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助力:新时代引领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020-03-21陈小平冯连世

中国体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助力竞技要素

张 雷,陈小平,冯连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习近平,2014),通过奥运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新形象。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的历史性成就成为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华彩篇章(苟仲文,2019a),开启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时期。自此,我国竞技体育进入了改革式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功能和方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习近平,2017),这是党和国家给予我国体育事业的时代重任。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钟秉枢等,2018),承担着到2020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到2050年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办公厅,2019)。

当下,体育系统正在全力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备战压力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我们在备战过程中设立了“六个东京”的标准,提出了“九个每块金牌”的责任,同时,我们存在“七个几乎没有”的问题(葛会忠,2019;苟仲文,2019b)。在改革的道路上,体育治理成为我们完成备战任务的重要保证,由此,我国竞技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式成为重要研究命题。本研究在梳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成绩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并分析了科技助力驱动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1 2008年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成绩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各类国际大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3 458个,奥运冠军237个,创超世界纪录1 332次①截至2018年底。,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苟仲文,2019a)。

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进程中,体育人奋力延续着竞技体育的使命,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代表团共获得奥运会金牌112枚,奖牌255枚,冬奥会金牌9枚,奖牌29枚,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三大球”努力实现振兴发展②成绩数据截至2019年底。。

1.1 2008年以来中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的成绩特征

争取金牌、奖牌是竞技体育的最主要任务,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的重要抓手,是体育事业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保证我国夏季竞技体育项目金牌、奖牌数量位于第一集团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基本任务。

中国代表团在近3届夏季奥运会上均处于金牌、奖牌榜前列(表1),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夏季竞技体育项目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处于一流水平。但是,近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奖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体能类项目”整体落后的情况仍未改变,这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基本任务的完成。

其次,我国代表团获得金牌、奖牌的项目类型不断扩大,在保持整体高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均衡性,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项目中由宫金杰和钟天使组成的中国队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自行车队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表1 2008年以来中国代表团获得奥运会金牌、奖牌情况Table 1 Gold and Medals of China in the Olympic Games since 2008

夏季竞技体育成绩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成绩的“含金量”进一步提高。中国代表团在游泳、田径等受关注度高、竞争激烈的项目中打破了欧美国家垄断,冲破了先天身体条件限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如中国游泳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5金、2银、3铜的奥运参赛最好成绩;中国4×100 m接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第4名,在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以37.82 s的成绩创造新的全国纪录,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100 m项目上创造的9.91 s的亚洲纪录在人类100 m短跑历史上排名36位(苏炳添,2019),谢震业在2019年钻石联赛伦敦站男子200 m比赛中以19.88 s的成绩获得冠军,并创造新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在200 m项目中打破20 s的黄种人。

1.2 2008年以来中国代表团在冬季奥运会的成绩特征

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北京冬奥组委官网,2019)。办赛精彩的同时,参赛也要出彩是全国人民对体育系统的期待。

由于地理条件、文化传统等原因,我国的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起步较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为我国夺得了第1枚冬奥会金牌。2008年以来,中国代表团在近3届冬季奥运会上的金牌、奖牌成绩处于中游水平,存在一定的下滑风险(表2)。面对“参赛出彩”的2022冬奥目标,我国冬季竞技体育项目需要有跨越式的发展。

表2 2008年以来中国代表团获得冬奥会金牌、奖牌情况Table 2 Gold and Medals of China in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since 2008

其次,从金牌分布上看,近3届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7枚来自短道速滑项目,77.78%的金牌比例既显示了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优势,又提示了我国夺金项目的不平衡。同时,获得金牌的项目中女子项目占多数,男女项目的均衡性不足。

值得肯定的是,我国代表团获得奖牌的项目类型不断取得突破,尤其是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的9块奖牌分别来自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5个小项,而往届最多在3个单项上取得奖牌,这说明冬季项目的厚度在不断加大(高志丹,2018)。冰上项目、雪上项目的共同进步为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2008年以来中国“三大球”主要成绩

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在世界及我国都有着非常高的群众关注度和参与度。在我国,“三大球”振兴发展是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是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先锋(杨桦,2019),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整体上看,2008年以来我国“三大球”中,仅有女排获得过奥运会金牌,竞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部分项目处于亚洲领先水平,还有部分项目处于亚洲中上游水平。同时,女子项目成绩优于男子项目。

