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
——以小说为例

2020-03-21赵红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篇

赵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语篇分析是对语篇的题目、整体结构以及衔接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一般而言,对语篇进行分析和解读的主要目的是为写作提供更好的作品借鉴,提供相应的理论帮助,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基于语篇分析视野下,剖析英美小说的写作特点以及技巧应用,有助于深入领会作品的文化内涵,感受英美文学的艺术魅力。

一、语篇分析原理

不同语境中不受语言结构的局限,表达出的意思完整,并且语段和语句是连续系列的语言整体称之为语篇。语篇中的每个组成语句均具有语篇的特征,通常表现为结构性以及非结构性。[1]语篇分析主要运用较长的语段中体现的语言特点以及交际功能,作为分析的对象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语篇分析通常分为内容、结构性、语境、会话以及联合分析等。因此,语篇分析通常是将语篇作为分析基础内容,从整体展开对语篇的分析以及深入理解和评估,立足于语篇的整体内容,不局限于文章的描写和思想分析,而是深入作者对语句以及词汇的选择层面进行分析,语句与段落之间的连贯性,或衔接性及写作手法等选择性分析。

二、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语篇的结构解读

语篇的组成是通过一定的思维逻辑将语句进行组织,组成的内容决定了文章的总体结构。然而,虽语篇的内容变换形式极为丰富,但语篇的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思维逻辑表现较为穷尽。语篇的结构通常分为四种,分别是说明、叙事、描写以及议论结构。语篇的不同结构中所运用的技巧与方法也存在差别,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够对语篇进行结构分析。[2]如描写结构的语篇,通常是运用文字的形式,对人、物、景以及地点进行描写。将小的感官细节进行具体化展开,五官的感受能够将人物以及印象进行细化描述。

(二)语篇的语境分析

在既定的空间内进行言语交流活动被称之为语境,其中语言的交流是主导因素,语言依靠交际活动中的人、时间、地点以及谈话的主旨这些境况。因此,任何语言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着语境,不同的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产生的意义是不同的。[3]语篇和语境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需要依靠共存。语言学家将语境分为了三种类型,首先是语言语境,指的是语篇内部的主要词汇和段落所形成的语境。其次是情景语境,通常指语篇产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实践的形式和方式的语境。最后是语言文化环境,指的是作者创作时期的社会时间、文化背景以及历史风俗人情等语境。

(三)语篇的衔接连贯

语篇的衔接性指的是在文本意思上具有关联的句子,通过衔接的写作手法将其进行融合。衔接手法分析是语篇分析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通常表现在小说的表层结构。语篇的连贯性是指语篇中句子的整体含义之间的关联,语篇的连贯通常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通过运用一定的思维逻辑进行语义链接。通过分析段落中句子的连词手法,进行语篇分析,并在其中找寻到关键性的句子,以及文章的主题词,延展句子和结论句,通过作者对文章总体的组织手法,深入挖掘语篇的思想内涵。

三、语篇分析视野下《老人与海》文体特点解读

《老人与海》是英美文学小说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950年,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主要描绘老人不被打败的性格。

(一)语言特点分析

进行文体特点解读需要立足于语言结构的解析,使文体的解析更加准确和客观。《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作品中,小说整体的句子较短,并且运用的句法相对简单。这部小说中的整体句子长度,相比语料库中的数据显示,平均长度均低于一般长度。在小说的句法结构运用上,小说的非独立句占比较低,多为独立句式。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而言,小说中多运用“and”连接的陈述句,将小说的语篇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感。小说中的名词大部分为具体名词,这样的词汇运用方法将小说内容呈现更为简单化,体现出《老人与海》中老人淳朴的性格以及简单的生活环境。语篇中动词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并且运用了许多的动态动词,例如,jump、burn、pull、fight、stuck....等等。通过运用动词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力度,体现了主人公与自然争斗的场面。语篇中的形容词运用较少,使叙述更加准确和客观,整体小说语言呈现出淳朴、简单与庄重。整篇小说语句均较为简洁和精练,使小说的叙述方向较为清晰。

(二)衔接手法分析

通过对《The old man and the sea》进行系统化的解读,并选取其中一段语篇进行衔接手法分析:

重复:the boat(L7)——the boat(L1)

Steal(L5)——steal(L4)

The old man(L1)——The old man(L4、L6)

上下义关系:gear(L1)——the gaff and the harpoon(L2)、the wooden box(L2)、the mast(L1)

照应:The old man(L6)——him(L6)

Its(L3)——the harpoon(L2)

同义关系:brought(L3)——picked up(L1),take(L4),carried(L1,L2)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英美小说中,在词汇的运用手段以及语法运用手段方面,小说通常是衔接手法运用较少。通过作者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完整的句子借助语篇进行艺术展示。基于语篇分析的艺术角度而言,小说的构思以及叙述技巧通常体现在写作中,并且保留了完整的句子,展现出不一般的艺术效果。

四、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的意义

(一)增添内涵,促进融合发展

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通常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透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随之密切,不再受到地区以及文化的局限,国家之间的交易活动逐渐国际化发展。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够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针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性,以及异同性所带来的文化作品特征,让人们更加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篇结构特征以及词汇运用手法等。

(二)还原环境,提高审美意识

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的语篇解读,能够使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背景的追溯,能够使人们更加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篇文体特点进行分析,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帮助构建和完善人们的审美思维。通过深层次的了解以及运用审美思维进行英美文学小说解读,能够进一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并且在进行英美小说阅读或翻译时能够更客观和准确。

通过小说选段进行语篇分析视野下的文体特点解读,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英美文学特点以及相关的小说家。不同文学作品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英美文学作品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解读能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语篇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