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也是“妆”,有“妆”剧更美
——观杂技剧《战上海》服装有感
2020-03-21郑州市杂技团
文(郑州市杂技团)
◎ 图︱本刊提供
化妆是依据舞台剧故事情节和人物造型的需要,对演员面部和头部的美化或丑化,使演员更加角色化、更加形象化、更加艺术化。服装也是“妆”,是“化”演员身体的“妆”。演员有了服装的“妆”,才会使扮演的人物形象更能吻合故事情节的演绎,更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具视觉冲击力、情感感染力和思想影响力,从而使舞台剧所宣扬的主题更能浸润观众的心灵。
杂技剧《战上海》是一台运用杂技、音乐、舞蹈、服装、灯光、音响、特效、舞美等多种艺术手段,表现解放军战士及社会各界人士为保卫上海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向往和平的杂技剧。其中的服装设计在整体把握、渲染烘托总体创意及实际设计操作中,都十分准确地彰显了服装的主题性、创新性、艺术性、人物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对演员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化妆”,使杂技剧《战上海》的主旋律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震撼,思想和艺术的影响力更大。
1.主题性
杂技剧《战上海》的核心是“战”,主题是表现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战上海》里人物众多,有解放军战士、我党地下工作者、说书人、上海电厂经理、工人、学生、进步青年、黄包车夫、洗衣老奶奶、舞女、国民党司令、国民党别动队队长、国民党官兵等。他们有的是英雄,有的是市井贫民,身份各异,形象不同,累计有30余种服装款式。服装设计师依据剧的主题对剧中每类或每个人物都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独特设计,使剧中人物的服装与角色贴切,舞台画面熠熠生辉。其中,服装设计师给予解放军战士等英雄群体的服装总体定位是简洁——通过简洁的服装设计手法使主题更加突出。
以剧中最后一幕“雕塑”中男女英雄群体的服装为例:款式都十分简洁,紧身合体,看似不经意,实则彰显了服装设计师的匠心独运。简洁,不仅服从服务而且渲染强化了剧的创意和主题。英雄就要冲锋在前,勇敢向前,不怕牺牲,战胜敌人,早日结束战争。因此,与之相匹配,他们的服装就应该是简洁、紧身、合体,不能有太多点缀装饰。简洁的服装款式实则是战士纯粹高尚心灵的外化,简单、紧身、合体、干练的服装更能衬托和彰显英雄们的果断勇敢、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气概。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2.创新性
服装的创新,实质上是设计师在把握运用色彩款式等设计手法服务主题时的求新、求奇、求美。
杂技剧《战上海》的服装设计师在着力创新。以“雕塑”一幕中英雄群像的服装设计为例:群像的服装色彩独特,形象高尚,寓意深刻。“雕塑”这段表演是《战上海》中最具震撼力的一场戏,是点题和升华的一幕。在这里,设计师没有选用暖色调或冷色调,而是选用了带有血渍的古铜色。这种色调选得好,因为暖色调或冷色调都和该剧所表现的主题不相协调:暖色多用于表现喜庆,与主题相悖;冷色会强化渲染战争的残酷,给观众以压抑、悲怆感;古铜色不暖不冷,是中性色彩,它传递给观众的是力量感、庄严感、厚重感、历史感和英雄感,由此可见服装设计师的创新性。
3.艺术性
杂技剧《战上海》的服装设计师为该剧创作了许多令人欣赏的艺术靓点。如围绕该剧主题,艺术地运用差别色或对比色点缀的手法,仅为一位战士设计了臂缠白色绷带的服装。
差别色或对比色点缀,是运用与服装基础色不同的色彩,通过线条、图案或造型来进行设计。服装设计师一般都会跳出基础色彩,选用差别色或对比色来创造、丰富服装的独特美观的形象。这种运用都是为了强调、突出主题,用形象来感染观众。如设计师为“雕塑”中一位战士的手臂设计点缀了一处手掌大的臂缠白纱带,这个点缀恰到好处,在众多英雄的“雕塑”群里,只为一人、一处设计了不大却又可以让观众看到的臂缠白纱带,而不是让多人多处有白纱带的出现。在这里,设计师真正是“惜墨如金”,简单到了极致。它既点明了主题,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发生在战争年代的故事,有战争就有流血,就有牺牲;同时又表现了英雄们的大无畏气概和勇于牺牲的顽强精神。这里,设计师对差别色——白色,对点缀——手掌大,运用的“度”把控得特别好,特别注意到不过度渲染,不刻意张扬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如果过度渲染就会影响甚至破坏该剧所弘扬的英雄主义精神,还会给人以压抑感、恐怖感,让人窒息。
