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
2020-03-20田菊
田 菊
(黄河科技学院 民办教育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63)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自2016年起,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目前已经认定两批共200所高校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对这些高校提出了具体的建设重点和任务,着力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基于生态学视角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生成体系,不但有助于破解自身的转型发展难题,而且对助推国家创新创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生态学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提出,属于生物学范畴,主要关注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间的关联性。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现有教育理论陷入困境以及生态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美国教育社会学家Waller将教育与生态联系起来,并尝试用生态学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提出了“课堂生态”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Cremin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随后英国学者Eggleston出版《学校生态学》一书,成为教育生态学理论形成的标志。教育生态学是一种借鉴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及方法(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关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始于美国。Dunnk(2005)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的研究,提出该校已形成由多个项目组织和创业中心组成的创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轮廓(2)Dunn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2005-09-01,http://www.techonology view.com/article/404622/the-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Carvalho等(2010)(3)Carvalho L L,Costa T,Dominguhos P,Creating an Entrepreneurship Eeco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2010-03-01,http://cdn.intechweb.org/fdfs/10542.pdf.、Fetters等(2010)(4)Fetters M L,Greene P G,Rice M P,et al.,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based Enterpreneurship Ecosystem: Global Practic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ied,2010,p.45,p.76,p.149.、Larso等(2012)(5)Larso D,SaphirantiI D,Wulansari A,Educating Technology-based Enterpreneurs: The Development of an MBA Program in Creative and Cultural Enterpreneurship,Proceedings of PICMET,2012,pp.879-884.以及Brush(2014)(6)Brush C G,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an Enter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In: Kuratko D F,Hoskinson S,Wheeler A R,Innovative Pathway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21st,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4,pp.25-39.通过案例研究,分别提出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组织因素及架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内部核心和创业外围,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完整的生态链条。国内也有较多学者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一是国外经验借鉴,如刘林青等(2009)归纳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色(7)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9-26页。;殷朝晖等(2012)提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8)殷朝晖、龚娅玲:《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探索》,《高教探索》2012年第5期,第67-70页。;何郁冰等(2015)对比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做法及经验(9)何郁冰、丁佳敏:《创业型大学如何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7期,第1043-1051页。。二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要素研究,如陈文华等(2007)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上提出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十大“限制因子”(10)陈文华、邱贵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第85-87页。;董旖旎等(2013)将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和学生等因素纳入创业教育生态发展体系(11)董旖旎、徐阳:《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发展体系的构建》,《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年第2期,第42-46页。;许涛等(2017)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提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型和要素(12)许涛、严骊:《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远程教育杂志》2017年第4期,第15-29页。。三是建设途径分析,如田贤鹏(2016)认为,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碎片化的情况下,必须运用教育生态的思维和方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13)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7期,第66-72页。;卓泽林等(2016)提出,要建构理论联系实践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及各类支持机构,强化外部动力,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的互动(14)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第64-71页。;陈静等(2017)提出,要建构“内合外联”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15)陈静、王占仁:《“内合外联”式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7期,第71-74页。。
运用生态学视角来研究高校创新教育已有较多成果,但主要集中在创业型大学等具备创业基因及创业氛围的高校。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探索孕育到确立地位再到快速发展和内涵建设,本身就具备创新创业的内涵和基因,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下,从生态学视角探索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生成逻辑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构成的不断循环和流动的统一整体(16)臧玲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23-29页。。它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为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的视角。民办高校有着比公办高校更为灵活的体制机制,在协调内外部关系、获取教育教学资源、引进社会资金及导师团队、帮助学生走出去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这种开放、互动的特点,正好与生态系统的特点相契合,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更易产生联动效应。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该具备以下逻辑特点。一是主体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校内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也需处理好学校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二是结构多层次。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各主体需要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目标分成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结构,宏观层次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总体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中观层次表现为高校与政府、社会等各主体的相互联系,通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以及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微观层次主要是在学校层面,即利用各类资源实施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三是互动多形态。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不同主体在不同要素、不同层次之间会产生多种形式的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师生间教与学的实体互动,也可以是高校与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虚拟互动;可以是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个体互动,也可以是高校、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团体互动。概言之,这种多形态的互动加速了创新创业教育各类资源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活力和动力。
