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数控立式铣床的结构与选型设计
2020-07-07宋亚林张正祥
宋亚林,张正祥
(鄂州职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湖北 鄂州 436099)
1 前言
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为某企业设计一种小型数控立式铣床,满足该企业的生产需要。其生产任务是专门给30mm×50mm×8mm尺寸范围以内的零件表面加工齿槽,正反两面需要加工,加工精度为±0.05mm,生产速度每分钟5件产品,大批量生产。要求铣床重量不超过1500kg,外形尺寸不超过1700mm×1300mm×1850mm,采用380V或220V交流电源。经过分析,决定设计一款专用的数控立式铣床满足其要求。
2 铣床的总体结构布局
铣床设计由床身、底座、立柱、主轴加工部分、工作台进给、电气控制、工件气动输送、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安全防护罩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床身用来固定和支承铣床上的立柱、安全防护罩和安装工作台进给等组成部分。其内部装有电气控制设备及润滑油泵、冷却泵等设备。
主轴加工部分主要包括电主轴和垂直方向的丝杆传动进给两大部分。垂直方向的丝杆传动进给装置,通过立柱来支撑,并带动主电轴在垂直方向运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垂直方向的丝杆传动,依靠丝杆螺母副,带动电主轴沿着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完成电主轴与铣刀的垂直进给,改变铣刀与工件的垂直距离,控制切削深度。
工作台进给部分包括纵横两个方向的进给。通过十字滑台的运动实现横向和纵向进给运动功能。本铣床的十字滑台主要包括滑台底座、上下滑台、伺服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杠、轴承、导轨、滑鞍等部件。横向和纵向进给都是由安装在工作台一端(右端和后端)的伺服电机驱动的。通过联轴器带动精密滚珠丝杠副,从而使工作台获得纵横向进给。为确保数控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工作台采用了滚珠丝杠螺母副和滚珠滚动导轨,以便尽量消除齿侧间隙,提高运动精度。[1]
工件的送料与卸料部分主要包括推料、取料、送料、卸料和储件部分。其工作过程全部由气压机构自动完成。通过推料气缸,实现工件毛坯从储料箱中推出,通过手指气缸实现工件的夹持,通过移动气缸,实现工件的输送。工件加工完成后,由手指气缸和移动气缸实现工件的卸料、输送和储件,最终将工件放置在储件箱中,实现工件的存放。[2]
图1 数控立式铣床结构简图
3 铣床主要部分的设计
3.1 主轴及垂直进给设备选择
主轴加工部分设计时,考虑到加工零件较小,切削量不大,所需功率小等因素,故而选择了高速电主轴。由于高速电主轴用了内装式电机直接驱动,省去了中间传动环节,特别是齿轮传动和带传动环节,不仅使得铣床的机械传动部分的传动误差减小,而且结构上更加简捷和紧凑。由于高速电主轴采用了交流变频调速和矢量控制技术,输出功率满足加工要求,调速范围宽,无级调速,能适应各种负载和工况变化的需要。电主轴选择后,根据电主轴的规格和安装尺寸,如前盖螺孔的形位尺寸、轴心高等尺寸,配套设计了一套垂直方向的丝杆传动进给装置。该装置由下固定支座,伺服电机支座(上)、滚珠螺母座等组成。其中,伺服电机支座和下固定支座中还包含有轴承、轴承压盖、轴承衬套、锁紧螺母等组件。
电主轴与垂直方向进给装置中的滚珠螺母座、左右直线滑轨有效连接。在铣床加工时,垂直方向的伺服电机带动丝杆传动,实现垂直方向的直线进给。[3]
3.2 垂直进给电机的选择
电主轴的重量M1=4kg,用于固定电主轴的夹具重量M2=1 kg,垂直方向的丝杆长度为500mm,导程P=10mm,丝杆直径D=20mm,通过计算得丝杆和联轴器重量m=1.50 kg,摩擦系数μ=0.2,机械效率η=0.9,负载移动速度v=0.5m/min,全程移动时间tc=2s,加减速时间ta=td=0.2秒,静止时间tj=0.3s。电机与丝杆通过联轴器联接。
(选择满足负载需求的最小功率伺服电机。)
