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头绪显性可教
2020-03-20王清
王清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专题“学写故事”中需要教学的内容很多:
1. 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2.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悬念、波折,结尾要出人意料,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3. 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
4. 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
除此之外,教师教学用书中还额外增加了一个教学目标: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这些教学目标分别涉及“ 结构”“ 情节”“ 人物”“联想”“想象”“思想情感”等写作知识和技能,几乎涵盖了故事写作的所有层面。不用说这么多的知识点、能力点在短短两三个课时的教学中根本无法落实到位,即便有充足的时间,也很难有实效,因为这些大多是基于文章学的视野开发的静态的写作知识,且只有要求,没有实施的策略及方法。
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好“学写故事”这一课,必须简化头绪,并在程序化、策略化的课程性转换中,使缄默性的知识变得显性,变得可教、可学。
一、简化头绪
教师教学用书没有对“学写故事”一课的教学课时提出具体建议。根据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通常我们用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作课前指导,第二课时写作,第三课时讲评。如果遇到短学期,还要进一步压缩课时。也就是说,教师通常只能用一课时的时间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可是“学写故事”一课涉及“结构”“情节”“人物”“联想”“想象”“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要想用一课时的时间把这些知识与技能全部落实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都反复提到了这样两个词:读者、趣味。是否可从这两个词入手,简化教学头绪呢?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咱们先聊聊好吗?我有个小侄女,才五岁,她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每次到我家,都缠着我。我要是不讲,她便撒娇:“大伯,给妮妮讲个故事呗!”谁来把那种奶声奶气的撒娇的样子学一学?
生:大伯,给妮妮讲个故事呗!(学生学得有声有色)
师:这是典型的“撒娇杀”啊!谁遇到这样的女孩都没有抵抗力!那就讲故事呗!本来讲故事不难,难的是,每次她都要听“仙女下凡”的故事,而且还不要听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也不要听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更麻烦的是,每次都要讲得不一样,而且还要好玩、有意思。否则,她就不答应。
你们是学语文的,我是教语文的,小侄女口中的好玩、有意思,其实只要做到本课短文中的什么就可以了?请把书翻到“学写故事”一课,谁来说说看?
生:只要做到有悬念、有波折,人物形象丰满,还能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出的故事就好玩、有意思了。
师:但是要做到有悬念、有波折,人物形象丰满,想象丰富,并不容易,而且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太多了些。其实不用这么复杂,我们只要一心想着小侄女这个读者,让她觉得故事好玩、有意思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
(板书:读者、趣味)
上述教学环节,有两个教学意图。
一是为故事写作设立具体的语境。任何写作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下,面对一定的读者所进行的有某种目的的交流,故事只是最终呈现的语篇作品罢了。也就是说,要想完成一次写作,必须具备语境、读者、话题、交流目的、语篇形式等要素。而当下的写作教学常常只问语篇形式,却不问具体的语境、面向的读者和交流的目的。这让学生如何写作呢? 我们以“ 学写故事”写作实践部分的第一、第二道题为例。第一道题的题干是“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这道题的题干只对故事接龙活动的要求作了描述: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自由发挥想象。关于写故事的关键性信息却一个都没提供,既没有语境,没有交流的读者,也没有交流的目的。这样的题近乎“裸题”,是很难完成写作的。第二道题的题干是“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 字”。在这道题里,“有趣和有意义的事”勉强可算是交流的话题;而“ 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 字”大都是关于语篇的要求,同样没有语境、读者、交流目的等完成故事写作所需要的关键性信息。第三道题也是一样。
为了摆脱故事写作教学中的“尴尬”处境,上述教学环节不但特意提供了具体的语境,还提供了明确的交流对象(小侄女)和交流目的(让小侄女感到好玩、有意思)。这样设计可以让故事写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但如此,一句“每次都要讲得不一样”还为本课后面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变式”平台。
二是简化教学头绪,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读者”和“趣味”上。不用说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多、很复杂,单是本课知识短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目标就非常多,如关于情节的“悬念”“波折”,关于人物的“有血有肉”“形象丰满”,關于细节的“联想”“想象”等。企图用一两个课时便把这些知识、技能统统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即便只是教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都很不容易,所以要简化教学头绪。
有意思的是,“设置一些小的悬念,增加一些波折,结尾能出人意料”是为了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使读者喜欢;使“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也是为了使故事有“趣味”,使读者喜欢;而“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同样是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使读者喜欢。既然都是为了讲得有“趣味性”,都是为了使“读者”喜欢,那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些目标都统摄到“读者”“趣味”两点上呢?这样一来,教学头绪简单了,教学目标也明确了。
二、明确事理
如何才能使故事有“趣味”,使“读者”喜欢呢?
