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表演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20◇王静
◇王 静
【作者单位: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 甘肃】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学科,语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沟通工具,保证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使用技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点。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利用课堂表演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表演将语文知识口语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将表演带入课堂也充分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获得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调动语文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通过游戏和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大胆思考,按照个人的想法来改编故事,让故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从而一改传统枯燥死板的传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快乐,享受教学过程。
一、通过课堂表演,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本身对于某一门学科没有学习兴趣,那么无论多好的教学内容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其对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态度,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兴趣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课堂表演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成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小学生一般为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的性格,但课堂表演活动是需要很多学生一起来完成的,这就促使学生需要去配合他人的表演来完成教学任务,在不断的表演活动中提高合作意识,形成优良的性格。由于学生的表演需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角色的构建,所以也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充分想象如何去丰富某一角色的情感,这就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运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及语言一次次引发课堂的小高潮。学生可以将表演兴趣转变为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二、引发教学思考,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正确地运用词句,但由于学生缺乏日常生活经验,并且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不透彻,所以很有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词语混淆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表演,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某些词语或句子的表现含义,引发学生思考,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重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重点掌握词,如在《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课文教学中,“毫不犹豫”就是教学重点,只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中心表达含义。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上台自行表演对于毫不犹豫理解的个人状态,学生会为了表演而充分开发大脑想象如何来表现,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毫不犹豫词语的内涵。同时通过近义词不假思索、毅然决然、斩钉截铁等,使学生懂得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语言环境,提高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避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词语混用的情况。小学教学中也有不少的记叙文教学,但课文的故事题材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陌生感,学生没有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课文中所讲解的故事,也就无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此时教师可以按照课文内容来设置教学情境。如在《难忘的一课》教学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短语贯穿全文,这也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但是由于学生不处于当时的情景状态,很难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时代背景,让学生表演教学内容中的故事情节,学生可以以主人公的身份来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建立家国情怀,提高爱国热情。
三、对故事表演进行扩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让学生经常参与课堂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可以在不同人的面前敢说敢唱,展现个人丰富的情感。同时在表演中众多的对话场面也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力,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词语的应用场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合理的情节改编和扩充,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其创新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成长。例如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描写的是少年周恩来的一件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表演,促使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的更深层次含义,让学生分析应当运用何种情感来表现少年周恩来所说的这一句话,将其与少年周恩来远大的志向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表演中自由发挥想象力,促使其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表演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对故事情节和表演合理地进行扩充,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