我国篮球基本保持在“亚洲领先参与世界”的竞技水平(表3),中国女篮成绩相对稳定,并且具备取得奥运会前6名的实力;中国男篮成绩下降,在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中,中国男篮仅获得第24名。

表3 2008年以来中国篮球奥运会、亚运会名次Table 3 Ranking of Chinese Basketball in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Asian Games since 2008 /名

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获得金牌(表4),对我国“三大球”的发展具有鼓舞作用。中国女排以优异的历史战绩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标杆,以过硬的作风成为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代表,“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更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体现。中国男排需要借鉴女排成功经验以争取进入亚洲一流行列。

从世界排名和亚洲排名看,2008年以来我国足球成绩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小幅提升(表5)。作为“三大球”振兴发展的重点项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实施和备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任务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提高足球运动成绩的决心,从前期改革措施及项目发展规律看,需要给予足球从业者时间与信心。

表4 2008年以来中国排球奥运会、亚运会名次Table 4 Ranking of Chinese Volleyball in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Asian Games since 2008 /名

表5 2008年以来中国足球世界、亚洲排名Table 5 Ranking of Chinese Football in the World and Asia since 2008 /名

2 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经历了从奥运零金牌到体育大国的辉煌巨变,在这一阶段,迅速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集中力量夺得一定数量的奥运会等世界大赛金牌是主要任务。

进入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是融入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发展的(苟仲文,2019a)。我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思想是党和国家赋予我国体育事业的新要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成为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人民对竞技体育的需要,由对竞技体育成绩数量的需要转变为对竞技体育成绩质量的需要,其主要体现为:1)竞技体育成绩数量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世界大赛获得的金牌、奖牌数量继续保持前列。2)竞技体育成绩“含金量”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在人民关注度高及参与度高的项目上获得金牌、奖牌或取得成绩的突破,如“三大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3)竞技体育参赛项目全覆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项目全项目参赛(李海鹏等,2019)为目标的参赛项目的不断扩大。4)竞技体育高效率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项目发展、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资源消耗率的降低等方面,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好的成绩。5)竞技体育纯洁参赛的需要。人民对兴奋剂等违反奥林匹克精神的问题是“零容忍”的,我们的竞技体育参赛必须做到兴奋剂“零出现”。

上述5点构成了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人民对竞技体育的需要,基于此,在运动员本位是实现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核心思想指引下,本研究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定义为:以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竞技体育需要为目标的高量、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式(金碚,2018;张军扩等,2019),由竞技体育成绩保持世界前列、竞技体育成绩“含金量”高、竞技体育参赛项目不断扩大、竞技体育高效率发展和竞技体育纯洁参赛5个方面组成。

3 科技助力驱动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3.1 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科技事业主要经历了3个重要发展阶段(表6),时至今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已经由经验驱动转变为科技驱动,体育科技成为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表6 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Table 6 Three Important Pha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体育科技成果方面,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科技组织机构不断健全,体育系统专职科研机构已达60个,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均建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高水平课题立项数量明显增加,近10年①引用报纸文章的发行日期为2019年9月24日,因此,基本认为近10年指200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的立项数量分别为724项和1 118项;科技助力体育发展成效明显,体育科技解决竞技备战关键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苟仲文,2019a)。

在竞技体育的科技助力方面,以奥运会和世界大赛的参赛为目标,以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教练员培养和科学化训练为抓手,坚持科技引领训练,深化对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不断引进和创新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高度重视运动训练生物和教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高度重视体能和康复等新兴理论与方法的引进和二次创新,支持各类运动队的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冯连世,2019)。

近年,在强化体能储备,坚持科技引领(钟言,2019)方面进行了诸多科学严谨的实践探索,例如,在运动员选拔方面探索了跨界跨项选材;在训练理念上研究了雪上项目分段训练模型;在训练方法上应用了加压训练;在训练实验测试上引入了风洞测试等。

科技助力竞技体育的发展存在如下不足:1)科技助力整体供给水平无法完全满足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科技创新成果与运动员、教练员比赛训练实践需求匹配度不高;3)训练、科研要素分离,融合不足;4)以国际引进、行业跟随策略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5)科技助力政策供给不足;6)科技助力人才存在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顶尖专家缺失、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7)体育系统外部资源及国际资源整合不足;8)高水平体育科技实验室缺失;9)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不高;10)基础研究能力较弱。

3.2 科技助力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析

3.2.1 竞技体育科技助力的概念

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科技助力是指在奥林匹克公平竞争原则下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服务方式的集合,包含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和竞技体育科技服务两个方面。