短文所涉及的“情节”“人物”“联想”“想象”等大多属于文章学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理解文本或是文艺批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是用于写作指导,意义实在有限。即便是勉强去教,由于涉及多个层面,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另行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的知识和策略性的知识教学本课。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那么,如何才能使故事有意思、吸引人,使读者喜欢呢?
师:《散步》学过吧,谁来告诉我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关于什么人的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后,PPT呈现故事一)
故事一:母亲身体不好,我便带着母亲和我的妻子、儿子一家三辈四口去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最后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着我的儿子。
师:这个故事如果这样写,你们认为可以吗?(呈现故事二)
故事二:母亲身体不好,我带着母亲和我的妻子、儿子一家三辈四口去散步。散步完了,我们便回去了。
生:不好玩,没意思,不能这么写。
师:为什么不好玩,为什么没意思呢?用课文中的话怎么说?
生:没有悬念,没有波折,人物形象不丰满,想象不丰富。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做到使故事有悬念、有波折,如何做到使故事的人物形象丰满、想象丰富的呢?也就是说,如何使故事有意思、吸引人呢?请比较一下故事一和故事二,说说你们的看法。可以说一说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生:这两个故事都写到了母亲身体不好,哄她出来散步。
师:即这两个故事都写到“我”的愿望……
生:母亲身体不好,哄她出来散步。
(板书:愿望)
师:这两个愿望有没有实现?(都实现了)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很顺利吗?
生:不是的。故事二顺利。故事一遇到了一个小障碍,他们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板书:障碍)
师:这个“障碍”,“我”是如何克服的?
生:他们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着“我”的儿子。
(板书:克服)
师: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如何才能使故事有意思、吸引人,使读者喜欢呢?
生:哦,我明白了。要想使故事有意思、吸引人,使读者喜欢,可以采用“愿望+障碍+克服”的办法。
(板书:有趣的故事=愿望+障碍+克服)
师:对的。这个办法很简单,也很好操作。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读者觉得好玩、有意思就行了。那我们还要关心故事有没有悬念,有没有波折,人物形象是否丰满,想象是否丰富嗎?
生:不用了。
师:讲到这儿,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散步》的作者莫怀戚自己曾经说过,那天一家三辈四口去散步是事实,也有岔路口,却没有争执,一家人一下子就决定了走小路,而且那次只背了儿子,并没有背母亲。也就是说,作者没有按照事实写,他为什么要虚构呢?
生:他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的,按照事实写不好玩、没意思,按照“愿望+障碍+克服”的办法重新虚构,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更好玩,更有意思,读者才更愿意听。
师:对的。写故事不但要有方法、策略,还要有读者意识啊!
上述教学实录当中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故事写作应该教什么?
美国写作研究者杰里·克利弗认为“故事是任何一个叙述的基本元素”,“写作叙事作品的关键在于能够写好故事。好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冲突(愿望+障碍)、行动、结果”,其中“冲突推动了许多事情的发生,是冲突让故事发生种种变化”。[3]因此,让学生写虚构类记叙文,其实只需要教会学生设计“冲突”即可[4],许多文章学的知识是不必在课堂上讲的。如关于“结构”的知识,有冲突,有行动,有结果,故事的结构自然完整;再如关于人物的性格,有行动必然有性格,性格包含于行动之中。至于是不是曲折、生动,克服障碍本身便是曲折、生动的叙事,所以也不用刻意讲“悬念”“波折”等知识。
三、学写故事
在明确了事理之后,便是学写故事了。需要注意的是,学写故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有一个从“不会”到“会”,再从“会”到“好”的过程。
1. 会写故事
写故事虽然涉及“冲突”“行动”“结果”三个要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需要平均用力。通常来说,“结果”几乎不用花太多的心思考虑,因为有了“冲突”,再有了相应的“行动”,就必然会产生“结果”,当然,戏剧性的“结果”不一样,还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因此,要写出一个像样的故事,关键还在于“冲突”和“行动”的设计。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那咱们就用这个办法来编写一个“仙女下凡”的故事,看会不会有趣,看能不能吸引我的读者——五岁的小侄女。
师:先给仙女下凡设定一个什么愿望?
