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03-21郑亦乔
郑亦乔,王 男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1 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中外建筑史》课程是建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包含建筑发展的史实知识及内在规律。在高职院校建筑学相关专业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历史建筑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规律,掌握各类建筑的形式与风格特征;同时提升自己的艺术文化内涵,形成合理的建筑审美倾向,建立正确的设计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解读和剖析传统建筑,理解建筑的本质,对历史建筑进行反思,批判性地再造之前的建筑设计,形成自己的理念,为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建筑史与其他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关系是是紧密而非疏远的。
而在建筑史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系统地学习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式、宫殿和民居的发展历程、古希腊和罗马的柱式、拱券的出现和发展等历史建筑知识,教师和学生普遍执着于对具体的传统风格和历史建筑样式进行学习和记忆,在此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点局限性:
1.1 教学模式僵化,学生缺乏热情
建筑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以教材为蓝本,配合以文字、图片为主,加上少量视频的PPT 课件,教师以单边讲授为主,程式化地进行知识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学生多出于被动接受的环节。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侧重应用型知识的教授,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1]。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都只注重对知识的机械掌握,思维趋于封闭,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强、渴望变化、有创新意识,对于单纯的知识内容缺乏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
1.2 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
图1 《建筑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由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与近现代建筑史几个部分组成。涵盖了各个时间段的建筑类型、相应的建筑风格与形式,涉及了民居、宫殿、佛寺、教堂、园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而高职院校的建筑史的课时安排只有三十多个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需要对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筑风格与形式、历史背景及社会背景进行了解和记忆,同时也要对建筑形式的演变以及驱使这种变化的内在因素进行掌握并灵活运用。
庞大的教学内容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针对每个时期的建筑特征做简单浅显的讲解,学生难以把握知识重点,无法通过学习形成对建筑史知识的积累,更不可能提高对建筑的分析、解读及设计能力。
1.3 缺乏与其他课程的协同作用
建筑史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建筑典型实例及风格特征,更需要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筑演变的现象,吸收历史建筑中可借鉴的经验,学习建筑设计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建筑创作的思维能力,为设计课程打下基础。而僵化的教学设计及有限的课时安排,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对建筑的特征及发展历史有所了解,但认识多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层面,无法对历史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已有的建筑设计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更难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当中,造成建筑史课程与后续设计课程的脱节。
另外,由于历史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没有产生实际的关联性,形成“分野”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对本课程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这仅仅是一门历史文化课,对应用型人才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因而对本课程的学习存在目的不明确、不重视、敷衍了事等状况。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网络化学习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在建筑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首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下,为建筑史课堂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材料,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学与学习空间;其次,庞大的建筑史理论知识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提供给学生,使其可以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对较浅层次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极大地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演示时间,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指导与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数据收集及可视化分析,更加一目了然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学创新创造了新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建筑史课堂更加多元化,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学习也更加深入。
3 《中外建筑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策略探索
3.1 教学目标设定
针对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传统教学的不足,结合课程特点与高职教育的要求,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四个部分,从对历史建筑的认知、解读,到深入的剖析与理解,最后,形成设计思维,掌握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建筑:对中外建筑的发展、基本形式、建筑思想等进行基本的认知,并了解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影响因素。
(2)解读建筑: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基本特征,对经典建筑的功能布局、空间形式、设计手法等进行深入的解读。
(3)剖析建筑:分析每个时期建筑风格、形式及设计手法的变化,并剖析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成因,学习前人的设计观念。
(4)设计建筑:认识历史建筑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进行反思,将他们创新发展,批判性地再造之前的建筑设计。学生在对本课程的学习之后,能够将对历史建筑的理解、对建筑形式的处理技巧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为后续设计课程打好基础。
3.2 线上-线下双平台课程体系
基于“认知-解读-剖析-设计”的教学目标,将课程体系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
线上平台上,教师给学生发布相关学习资料,形成对建筑史理论的基本认知;针对经典建筑设置教学任务,对其进行深入解读。这两个环节可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问题及疑点,并予以反馈和指导。
由于对建筑的剖析与设计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此环节受限于学生的主动性,若学生不主动参与,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最终的教学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因此,线下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剖析历史建筑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成因;在课堂上分享设计案例,组织设计专题,使学生初步形成设计思维与操作手法。如此,教师与学生可以及时交流与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运用到具体设计当中,并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方向性引导,进一步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初步形成。
但线上与线下并非是割离的。对于线上发布的任务,教师需在线下课堂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答疑、总结;设计专题在线下课堂完成之后,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遇到的典型问题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生可以在网上对同学的作品进行互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数据收集并用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针对问题调整教学策略。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多维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图2 《建筑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模型
3.3 教学策略探索
3.3.1 提供资源,构建基本知识框架
将建筑史理论知识分为中国建筑、外国建筑及近现代建筑三大板块,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形成知识点框架;根据知识点的设置上传课件、微课视频及参考书籍等相关拓展资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及宗教文化等,学习中外建筑发展脉络与建筑演变过程,形成建筑史基本知识结构。
3.3.2 设置任务,解读经典建筑空间
在浩瀚的建筑史知识海洋中,教师应从每个历史阶段选取部分经典建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解读。经典建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参照意义,探讨经典建筑作品形式的生成过程可深入揭示历史上建筑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为当代和未来建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3]。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以手绘、课堂汇报等形式作为成果。学生通过对课件、微课及网络资料的阅读和整理,形成对经典建筑的深入理解,同时锻炼了手绘、资料整合及口头表达能力。
3.3.3 分析讨论,进行建筑本质剖析
每个时期都会形成固定的建筑风格与形式,在传统的建筑史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执着与对表面现象的简单记忆,导致学生仅仅了解浅显的建筑形式,而忽略了对建筑本质的理解,也无法认识到建筑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新材料、新地形还是新审美?例如,在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有别于金字塔的新形式——埃及神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仅知晓神庙的基本形态,而不理解这种形式的本质,以及由金字塔变化为这种新形式的内在因素。
基于此,在学生充分阅读线上资料,完成练习的基础上,线下课程安排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建筑的本质,并以手绘图纸配合文字的成果形式,在网络平台上交流互评,最后再由教师点评及总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剖析了建筑的深层特质及驱使其成为现状的理论原则,同时,交流合作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形成更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氛围。
3.3.4 组织专题,锻炼设计创作思维
为了实现与后续设计课程良好的结合,并增强高职学生在建筑创作中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师在线下课堂中组织设计专题:在对传统建筑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历史建筑形式的原型提取,在现代设计中对其进行引入、扬弃及重组,并形成建筑作品(由于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设计,同时受到课时的限制,因此设计专题的成果以草图的形式呈现,只需体现学生设计思维及操作过程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讲授或实地考察的形式,分享优秀现代设计案例,给学生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引导学生:建筑创作并不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复制,而应当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建筑,以时代为背景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
在经过专题训练之后,学生能够强化对建筑本质的认识,增强对建筑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并学会从历史建筑中寻求创作的源泉,锻炼设计思维,熟悉一定的设计操作手法,为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4 结语
高职院校《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应用能力,而传统教学受限于其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有限的教学时间,导致课程的目标难以实现,学生对课程缺乏热情与重视,建筑史这一对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有极大帮助的课程,一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教师解放了理论讲授的任务,在线下课程当中,教师能够充分地将精力与时间运用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设计思维中去,同时,师生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进行充分沟通与反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