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做到三结合
2020-03-21康卉
康卉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以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为基础,此外,学校应该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情操。在平时的自身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推动自身道德素质的发展。所以,要对学生开设的思政课堂做出一定幅度的调整,可以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中,让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当下的时政热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拥有一定的胸襟,胸怀天下。
一、将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普通居民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有些是因为先天不足,还有一些是后天培养的,学校开设思政课堂就属于后天因素。在同一所学校,学生的年龄和家庭环境不同,有些同学没有良好的自律性,不能较好地约束自己。在思政课堂中,可以让教师讲解一些以前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和思想的建设。此外,把家国情怀逐渐融入思政课堂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未来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协助学生培养良好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质。[1]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学校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其中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两者比较而言,学校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开设思政课程,将家国情怀融入该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更新价值观念,协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将家国情怀融入进去,学生可以把自己放在更大的视角里,在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用先进正统的思想武装自己,用思想武器来审视以及当前的生活状态和专业学习状况,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为自身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协助,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协助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学生在修身养性的同时,还能逐渐培养和完善自身的品格和修养。[2]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将家国情怀融入进去,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现在的使命和责任,不会再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学习当前的专业知识,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人口众多,学生基数比较大,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里的学生,他们的理论成绩相对较弱。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又有了新的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系统,学生要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适应繁多的学习计划。有些学生的基础较好,再结合端正的学习态度,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计划;但有些同学养成不好的习惯,自身的综合素质差,提升速度慢。针对这类学生,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习,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协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学习成绩,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3]
(二)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第一,有些学生自律性不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这类情况频发的原因是目前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全家人的溺爱,不自觉地引发学生的自私行为,这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差,一遇到困难就找老师,受到挫折就萎靡不振。第二,自卑心理严重,学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同学在校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考试成绩低和考试失败给学生留下了阴影和自卑情绪。[4]学生长期受到自卑心理的支配,严重影响平时与别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学习,长久以来,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第三,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弱,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放弃,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心中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学校的文化气氛不够浓厚
与传统学校和教学理念不同,现在的学校主要重视的是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不够重视。这种现状导致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消极现象不管不顾,有些甚至直接放纵学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自我判断以及自我反省。传统的院校对学生没有统一的规划以及管理,加上教师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为学生营造和搭建较好的文化氛围,这又导致传统院校很难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家国情怀融入思政课堂的途径
(一)要坚持信仰和情怀相结合
要想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激发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定位。担任思政课的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引领学生价值,还要传播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要牢牢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要充分坚守对社会主义道路中四位一体的自信,要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有紧迫感及自豪感。以上要求是思政教师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是思政教师的本质,如果现实情况和本质出现了偏差,那么所有的思政课堂全部是不合格的。思政教师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这是由思政课的功能和教育的规律决定的,它是信仰的升华,也是教学艺术的展现。所以,思政教师一定要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牢掌握家国一体和命运共同体等道理。要深刻理解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人民由以前的站起来和富起来已经转变到现在的强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在飞跃的背后也有许多心酸和曲折。思政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家国一体的重要性,在课堂中要以现实情况为案例,关注社会状况,从社会中吸取营养,逐步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以及报国行为等有机融入到思政课堂当中。[5]
(二)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政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将家国情怀有机地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思政教师必须做到政治性同学理性相结合。在思政课堂中,一方面要牢牢把握课堂的价值属性,另一方面还要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逻辑,逐步增强思政课堂和思政教育的说服力以及思辨性。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引入思考比如共产党为什么行,马列主义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可以邀请这方面的专家开展系列讲座,用知识和真理对学生进行教育,用科学和理论去说服学生,用身边的案例去感动学生,用家乡的巨变去征服学生。在思政课上,一定要做好大课堂和小课堂的结合,理论讲授时多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安排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进度,不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有营养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可以把思政课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一些社会热度比较高的事件、本地的历史故事、红色案例、身边事迹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微课、拍摄微视频,条件允许下还可以拍摄微电影。还可以分组讨论,举报演讲比赛,集体外出考察等,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引发思考,认识到祖国的繁荣富强、民族崛起、人民安居乐业这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处理国家、个人、集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工作奠定经验,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小我以及实现大我。
(三)要坚持教学内容与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精神以及家国情怀,思政课堂必须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必须结合时代发展,逐步增强思政课堂的时代性、吸引力和针对性。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是思政课中家国情怀教育的重点内容。我国上下五千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有非常丰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铸就了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革命文化。我国优秀的文化保留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各个地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思政课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我国地方特色教育为基础,有效利用分布祖国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资源背后反应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可以打造一系列具有特色课程和修建特色教育基地,为思政课的不足做出有机的补充。[6]有关部分和教师要将地方优秀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当前的思政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将家长的发展和祖国的腾飞结合起来,产生共振反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有效激发学生对自己家长的热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在思政课堂中有机融入家国情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一步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所以,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必须认识到配网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学习时提供相关资料,还可以组织开展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中国梦为目标,在思政课上培养学生广阔的胸襟,促进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