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

2020-03-20白杨

祖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

白杨

摘要:高校“大思政”是反应了国家以及教育行业对于高校学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产生了深刻变革,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不断变化。大学生在学习生涯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的不断进步,成为对国家发展有益的人。因此本文主要从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以及实践建构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高校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   理论定位   实践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完善,符合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战略,人才只有在思想上树立很是意识,在步入岗位之后才能发扬时代精神,成为有价值的人才。高校注重培养思想政治意识符合国家对于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明确了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虽然高校的“大思政”已经成为一种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仅仅在表面而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因此应该对高校“大思政”予以更好的指导。

一、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和实践特性

高校“大思政”格局是将多种思想教育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整体的体系将各种因素进行呈现。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形态进行呈现。大思政中的大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轮廓以及因素进行广泛概括。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高校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实现多主体的参与,广泛参与。并且形式表现多样化,从不同的层次对高校大思政进行呈现。

高校“大思政”体系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就已经对高校的思政提出了要求,主要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等三个角度对高校大思政的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构建了学校的育人体系。三育人概念的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师和学校、学生进行了紧密的联系。教师的教学,学生干部的管理以及学校的管理相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不可分割。体现了在育人的思想下,实现时间以及形式的有机统一。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效大思政得到了补充,在三育人的前提下有四育人的提法,及科研育人。高校在如今已经越来越关注科研,科研是学生强化自己的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高校对于科研更加重视,高校育人体系会根据发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育人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实践性,因此高职院校将生产育人作为育人的标准。因此大思政格局包含了四育人体系。

在教育行业关于育人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育人产生了更多先进的想法,因此对于育人体系已经呈现了不同的观点,育人的内容也越来越全面,现代高校将育人体系已经得到了贯彻落实,因此实践的成果越来越成熟,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四育人进行了新的补充以及解读,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榜样育人、自我育人等等,通过多种育人形式形成五育人、八育人等,虽然不一定都具有权威性,但是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高校对于育人的新观点以及新看法,对于推动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进一步的探索。

高校“大思政”是在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了树人的任务,立德树人从来是高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重点,树立思想政治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视,认为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潜移默化完成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且从全方位、多角度实现对人才的教育,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实现各方面共同严抓的工作格局。将大思政格局根据高校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当的扩展,成为十育人。

二、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多维建构

高校“大思政”格局具有系统性以及整体性,对于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应该注重质量以及思维逻辑性。在构建格局时实现量变到质变,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大思政工作格局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指引,又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现状的一种具体的呈现。因此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時间,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在扩大受众群体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大思政包括显性以及隐性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以及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上进行的,另一方面,思政体系在隐性教学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对于学生思政的管理需要领导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统筹规划。领导干部要树立系统意识,通过系统化手段实现有效分工,只有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对于管理职责明确,社会的关联性以及系统性就会增强,同时只有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才能将思政教育得到完美的呈现。整体决定部分,但是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对部分实现合理布局,有效提高整体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高校“大思政”格局在于静态的、量的层面,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全面性的内涵在于员工参与的全面性,所有员工实现共同参与,高校中各部门以及各领导人员都应该对思政教育加强重视。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合作,增加协调性让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体现在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性,思政教育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在科研、文化传播、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可以将思政进行渗透,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受到启发。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指在思政教育的传播手段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互联网、宣传、课堂教育等让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因此从全过程、全方位等可以看出思政是一种量的积累要充分考虑到对思政的教育以及结果的影响,对影响要素实现改进,对思政的量不断进行积累和补充。

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全面性体现了对于思政教育的割裂的防范。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这种割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合作性,虽然思政教育以及管理没有松懈一直在进行当中,但是常常处于一种割裂状态,无法实现协调合作,各部门之间对于思政缺乏沟通,因此由于交流不畅在思政教育中容易出现断层,无法实现整体合力。比如在高校承担思政教育的由高校的辅导员以及思政教育的教师,在实际中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育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导致思政教育出现断层。第二方面,没有将思政任务进行有效分配,并且各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理解。思政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对于思政教育存在忽视,并且对于思政部门的教育履行环节不够配合,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第三方面,思政教育没有得到全体交织人员的重视,在思政方面,专业课的教师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甚至授课内容与思政教育相反,对于思政体系的构建带来不利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是一项严肃且复杂的工程,对于高校而言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需要对高校“大思政”格局进行多为构建,通过社会生态维度的构建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对高校思政教育加强重视,不断对思政格局进行完善,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最终目的。并且根据中央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全面的、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推动我国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罗南石,熊申英.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探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05).

[2]李修超.从“八育人”入手,落实素质教育[J].宁夏教育科研,2001,(01).

[3]侯勇.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戚如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

猜你喜欢

大思政格局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新媒体格局下纸媒如何迎来自己的春天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