1)计算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电主轴和夹具折算到伺服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为:
螺杆联轴器的转动惯量为:
总负载等效转动惯量JL=J1+J2,代入数据算得JL=87.678kg.mm2。
这里,JM=118kg.mm2,按照负载惯量<3倍电机转子惯量JM的原则,电机合适。
2)计算电机驱动负载所需的扭矩计算
匀速移动克服摩擦力所需转矩:
进给加速所需转矩:
加速时转矩Ta=TA+Tf;减速时转矩Td=TA-Tf。
同理根据公式可求有效转矩:
这里,Ta、Tf、Td分别是加速转矩、匀速移动时转矩、减速时转矩。ta、tb、tc分别是加速时间、匀速时间、全程移动时间。最后求得:
伺服电机额定转矩T=1.6×103N.mm,最大转矩Tmax=4.8×103N.mm。满足条件T>Tf,且T>Trms,最大扭矩Tmax>Tf+TA。
3)最后选定某公司80ENA-016A伺服电机作为垂直方向的丝杆传动动力,额定转速为3000r/min,最大转速为4500速度r/min。配套选用驱动器型号为ZSD-K1AS08AA。另外选配了左直线滑轨和右直线滑轨。再选择某公司型号为XY1-20-25高精度梅花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联接,其外径为20mm,长度为25mm。
最后,将丝杆导程改成P=12mm,使速度更加可靠,此时,最低电机速度要求N≥2500r/min,更符合转速要求。
经验算,此时电主轴和夹具折算到伺服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为:J1=18.24kg.mm2,总负载等效转动惯量JL=68.24kg.mm2。
满足负载惯量JL<3倍电机转子惯量JM的条件。
此时,Tf=20.18N.mm;TA=2.65N.mm;Trms=19.22N.mm。
满足转矩T>Tf,且T>Trms,最大扭矩Tmax>Tf+TA的工作条件。[4]
3.3 工作台进给部分选型设计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简化设计,如图1所示,工作台进给部分直接采用高精度伺服直线电机滑台,该部分主要包括滑台底座2、直线导轨3、下滑台4、上滑台6和伺服电机5、7等。滑台底座2、上滑台6和下滑台4均采用高性能铸铁铸造成型,具有较好的吸振性和结构刚性,保证了运动部件的平稳性。滑台由伺服直线电机驱动,精密直线导轨导向,伺服直线电机5的定子固定在滑台底座2上,驱动下滑台4在X轴方向直线导轨3上作直线滑动,伺服电机7驱动上滑台6作Y轴方向直线滑动。即上滑台6和下滑台4分别在成90°的Y轴和X轴方向上进行滑动。完成直线、斜线、圆弧、曲线的进给和插补。通过计算,选择某公司htA-3W-10-10-10型十字滑台。重复定位精度±0.02mm,能满足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
控制系统以小型PLC和触摸屏为控制核心,通过程序储存器和数据储存器,完成指令的储存和译码后数据之间的转换,再通过I/O接口,完成对数控铣床整体的监控。伺服进给系统作用是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速度和位移指令信号,由伺服驱动电路作转换和放大后,经伺服驱动装置(直流、交流伺服电动机、功率步进电动机、电液脉冲电动机等)和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床的工作台、主轴头架等执行部件实现工作进给和快速运动。[5]
4 结论
在铣床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数控铣床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在总体设计中采用了单立柱布置方案,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紧凑。机床主轴采用了高速电主轴,简化了传动方案。机床进给系统采用了伺服电动机的开环控制,定位精度满足要求,成本较低,调试维修方便。经实践中试用表明,该铣床满足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