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包括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创新是创造竞技体育新知识的行为,技术创新是创造竞技体育新技术的行为(李琳,2013;奚洁人,2007)。竞技体育科技服务则是指把体育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至竞技体育领域,旨在推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及经验判断,本研究探索性提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助力的3个理论假设②限于研究目的,本研究仅提出相关假设,后续将进行深入研究。:1)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助力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即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程度越高,对科技助力的需求就越大;2)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是科技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两大内容,共同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3)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对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呈螺旋状上升,即在科技助力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对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不同,普遍意义上,在一个科技助力周期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科技创新的贡献度较高,而在一个科技助力周期的中间阶段,科技服务的贡献度较高(图1)。

图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助力关系假设示意图Figure 1. Hypothe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Athletic Sports and Support of Sci-tech

3.2.2 竞技体育科技助力要素

根据科技助力的内涵,本研究将竞技体育科技助力要素分为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要素和竞技体育科技服务要素两类。

3.2.2.1 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要素

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要素由核心要素、主体支持要素、技术支持要素、行业支持要素和政策支持要素组成(图2),其中,核心要素位于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中心位置,其他4类支持要素辅助核心要素进行科技创新。

核心要素包括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大专院校和体育科技企业等。目前,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体育科学研究所系列是最主要的核心要素,体育大专院校以人才、资源等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逐渐加强,体育科技企业是新兴的科技创新力量,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独特运行于科技创新体系中。可以预见,3种核心要素将共同服务于竞技体育科技助力。

主体支持要素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等。主体要素是竞技体育参与的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既是科技创新需求的提供者,又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者,与核心要素关系最为密切。

图2 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要素构架示意图Figure 2. Elements of Sci-tech Innovation ofAthletic Sports

技术支持要素包括国内、国际相关科研机构、相关大专院校和相关科技企业等。技术支持要素多为非体育科研单位,但依靠其在自身行业的科研能力协助核心要素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难关,同时,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更多的引入了国际行业高水平技术支持要素。

行业支持要素包括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中心、运动项目协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行业支持要素对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支持是全方面的,涉及人、财、物各个方面,同样,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成功离不开体育系统的协同合作,从体育总局的系统调度到运动项目中心和运动项目协会的配合,再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学术团体的支持,都是促进科技创新的行业支持要素。

政策支持要素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国家级层面和财政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等省部级层面两大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并提供科技创新资源(吕和武等,2019)。

3.2.2.2 竞技体育科技服务要素

竞技体育科技服务要素分为直接服务要素和间接服务要素两类(图3)。直接服务要素包括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大专院校和体育科技企业等,这些也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它们的科技创新成果由科研人员直接服务于运动员、教练员。间接服务要素包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等,这些要素依托与之紧密联系的科技创新资源承接或完成由服务对象发布或委托的科技创新需求,进而服务运动员、教练员。

3.3 科技助力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兴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入新时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保平,2018)。

竞技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巅峰时间有限,科技助力固然可以服务运动员优异成绩的取得,但科技创新存在不确定性,失败或无效的创新可能会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由此,对科技助力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机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能力。

科技助力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行为,结合图4可知:1)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体育治理和体育改革的组成部分;2)新需求拉动和新科技推动双重作用触发科技助力的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行为;3)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通过增加竞技体育供给要素数量和提高竞技体育供给要素效率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4)不同竞技体育供给要素的科技助力方式不同。

3.4 不同竞技体育供给要素的科技助力驱动

竞技体育供给要素由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体能、装备和情报等组成。

图3 竞技体育科技服务要素构架示意图Figure 3. Elements of Sci-tech Service ofAthletic Sports

图4 科技助力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机理Figure 4. The Mechanism of Support of Sci-tech Driv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Athletic Sports

1)科技助力驱动技术进步。对于竞技体育项目,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够有效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邓万金,2018),进而带来运动成绩的突破,动作成功率的提高,或者运动损伤风险的降低。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密切合作非常重要。例如,近年我国100 m短跑成绩的提高与科技助力驱动运动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起跑技术、途中跑技术的改变有效提高了运动成绩。又如,跳高运动的技术发展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的演变,跳高成绩不断被提高。

2)科技助力驱动战术改革。对于团队项目或计时时间较长的项目来说,战术水平在成绩的取得过程中较为重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视频分析、计算机仿真等技术能够有效驱动运动项目的战术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教练员、科研人员和专业分析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通过数据分析合理安排战术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又如,篮球竞赛中应用视频分析和数据分析技术为教练员制订战术提供参考。

