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鉴别瘢痕疙瘩与肥厚性瘢痕的初步探讨
2020-03-20陈燕璇梁键锋吴汉辉瞿国萍关健缨王海棠
陈燕璇 梁键锋 吴汉辉 瞿国萍 关健缨 王海棠
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超声科,中山,528400;2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中山,528400
瘢痕疙瘩是继发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的、组织过度生长的病理性瘢痕,病变特点有外观高出皮肤表面、超出原损伤部位“蟹足状”、持续生长,活动期色红有触痛、静止期色淡质地坚韧[1]。增生性瘢痕为皮肤损伤之后纤维组织的修复形式之一,病变局限于原始损伤部位,不超越原有的损伤范围[2]。两者在临床及病理上有许多交叉相似之处,多数学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两者在组织学上难于区分[3]。临床医生通过病史、典型的外形表现、严密随诊或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来等各方面综合确诊。
本研究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的组织硬度,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份由皮肤科指定的两名医师诊断为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各30例患者。病例的选择由皮肤科医生根据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4],筛选典型的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入组实验(表1)。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等其它重大疾病;②所有病例均首次就诊未在我院及他院治疗过;③病灶太小影响检查者;④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均位于窗口期难以鉴别者;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由我科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对病变进行超声检查,并采集病灶长轴的剪切波弹性成像平均杨氏模量。
表1 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的临床诊断依据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东芝Aplio 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4 MHz。由指定两名有丰富经验的超声主治医师对病灶进行检查,检查前通过人工涂一定厚度的耦合剂,使病灶统一在固定的检测深度范围,获取病灶的平均杨氏模量值,每名医师重复测量3次,取数据的平均值。
2 结果
瘢痕疙瘩组男12例,女18例;肥厚性瘢痕组男14例,女16例。两组病例在男女比例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瘢痕疙瘩组平均年龄(34.76±5.71)岁,肥厚性瘢痕组平均年龄(35.70±6.73)岁,两组的年龄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的长轴平均杨氏模量分别为(94.93±25.39)kPa、(24.5±3.62)kPa,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图1~3)。
表2 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长轴平均杨氏模量比较
1a:柱状图;1b:分布状态图
图22a:瘢痕疙瘩皮损;2b:皮损超声弹性成像图图33a:肥厚性瘢痕皮损;3b:皮损超声弹性成像图
3 讨论
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均是伤口愈合的异常反应。瘢痕疙瘩严重者可演变成瘢痕癌,另外其疼痛和瘙痒的症状也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5];肥厚性瘢痕可发生溃疡、挛缩和过度角化。以上这些都影响患者的外观美容和肢体功能[6],并推迟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时间[7]。治疗方面,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瘢痕疙瘩不支持单独手术治疗[8],难愈性及治疗后高复发率[9]让临床医生很棘手。故早期正确鉴别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对疾病进行诊疗,达到最佳疗效。
肥厚性瘢痕一般在6个月之内持续生长,之后可逐渐消退[4];瘢痕疙瘩一般是持续性生长,活动期生长迅速、症状明显[10]。它们两者交叉的窗口期让临床医生鉴别困难,只能通过密切随访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来明确诊断。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杨氏模量来提示组织的坚硬程度[11]。从上面的结果可知瘢痕疙瘩长轴平均杨氏模量显著高于肥厚性瘢痕组的长轴平均杨氏模量,这表明两者的组织硬度不一致。这与两组疾病组织学上的纤维成分、走形不一致存在相关性。此时通过剪切波弹性成技术检测窗口期的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能帮助临床早期诊断这两种疾病,指导临床给出正确的诊疗方案。本研究亦存以下不足地方:(1)瘢痕疙瘩在人体发生的部位不同,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松弛度有关,有待大样本研究人体不同部位瘢痕疙瘩的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是否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