查结果和合并疾病情况,对相关疾病进行针对性的多学科治疗与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减重手术的相关知识,讲解减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为手术顺利开展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术前饮食习惯、经济状态、个人情况等给予患者饮食方案及饮食注意事项,保证热能及蛋白质的摄入。

1.2.3 术后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病情及对疾病认知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定期回访,提高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程度及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状态,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针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况给予正向性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术后康复提供积极作用。根据个体术中术后具体情况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保持营养平衡,细嚼慢咽、少量多餐;禁食辛辣、难消化等刺激性食物。

1.2.4 术后随访:建立患者资料信息数据库,电话随访、个人微信干预、微信群干预等方式通知及确认患者来院复诊,便于追踪患者康复情况及建立延续性模式。出院前一日责任护士和管床医生一起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制定出院随访计划;出院前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体重、腰围、BMI、血压、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并将所有信息准确记录,同时制定护理计划。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治疗全过程、护理情况、各项指标变化以及患者饮食、锻炼、服药等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出院后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1)发放袖状胃切除术后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手册,定期将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方式术后康复相关建议发放到微信群,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时在群内解答患者疑虑,给予患者健康指导,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饮食指导;(2)上门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式、饮食及运动等;(3)定期回院复诊,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及时调整用药、食谱食量、运动强度等并给以个性化的心理调适。

1.3 观察与评估 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的体重、BMI,BMI=体重÷身高2。由研究者检查核对后客观记录,确保资料合格。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吻合口瘘、出血、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短期并发症。术后1月开始患者合并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等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根据1年中的随访,患者减重及肥胖相关合并症缓解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达到患者要求。术后12个月随访时BMI下降为(27.7±5.6 kg/m2),体重下降为(80.8±15.1 kg),而且在术后6个月以后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趋势(P<0.05)。见表1。

3 结论

目前临床常采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及其合并症,具有安全、创伤小等优点,减重效果良好,改善血糖水平明显[3]。在减重手术后,为达到持续性减重及降低肥胖相关疾病病死率的目的,需要有专人、专业团队长期跟踪管理,通过实施延续性护理来维持术后治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得到良好衔接,从而保证减重效果及控制疾病进展。据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延续性护理的干预下,患者的营养代谢紊乱呈现明显的降落趋势,说明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正确的出院指导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维持手术带来的减重效果,帮助患者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及维持疗效[4]。同时在传统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中,由于缺乏团队协作,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听到来自不同专家给予的不同治疗和照护决策,而降低了延续性护理的效果;通过多学科讨论和协作来共同制定延续性护理的计划和目标可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5]。

本组患者经过多学科的延续性护理,体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与国内相关大样本研究的文献报道相符[6]。因此多学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指导袖状胃切除术后肥胖症患者的康复,为体重的良好控制提供了帮助。

表1 肥胖患者手术前后体重、BMI情况(n=12,±s)

表1 肥胖患者手术前后体重、BMI情况(n=12,±s)

项目 时间体重t值P值BMI t值P值术前128.5±34.4 44.6±8.1术后1月116.7±21.7 1.005 0.326 42.7±6.7 0.626 0.538术后3月106.4±16.6 2.004 0.058 39.1±8.1 1.663 0.110术后6月95.4±15.2 3.049 0.006 35.6±6.2 3.056 0.006术后9月86.2±17.3 3.806 0.001 31.3±6.1 4.544 0.000术后12月80.8±15.1 4.398 0.000 27.7±5.6 5.945 0.000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及大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可以更加完善多样化的延续护理。目前我们在多学科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研究样本量少、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肥胖症延续性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导致肥胖症新基因
罗非鱼肥胖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