3)科技助力驱动身体素质提高及保持。运用科技手段监测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帮助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已经成为目前竞技体育训练的日常工作。近年,科技助力在康复、营养领域的作用也在加强。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共同合作。例如,加压训练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又如,已经有学者关注到肠道菌群与运动的关系。

4)科技助力驱动心理状态调整。运动员、教练员心理状态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竞技体育的成绩,特别是对动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项目。目前,科技助力依托心理量表和有关监测设备,运用科技手段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监测到睡眠分析,全方位掌握并调整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心理状态,以提高运动成绩。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对科研人员的信任非常重要。例如,对在竞赛中经常出现发挥失常(Choking)运动员的心理干预。又如,诸多运动员开始使用高压氧仓以促进睡眠质量。

5)科技助力驱动体能提升。体能是赛场的入场券,依靠科技助力驱动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的提高已经成为备战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共识。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此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例如,通过对国际先进体能训练技术的引进转化及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我国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又如,运用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技术构建运动员体能数据库是监测运动员体能状态的重要手段。

6)科技助力驱动竞赛装备改进。可穿戴、数字化、智能化和快速反馈是对训练装备的基本要求(陈小平,2018)。运动员参与竞技体育离不开运动装备的支撑,尤其是冬季运动项目,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装备水平的改进能够促进运动员成绩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创新核心要素和技术支持要素充分参与其中。例如,基于风洞研发的高性能服装在冬季项目的应用(王开元等,2019)和克莱普冰刀的发明提高了速滑运动员的成绩。又如,复合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撑杆跳运动员成绩的提升。

7)科技助力驱动竞赛情报获取。对竞赛对手信息和参赛地信息的获取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对抗类竞技项目。大数据收集、分析可以协助运动员、教练员较好了解竞赛对手状况,掌握比赛地海拔、温度、湿度、公共环境等信息,并进行模拟分析,制订参赛策略。科研人员的前期信息搜集工作成为情报获取的前提。例如,乒乓球(张晓栋等,2019)、羽毛球(刘萍萍等,2019)等对抗项目对重点对手技战术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又如,对日本东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信息的收集,可帮助运动员、教练员开展适应性训练(王琪,2019)。

4 科技助力驱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围绕强化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备战,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苟仲文,2019b),我们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遵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不断提升科技助力能力,严格对标“六个东京”标准,严格落实“九个每块金牌”责任,严格查找整改备战中存在的“七个几乎没有”问题(苟仲文,2019b),严格执行科技助力奥运工程,以更好驱动竞技体育向着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和科学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把科技助力深刻融入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以国家体育总局为科技助力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主体;坚持举国体制为主,市场供给逐步加强的科技助力供给模式(杨国庆等,2018;赵吉峰等,2019);同时,坚守底线原则,坚决抵制兴奋剂等违反奥林匹克精神的行为。

服务竞技体育实践方面,深入竞技体育训练实践一线,增强科技助力的服务意识,推动训练、科研和保障“三位一体”训练模式(陈小平,2018),以智能训练场馆为主要抓手,加强对训练场馆的科研、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推动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训练理念更新(田麦久,2019),使其认识到科技助力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科技助力。

科技助力能力提升方面,注重开源、开放式发展,引入国内外、行业内外的科技助力要素,建立国际化、跨行业的科技助力平台;打造多项教练员(体能、康复和技术)与多学科科研人员(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的复合型科技助力团队,形成跨学科、跨国界的科技助力人才队伍(陈小平,2018),在体能训练、机能监控、伤病防治、运动营养、技战术分析、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情报收集与处理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科研医疗保障(国务院办公厅,2019);重视训练比赛的数据积累,建设国家队训练大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运动员数据的规范和管理(国务厅办公厅,2019),创建线上线下整合发展的高科技现代化实验室体系,打造以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引领力量;加强训练参赛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鼓励自主创新;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尤其是高水平、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使用(李颖川,2019),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研诚信和作风建设。

5 结束语

面对党和国家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总方针,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总纲要,面对三大备战任务的总目标,只争朝夕,是我们体育科技工作者科技助力的历史使命,不负韶华,是我们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竞体的时代初心。在人民关注与期待的目光下,在逐梦北京冬奥,续写北京辉煌的美好愿景下,新时代的竞技体育唯有科技助力,才能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体育事业唯有科技引领,才能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助力竞技要素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竞技精神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