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0-03-20宋丽莉
◇宋丽莉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凤凰小学四川】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科学学习应该以探究为核心”。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本文将具体论述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
《科学》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活动性质,也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开展的重要引导者,必须承担起教学创新的艰巨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巧设探究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设置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有效发展。而要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则需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勇于创新。例如,冰和水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但绝大多数小学生并不知道水为何会结冰,而水又是如何变成冰的。对此,在教学“水结冰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此为实验目的,组织学生展开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行为,待学生都说出自己所选取的方法和结果后,教师要表扬那些表现较好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动大脑,进行思考,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以此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良好的实验条件,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操作当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手段。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绝大多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开展,教师已习惯于提前将科学实验的步骤、科学现象和科学实验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好,再让学生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来执行。如此实验教学方式虽能最大限度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实验成功率,却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实验条件,并让学生自主动手完成实验。如此,方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继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山脉变化”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事先将实验的教学任务告知学生,如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冰雹对山脉的破坏作用等,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制订实验计划,为实验做好准备。在科学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及时解决学生在科学实验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设定明确的实验目标,让学生自主准备实验开展的条件,这对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拓展学生的实验思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当是引发学生质疑。纵观诸多伟大的发明,其均是基于发明者之质疑方会出现在世人眼中。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紧密结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科学实验开展的思路,让学生勇于质疑。例如,在“常见矿物”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针对条痕颜色是矿物真正颜色这一知识点,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当用力大小不同时,所产生的条痕颜色深浅度也不尽相同,那么矿物颜色到底是深色还是浅色条痕呢?”先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验证查询的结果。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了有效激发,继而可在促进学生思考同时,为其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总之,科学课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细设计科学实验,营造良好探究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强化学生自主探究,便能大大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