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军校学员功能动作筛查与结果分析

2020-07-07邓维霞归玉晓许元元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躯干灵活性肩关节

邓维霞,归玉晓,许元元

(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 基础部,湖北 武汉 43000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某军校2018级125名学员为测试对象,受试者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n=12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更全面、更系统地把握研究现状,以“FMS、士兵、军校学员”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及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1.2.2 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

功能性动作筛查包括深蹲、过栏跨步、直线弓步蹲、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体稳定性7个动作模式。其中深蹲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是对称性动作;其他5个动作为非对称动作,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左右各进行3次测试;另外肩关节灵活性、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和转体稳定性还分别附有伤病排查动作。7个动作的分值为0~3分,若能标准地完成动作模式得3分;完成时出现代偿动作得2分;不能完成动作得1分;完成动作时有痛感或在排除性测试中有痛感的,该动作得0分,非对称性动作中以得分较低的一侧为最终得分。FMS满分为21分,分数越低代表受测者在某一或多个功能上存在较高的损伤风险,目前普遍认为14分为基本分数[1]。通过FMS7个动作模式的测试结果,可判断出受试者各运动环节中存在的运动性障碍或错误的动作模式,为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加强医疗服务、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提供参考。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得到了翔实可靠的数据,为本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2 结果

2.1 FMS各子项测试结果分析

2.1.1 深蹲

深蹲模式可以全面展示受试者的下肢灵活性、姿势控制能力、骨盆和核心稳定性以及肩关节、肩胛区及胸椎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虽然对大众来讲,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并不需要完全的深蹲,但是作为包含运动个体必备基本动作构成的深蹲动作对军人来说具有更明显的意义[1]。

在深蹲动作测试中56.80%的学员得2分,9.60%的学员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可见他们在下肢灵活性、核心稳定性和控制力方面还有待加强,腰背部损伤情况比较突出,这与他们进行的长时间、高负荷、大强度的体能训练以及专业化训练有关,多为慢性劳损所致(见表2)。

表2 深蹲动作测试结果

2.1.2 过栏跨步

跨栏步模式是移动和加速运动的必备动作构成,它可以暴露出跨步功能中的代偿动作或不对称性。主要测试两侧髋、膝、踝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单腿站立时的稳定性和控制力[2]。在过栏跨步测试中,有58.40%的学员最终评分为3分,跨右脚的得分情况要好于跨左脚情况,另有6人次站立腿的稳定性、控制力和跨栏腿的灵活性处于较弱水平,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这可能与部分学员在日常训练中经常发生膝、踝关节损伤有关,见表3。

表3 过栏跨步动作测试结果

2.1.3 直线弓步蹲

直线弓箭步模式通过模拟旋转、减速和侧向运动产生的压力,在考验髋、膝、踝和足部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考验背阔肌和股直肌等多关节肌的灵活性,此外对脊椎的稳定也有一定的要求[3]。统计结果如表4,在该筛查中学员普遍处于偏上的水平。另外,右腿在前的测试表现要优于左腿在前的测试表现,可见总体来看左腿的踝、膝、髋的灵活性要低于右腿。

表4 直线弓步蹲动作测试结果

2.1.4 肩关节灵活性

肩部灵活性测试主要用于检测肩关节周围、胸椎、胸廓在上肢交互动作过程中肩部能否自然互补。经过排除性测试后,83.2%的学员得3分,可见学员表现出良好的胸椎灵活性和肩胛稳定性,这与他们经常进行俯卧撑、器械体操、400米障碍等项目的训练具有较大关系,这些项目对上肢及肩背机群力量、灵活性都具有比较高的要求,也能很好地发展相应肌群力量,见表5。