在“雕塑”一幕里,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撸起衣袖的细节也具有艺术性,值得学习和借鉴。英雄群体人人把衣服袖子高高撸起的细节十分巧妙,十分抢眼,也十分感人。撸起衣服袖子,既是英雄们真实生活的再现,也是英雄们勇于战胜敌人,不怕牺牲,决心豁出去与敌人一拼到底,争取早日夺取胜利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使战士们的勇敢形象跃然观众眼前,使得“雕塑”的英雄群像更加高大、更加完美。撸起袖子,还让我们联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使我们想到,当年解放上海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今天建设美好生活,同样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4.时代性
凡剧都有时代性,或洪荒,或远古,或今世,或未来。服装作为剧的“妆”自然也要紧跟时代,表现时代,讴歌时代。在杂技剧《战上海》里,服装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多处设计运用了能反映时代、代表时代、服务主题的服装文化符号。
黄包车夫装束的设计运用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黄包车是旧上海的一道景观,黄包车夫的装扮,黄包车夫后背飘荡着的“驾驶证”——号码贴,是旧上海的一个标志性的服装文化符号。在该剧里,黄包车夫内穿白衬衣,外套敞着的蓝色半截袖上衣,后背背着写有号码的一块白布——“驾驶证”,随风飘荡。服装设计师把这道标志性服装文化符号艺术地再现到了黄包车车夫的后背。黄包车夫双手扶把,弓腰倾身,为了生计,拉着黄包车一溜烟儿地往前奔跑着、奔跑着,这就是旧上海黄包车夫的形象。有了这样的“驾驶证”——号码贴,有了这样的服装,有了这样的形象,旧上海就如在眼前,如在身边,就把观众的思绪带到了解放前的上海,带到了杂技剧《战上海》故事所发生的时代。黄包车夫拉着他的黄包车一路奔跑着,奔跑着参加革命,与战友们一起同敌人作斗争,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与追求。
5.人物性
杂技剧《战上海》是一部场面恢宏,人物众多,表现战争,讴歌英雄的鸿篇巨制。要使剧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各具特色,需要服装设计师具有高超的设计技巧、智慧和丰富的经验积淀。服装设计师依据剧的主题对剧中每个人物都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独特设计,使剧中人物的服装各具特色,与角色十分贴切。
杂技剧《战上海》中有一段洗衣老奶奶和地下工作者一起智斗国民党官兵的戏。剧中的洗衣老奶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仅是洗衣老奶奶展现出来的机智和勇敢,更有设计师为老奶奶特别定制的服装形象。洗衣老奶奶的服装具有独特的人物特点和个性:头戴黑色的老式老奶奶帽,身穿传统的深蓝色印花布斜襟上衣,下穿有点肥大的打着绑腿的裤子,脚蹬一双鞋面斜开口的老式布鞋,一个旧时代的老奶奶形象跃然在观众面前,勾起了对艰难困苦时期的追忆,也增添了对浴血奋战的前辈们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6.地域性
说到解放前的旧上海,不能不提到上海滩的舞女,她们也是旧上海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解放前的上海是西方列强醉生梦死的乐园。上海滩的娱乐、舞女服装都深深地打上了西方的印记:五彩斑斓、款式开放、风格西化。杂技剧《战上海》的服装设计师撷取旧上海滩舞女服装可用的色彩款式,把舞女服装“妆”到了杂技剧里,从而使《战上海》所表现的故事更有了发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更明示了故事发生的地域。在杂技剧《战上海》里,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身着艳丽服装的舞女们的舞姿,更看到了她们也加入到解放上海的战斗里。上海舞女们的加入,既寓意着解放上海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更寓意着人们都热爱和平,愿意为解放事业去拼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