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0-03-21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
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 孙 莹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
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要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围绕新型产业形态来开展,按照“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与脑力紧密结合”的原则,将劳动纳入学习任务,纳入课程。这样,才能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既要关注学段衔接,又要顾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具体设置上,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与学校文化相融合,从劳动观念、品质生活、劳动知识、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例如,可以不同学段为单元,进行纵、横双向设计。
每个学段有不同的劳动教育主题任务:第一学段(小学一至三年级),劳动意识启蒙;第二学段(小学四至六年级),劳动习惯养成;第三学段(初中七至九年级),劳动知识技能;第四学段(高中一、二年级),劳动职业体验。
纵向: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为纵线,每条纵线既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又与另外两个相辅相成。横向:可以分为六大领域,每个领域下又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可设置一至三个主题活动(可选用),形成学年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附表为第三学段的课程设计)。课程的设置不一定要限定课时,可以根据年级阶段(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统筹,灵活安排。
纵向框架构成如下:
1.家庭方面: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在学习生活中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学校方面: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勇于承担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多渠道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动力,多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和劳动实践,大力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
3.社会方面: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开放实践场所,搭建活动平台,主动为学生劳动锻炼提供资源,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横向框架、模块构成如下:
1.以体验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性劳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林业生产三个模块。
2.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生活服务性劳动,包括家政、维修、厨艺三个模块。
3.以创意物化为主要形式的艺术性创造劳动,包括民间艺术、垃圾处理、礼品设计与制作三个模块。
4.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职业劳动体验,包括民生服务、新媒体宣传、社会管理三个模块。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文化研究与实践,包括复合性劳动、劳动与安全管理、创造性劳动三个模块。
6.以合作性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劳动与技术,包括未来工程师、工匠与技术、工艺创新与发展。
当然,各个地区在设计劳动实践课程时,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对六大领域、多个模块进行调整,不必面面俱到。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实施,灵活安排,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附表:第三学段(初中七至九年级)劳动知识技能课程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