在这一逻辑体系下,关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可以归结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主体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结构层次,在各项创新创业介体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学生客体产生的多要素、多维度和多形式的互动。具体逻辑框架见图1。
图1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逻辑框架
宏观层面主要是在政策驱动下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微观层面是在创新创业主体、客体、介体和社会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包含政府、社会、学校及科研院所等,既包括政府政策的制定者、企业技术人员,也包括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他们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具有教育、科研、协调和管理等功能,形成了一个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多样化主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的客体主要是学生,既包括学生个体,也包括由班级、社团等组成的学生群体。他们或通过课堂教学的集体方式,或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的个体方式,努力提升个人的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介体主要是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实施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载体服务平台,如创业园、科技园及孵化器等支撑平台,风险投资、发展基金等组成的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技术指导平台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主要涉及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及创新创业实战练习与指导等。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体系主要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有传统的课堂教学、小组式、讨论式、深入企业实际的第二课堂以及参与创新创业各项比赛、培训等。
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环境,它是指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的内外部因素的总和,可理解为三对关系:一是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校园环境。二是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指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设施,如创新创业的场地、设备、实验室及教材等;软件环境指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营造的创新创业氛围、校风及发展理念等。三是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现实环境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等的总和;虚拟环境则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发展情况下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的网络虚拟空间。
总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这些主体和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协调,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络体系,共同作用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落实。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优化路径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不仅受学校内部如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平台和创新创业课程等各种“微观因子”的制约,也受政府、企业组织等“宏观因子”的制约,因此,民办高校要协调好内外因子的互动效应,以推进创新创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有效性。
(一)建立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开放型”教育,只有学校、政府和社会建立起一整套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与体系,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17)黄伯云:《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第1期,第8-10页。。
1.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政府已出台如《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提供指导,但在落实方面还需加强监督与管理。同时,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企业应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企业扮演着创新创业教育信息的提供者、引导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应及时向高校反馈有效信息,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需求。同时,企业可与高校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一方面,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实践场地;另一方面,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教育教学资源,以实现校企的有效对接。
3.学校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中,通过建设创业园、科技园等方式,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与创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创业导师团队,指导和帮扶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建立学校、院系、教师“三面一体”的管理机制
1.学校层面应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部门。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部门,负责校内外创新创业的联络、沟通与管理,包括:对外要主动与政府和社会沟通,将政府政策下达学校各个部门,将学校的诉求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同时积极了解创新创业新动态,建立与产业企业沟通的桥梁,确保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产业需求;对内要牢牢把握学校创新创业发展总方向,与学校其他管理部门和院系进行沟通,保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得以有效实施。
2.院系层面应设立创新创业办公室。在校级层面建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设立院系创新创业办公室,与院系其他教学管理机构相互协调,进行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与管理,并为教师或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咨询、管理和沟通的平台,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达。
3.教师层面应成立创新创业师资发展中心。该中心主要为学校创新创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及创新创业科研团队,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三)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三圈一体”的激励机制
“三圈一体”即在学生圈、教师圈、家长圈三个圈层中,统一创新创业的思想认识,完善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创业在学生就业中的主体意识(18)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第28-32页。。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是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最有效途径。在学生圈中,在创业学分评定、奖学金评选、创业项目支持力度以及创业宣传等方面,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予以倾斜;在教师圈中,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创新创业课题研究,多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水平,对有重大贡献的相关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家长圈中,鼓励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四)建立学校、学生、社会“三元一体”的评价机制
多元化是指督导与评价活动的施动者(组织者)以多元化为特征,各主体之间具有互补性。多方参与的机制,能保证督导与评价活动的全面性(19)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8页。。这一多元化主体主要包括学校、学生和社会。
1.学校应建构完备的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建立和实施创新创业体系的主体,学校应该从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创业环境、学生创业情况、创业平台建设及创业服务等方面,对创新创业体系进行量化评价,通过统计与分析,找出学校创新创业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加强对评价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学生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以及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力军,学生有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平台和服务等提出意见与建议。为此,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全程性评价,保证学生的意见能够得到真实、有效的反映。
3.重视社会评价的运用。社会评价包括中介组织的第三方评价及参与学校创新创业体系的企业评价。中介组织由于未参与整个创新创业体系,不是利益相关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加上其专业的评价团队、评价方法,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中的企业,主要为学校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平台支持,同时寻求适应企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体系的评价,有利于表达自身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真实需求,促进学校及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从而实现校企共赢,保证合作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