生:仙女下凡想给贫困的人造无数间房子。
生:仙女下凡是想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
生:仙女下凡是想把荒漠变成绿洲。
师:如果仙女一甩袖子,这些愿望就都实现了,这样编写故事行吗?(不行,那样就没意思了)那么应该设置怎样的障碍呢?
生: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她根本就做不到。
生:她可能会受到上天的阻挠。
…………
师:那么仙女如何克服呢?
生:她得请其他神仙帮忙。如请土地神提供建筑材料,请工匠神提供足够多的瓦匠和木匠等。
生:还要请来雨神,这样荒漠才能变成绿洲。
师:请同学们用“愿望+障碍+克服”的办法,写一个“仙女下凡”的故事。
(学生写作时,教师作一些简单的记录,选择一两个不合理的案例,为后面的教学服务)
上述教学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话题框架里,面对一定的读者对象设计“愿望”“障碍”“克服”的思路,然后形成文字。打开了思路之后,便让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这一阶段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运用“愿望”“障碍”“克服”来完成一个故事就可以了。
2. 写好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会写一个故事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写好故事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愿望”是否高尚、有意义,“障碍”的设计是否难易适中,克服障碍的“行动”是否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但是最为根本的还在于“愿望”“障碍”“克服”是否合理。没有合理性,再高尚、有意义,再能塑造人物性格,都是枉然。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王老师在看同学们编写故事时,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仙女下凡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说她有一个愿望,想把中国的5G 技术推向全世界。但是她遇到了障碍——某西方大国总统强力阻击,不允许西方国家使用这项技术。于是,她就让玉皇大帝颁布了一道圣旨,直接让他下台了。这样,中国的5G 技术就顺利地推向了全世界。”
这个故事中虽然也有“愿望”“障碍”,也有“克服”的办法,但是总觉得有些问题。你们说说看,有什么问题?
生:像神话故事,又像平常的叙事,有点不伦不类的。
生:仙女怎么到当代中国来了呢?
生:玉皇大帝颁布一道圣旨就能让某西方大国的总统下台了吗?好像不是这样的。
师:那怎么办呢?我们还是以《散步》那篇文章为例,作者能为“我”设置这样一个愿望吗——“我”带着母亲快步走或者跑步?请从文章中找出依据来。
生:不能。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師:也就是说,愿望要怎么样?
生:合理。
(板书:合理的愿望)
师:这个“障碍”能不能设置为前面遇到了一条大河呢?
生:不行。因为是在田野上散步,哪里有大河?
师:这就是说,障碍也要……
生:合理。
(板书:合理的障碍)
师:遇到走不过去的地方就跳过去,这样行吗?
生:不行。以母亲的身体状况,连走都有点儿困难了,哪还能跳过去啊!
师:这就是说,克服障碍的方法也要……
生:合理。
(板书:合理的克服)
师:所以说,要写出一个好的故事必须做到——
(板书:好的故事=合理的愿望+合理的障碍+合理的克服)
师:现在再编写一个“仙女下凡”的故事,要求愿望要合理,障碍要合理,克服也要合理。
写好故事,需要训练的内容很多,但是必须要有“合理的愿望”“合理的障碍”和“合理的克服”。随意的穿越,毫无限制的障碍设计,无厘头的克服障碍的方法,会使故事失去可信度。如果一个故事没有了可信度,读者又怎么能够认可呢?而一个不被读者认可的故事,无论如何都是不好玩的、没有意思的,都是不能吸引读者的。因此,必须把“合理性”作为写好故事的前提条件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在写出“合格”故事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步,写出“优秀”的故事。
综上所述,故事写作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基于某个话题,在具体的语境中面向一定的读者进行交流,使读者感到有意思、有趣味。所教的内容不应是繁杂的静态的文章学知识,如“结构”“情节”“人物”等,而应该删繁就简,运用故事的三要素——“冲突”“行动”“结果”,把这些静态的知识进行程序化、策略化的课程性转换。在学生会写故事之后,再在“合理性”上进行深度的整合。这样,原本头绪纷繁的知识得以“简化”,原本缄默性的知识变得“显性”,并且“可教”“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