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考察
2020-03-20海霞王谦
海霞 王谦
摘 要:民族地区院校作为地方培育高等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党赋予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地方长治久安等重要任务,院校的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其主要任务、使命的实现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民族地区院校党建工作进行考察和研究,探求新时代下党建工作稳步开展的新路径。本文基于对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主的院校党建工作所做的实证调研,重点讨论了民族地区院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价值意义,分析总结出民族地区院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新路径,以待对民族地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党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2-0089-04
一、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之重新审视
目前,国内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文献较少,缺乏实证调查和第一手资料,多为从学校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角度展开,而少有切实考虑党建工作的现实成效;在问题的解决上也多为理论的刻板套用,而很少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本文建立在对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几所院校党建工作的考察基础上,获得了民族地区院校党建工作内容的一手资料,并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到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关于党建工作的真实看法,试图摆脱关于该问题的单纯说理,探求新时代下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一)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界定
从文义解释来看,党的建设是指党为保持自身的性质而进行的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对从严管党治党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1]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制度初见成效,但是仍需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度。
民族地区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等教育院校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内法规制度展开的一系列理论或实践活动。其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内容是政治建设,即工作开展必须首先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站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和民族复兴大业。其次,要牢牢把握组织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要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强化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党组织在学生中真正发挥凝聚人心和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2]另外,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也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巩固。从微观层面来说,民族地区院校的党建工作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坚决贯彻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二)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改变长期存在的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现象,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注重党的建设。民族地区院校作为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育优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做好党建工作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要义,也是助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各族大学生是未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赢得了未来。”[3]民族地区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不强调党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院校的教育就很容易“缺钙”,就容易在错误意识形态的侵蚀下迷失方向。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最后形成的是完整、科学的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师生的切身利益。以党建工作引领院校各项事业深入推进,做好院校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院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表现。
对边疆地区来说,能够培育适用于民族地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地区相对偏远落后,加强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从而和全国其他地区一道实现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民族地区学生党建工作之实证研究
(一)当前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高校既是社会的思想宝库,也是區域文化的发展中心;既是人才聚集地,也是文化辐射中心。”[4]民族地区院校的党建工作情况,影响着该地区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平。在对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院校的党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初步总结出民族地区院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现状,通过运用“提取公约数”的方式来将较好地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
1.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是贯彻党的决议、主张的坚实阵地,也是发挥党的统领力和领导力的基础。近些年,民族院校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健全组织体系,选优配强了党总支和党支部班子委员、加强了党内政治生活、完善了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划拨了党建专项经费,保障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2.党员发展教育
民族地区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在坚持遵守党章党规和发展党员工作规范的基础上,也需要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在具体工作上有所结合。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校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结合本校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发展目标,对发展党员的程序、标准做了细致的解释,进一步厘清了发展党员各个工作环节的标准要求,规范了党员发展的程序和质量。在培训工作中,院校注重对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长效机制的建立,紧跟时代步伐,跟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培训形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
3.党支部建设
党支部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本单位。作为民族地区院校中的学生党支部,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是党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院校的党支部工作需要上级党委坚强领导、紧密组织,有些院校建立理论导师制,要求理论导师切实参与到支部的建设中来,指导支部发展党员、集中学习、审核入党材料等事项,定期给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党建工作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学生可在党建专题系统、网站、APP软件内进行学习,校党委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也能在线上统一安排部署。
(二)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
通过采取调查问卷、走访谈话方式,对几所民族地区院校党建情况综合考察后,所发现的问题大致相同,集中表现为院校的党组织自身建设不足、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不到位以及党团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民族地区院校的党建工作从形式来看仍较为机械,缺乏新颖性,多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先进事迹报告、身边典型引领、实践能力提升等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数据急速膨胀、高速传播的时代,民族地区也逐渐摆脱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各种社会思潮对院校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而院校学生也处于一个思想较为激进、精神世界活跃的时期,如果青年学生缺乏判断和甄别能力,特别是缺乏党的强有力指引,便很容易迷失方向。另外,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多来自边疆地区,交通和信息通达度较低,有些是第一次来到城市,他们对于城乡二元发展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以及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大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而经调查现在的党日活动有些流于形式,缺乏教育目标与新情况新问题的结合,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引导。所以民族地区院校的党建工作从内容上要贴近实际,顶层设计上要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有的放矢,将工作做到学生中去,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所需、现实所求。
民族地区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中还有一项值得关注的是,集中体现在民族分裂势力和不法宗教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最近几年,在党合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得到了极大保障,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卓有成效,国家安全得到了良好的维护。但是“边疆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都面临反分裂、反暴力恐怖和反非法宗教活动的严峻政治斗争形势,这种斗争是复杂的、尖锐的。”[5]从国际环境来看,仍存在大量敌视社会主义的不法分子试图利用宗教渗透、钱财诱惑等方式麻痹院校学生,把大学生作为目标伺机进行各种煽动和破坏。尤其是目前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普及,分裂势力由现实转向网络、由线下转为线上,使高校党建在防范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网络渗透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设计
(一)加强院校领导班子建设,毫不动摇抓思想工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入党后教育、支部建设等工作过程的总和。”[6]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安排实施,因此院校党建工作要想做得坚强有力,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抓住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
(二)共建和谐民族关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精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民族工作做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求各民族团结一心,砥砺奋斗,在维护国家稳定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共同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民族地区承担发展高等教育任务的院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建立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
(三)创新院校活动载体,提高党建工作活力
“载体是媒介,是实现事物发展目标、内容、任务的手段和形式。”[7]注重搭建党建工作平台,有助于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在走访考察几所民族地区院校后,发现许多民族地区院校基层党组织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定期开展读书会、研讨交流、党课辅导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党支部还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党史国情区情教育,有力强化了广大党员学懂弄通做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有些院校选择让教师党员做班级的辅导员和理论导师,通过班会、团日活动等发挥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工作中来,切实推动了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还有一些院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开设了思政公开课,并将思政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课程设计中展开,学生必须完成思政课任务才能获取学分。还有一些院校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制定了活动章程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组织师生党员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孤儿院“一对一”帮扶活动、“倡议我响应、志愿我行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党员真正参与到党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支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另外,民族地區院校应积极开展党组织进网络的模式,推动新媒体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创新运用。如,利用校园新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史国情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和良性互动,使基层党建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目前,由中宣部建设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后,很多师生党员感慨学习有乐趣,且收获颇丰。因此,民族院校应利用新媒体强化正面主流信息的运用和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戴立兴.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特征分析[J].浙江学刊,2015,(03).
〔2〕王宪政,杨爱民,张世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
〔3〕张振华,蒋丽.谈民族地区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01).
〔4〕冷志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01).
〔5〕闫科培.周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12,(04).
〔6〕闫祥林.论高校学生党建生态工作机制建设的路径[J].江苏高教,2009,(04).
〔7〕侯静.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认识[J].红旗文稿,2014,(0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