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
2020-03-20◇关丽
◇关 丽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门河中心小学江苏】
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科学、艺术、技术、工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与数学知识具有联系。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的交流、探究来完成问题的解决,其数学素养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理解课本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及之后的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教师应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小学高学段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在课上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能否解决问题,最初的环节就是发现问题,问题意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展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需要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入手。高学段的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外界的、新鲜的、刺激的事物或事情有着明显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具体问题的设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
二、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还应该解决学生的学习进度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应该能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除了引领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之外,还应该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入手进行“通分”概念的渗透,保证学生在课上的学习能够顺利掌握同分母分数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首先,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如+,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尝试着解决问题。其次,在学生明确了同分母分数运算的基础上,教师在课上需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分蛋糕事件来进行讲解:“明明家中有两个蛋糕,其中一个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一份,另一个分成了6份,明明吃了一份。随后,爸爸将蛋糕收了起来等到妈妈回来一起吃,请问妈妈回来的时候蛋糕还有多少?”先以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列出异分母分数的算式2-(+),并进行题目的计算。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观察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后总结时提出学生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三、适当引导,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
事实上,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远不止一种,如果学生只是按照僵化的解题思维和思路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以常规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就会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封闭,这也就是换个已知条件有些学生就难以解决问题的原因。对此,教师应该利用一题多解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开阔自己的解决视野,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灵活,提升其利用已有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在课上为学生出示具体的习题,鼓励其采取多种方式解题。例题: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300 千米的两地相对行驶,2.5 小时后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的时速比乙车快5 千米,求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学生一般会采取自己惯用的方式来解决这道题,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及时巡查,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并指点学生应用其他方式,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及时拓展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