表5 肩关节灵活性动作测试结果

2.1.5 主动直膝抬腿

主动直膝抬腿既能测试髋关节屈曲的能力,也能测试人体平躺时保持盆骨和核心稳定时的下肢分离能力,因为只有保持多关节的灵活性才能完成平躺下直膝抬腿的动作[4]。测试结果如表6,抬左腿和抬右腿得3分的比例分别为60.00%和63.20%,但是综合两侧测试情况,得3分的比例仅为46.40%,显示测试学员在两侧腿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有一半以上的学员存在功能障碍。以上结果表明测试学员在骨盆控制力、髋部灵活性及腘绳肌的柔韧性方面均存在不足,这与日常训练中忽视骨盆、髋关节灵活性的训练不无关系。

表6 主动直膝抬腿动作测试结果

2.1.6 躯干稳定性俯卧撑

躯干稳定俯卧撑是通过单次伏地起身练习,反应核心稳定性的一种方法。测试结果显示82.4%的学员具有较好的核心稳定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3.6%的学员表示在脊柱伸展排除性测试中腰背部出现痛感,对这部分学员要加强医务监督和治疗,见表7。

表7 躯干稳定性动作测试结果

2.1.7 转体稳定性

转体稳定性动作源于人体发育顺序中爬行之后的匍匐动作模式,该动作主要通过上下肢协同运动来检查受试者多层面骨盆、肩胛带和核心的稳定性,该动作要求人体具有良好的躯干能量传递能力和神经肌肉协调能力[5-6]。通过测试发现,90%以上的学员只能完成异侧肢上下协同动作,表明学员的躯干能量传递能力、核心反射性稳定能力、神经肌肉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见表8。

表8 转体稳定性动作测试结果

2.2 横向对比分析

2.2.1 总分与各子项得分情况

七项测试总分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11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肩关节灵活性为2.83分,得分最低的为转体稳定性为1.91分。按照总分低于14分作为不及格标准,不及格人数有13人,占比10.4%。从测试来看,学员身体素质整体情况良好,同时也有部分学员在测试中表现出疼痛,必须得到进一步治疗,否则将影响日后的训练和自身身体状况,增加训练损伤的风险,造成非战斗减员,进而降低战斗力。

2.2.2 不同户籍情况

有关调查显示,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具有比较强的身体素质,因为他们在农村需要承担更多的体力活动,且在军事训练中更加能吃苦耐劳,具有更强的意志力。本文对户口因素对FMS总分的影响做出了假设,结果显示在均值上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学员基本持平,P值0.670,表明户口因素对FMS总分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城市户口的学员FMS总分离散程度要高于农村户口学员,显示农村户口FMS总分更加平稳,而城市户口FMS总分高低起伏较多。

2.3 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情况分析

在125名测试学员中,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27.2%,其中劳损发生率最高,为63.2%,26.3%的学员出现扭伤,7.9%的学员出现拉伤,2.6%的学员出现破裂伤。对损伤部位进行统计,7.9%的学员发生肘部损伤,28.9%的学员发生膝部损伤,18.4%的学员发生踝、足部损伤,42.1%的学员发生头,躯干部损伤,发生其他部位损伤的为2.6%。

3 结论

该校学员FMS总分为16.32±1.986,朱佳华等人对特种兵的测试显示FMS测试总分为14.92±2.159[5],本研究数据接近且略高于同类研究,表明本研究真实可靠,也表明该校学员身体功能动作能力略高于同类士兵。

从各测试子项来看,该校学员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得分最高,这是因为长期进行俯卧撑、单双杠、400米障碍等项目的练习。同时,也存在核心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这是因为日常训练中过度项目化,以追求考核成绩为目标的训练方式导致身体素质发展的不全面。

从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来看,该校学员发生损伤的情况较高,以劳损发病率最高,劳损部位主要是腰部,常见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膝盖损伤位居第二位,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跑动、跳跃站军姿、踢正步等训练造成的半月板、韧带等的膝部损伤。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了日常教学训练,希望学校在科学训练及伤病的治疗方面给予更多关注,最大程度的降低非战斗减员。

猜你喜欢

躯干灵活性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树与人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肩关节生物力学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