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会说“不会”的母亲

2020-03-20

延河(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女儿母亲

芦 苇

考上大学是所有人预料之外的事情。

第一年寒假回家,我穿着时兴的阔腿浅色牛仔裤,蹬着抹跟的高跟皮鞋,在父亲的职工小院一时成了最时髦的城里人。我看见,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罕有的喜悦笑容,像山崖间的依米花,低吟浅唱。

夜晚,我盘腿坐在炕头,跟母亲促膝长谈。母亲说,我代替她活成了她希冀的模样——原来,她一直为自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主妇耿耿于怀,她对职工小院的阿姨们满心满眼的羡慕。她曾经立誓,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自家女儿跳出农门,她曾经在农村遭受过的苦难,无论如何也不想她那亲亲的女儿再去亲临。

可是,在我考上学要去镇上迁户口时,她却躲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

临行的那晚,我高兴地得意忘形:老妈,你以后别摆小摊了,在家静等享我的清福吧。因为你的宝贝女儿要立志做三秦大地上的老黄牛,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不日将会登上优秀的领奖台……

成绩和荣誉不期而遇,似乎并没有因为我的呆滞和笨拙而另眼相待,我真的活成了母亲曾经期许的模样,我急切地想把这些好消息统统带回家,一股脑儿地告诉她,让她欢喜,让她在旁人面前抬起高傲的头颅。甚至,恍惚间,我听见了村里的婶婶们伏在母亲身旁耳语嬉戏的声响,看见了小院阿姨们向母亲竖起的大拇指,母亲洋溢在脸颊的笑容在诗意地流淌,伴着午后的暖阳,泻入我寡淡而干涸的心田,肆意疯长成爱的模样。

然而,天不遂人愿,我那可怜的母亲,平时都是慢性子里挑的人,怎么这次火急火燎了呢?她再也等不及和我分享这些体验,在一个油菜花肆意摇曳的时节,带着我懊悔不迭的遗憾,还有满腔心如刀割的哀伤,匆匆撇下我,一去不复返……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十八年了,每每忆及,都悲痛难掩。

我从月经初潮就不正常,量大时长,像个总给家长惹是生非的顽童,常常是喝了止血药结束,不到五六天就再度光临。即使到了学校,也无法坚持到一节课就得去厕所,加之肚子疼得拧作一团,索性歇了业不去上学。

母亲停下手中的活计,日日陪着我,忙不迭地护理着我的日常,她使出全身的力气揉摁着我那干瘪的快要前心贴后背的小肚子……母亲好像什么都精通,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干不完。

但是,病情并没有因了母亲的全能而好转,反而加重成重度贫血。我那爱女心切却又不知所措的母亲央求生活在农村的她的大哥,我的大舅养了几只乌鸡,给她那可怜的女儿贴补身体。乌鸡肉味道寡淡,难以入口,愚笨的母亲在她能够想象的范围之内,尽最大努力变着花样做给我吃。

遗憾的是,母亲终日的操劳并没有感动神明,上苍也没有因此而眷顾病恹恹的我,不幸的厄运再次降临在我头上——我被感染了肺结核,起初只是咳血,后来干脆低烧不减,成天与吊瓶相伴而生。一想到林黛玉得此病的遭遇,一股悲观绝望便笼罩在心头。与消极的我成正比的是,这一消息迅速在小小的村庄蔓延开来,人们躲瘟疫一般地躲闪着我,还有我们一家。流言蜚语更是潮水般朝母亲的小摊涌来,母亲应接不暇,却为了挚爱的女儿,用沉默不语和淡淡的笑容应对着,俨然一个挡住炸药包保护女儿的英勇无畏的勇士。

这些都是我以后才知道的,那时候的我,太自我了,坚决不同意全家人分碗筷,对于我的许多有理或者无理的要求,父母都无任何条件的服从,更不会说一个“不”字。

每逢我周末回家,母亲绝对不出门,她担心别人的脸色会给我的青春蒙尘,更怕四溅而来的流言吞噬了我如花般的年龄。她从不督促我写作业,甚至,从她那干瘪的衣兜里飞出了郑智化、刘德华、邓丽君等歌星的歌声,尽管她什么都听不懂,录音机里的歌声却从不间断。那时候,父母千方百计地讨我欢心,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养“活”。

而今,母亲在家乡小村的山坡上,笑盈盈地望着我,护佑着我……我想拉一拉她的手,不曾伸出,思念却攫住脚步,泪水模糊了双眼,看不清哪里是手,哪里是心?母亲的手不比我的手娇嫩和柔软,她的手显得有些粗糙,长期的劳作,致使骨关节增肥增大,粗硬地如同男子的手。我知道,正因为她的粗糙才庇佑了我的柔嫩,正因为她的不流泪才换取了我泪流成河……

母亲总是处于无我的状态,为了我们姐弟,也为了父亲。他们的结合像极了书中写到的那些夫妻,一个为事业打拼而忘家的父亲,一个委曲求全而忘我的母亲。她总为父亲是一个文化人而引以为傲的,结婚纪念日,她买了一只雪青色的音乐闹钟,挂在家里的墙上,尽管她听不懂里面的钢琴曲或者二胡音,但她知道,她爱的人能听懂,这就足矣。

农民出身的母亲除了会用笨方法缝衣服,纳布鞋,装棉袄,织粗布,至于城里的时髦衣物,我想,她断然是不会做的。哪知,她看见矿上的大小子弟没几人穿她从老家带来的本土衣物,便学起了织毛衣,她不会看书,就问别人。我不知道她最终是怎么学会的,我只知道,岁月定格在窗前,画面凝固在一针一线费力地扣钎子上。

1993年春节,我们一家四口都穿上了母亲新织的毛衣,父亲穿着藏蓝色,弟弟穿着浅灰色,我的是大红色,母亲的是炫紫色,有钻头的,有系扣的,有麻花针,有玉米花,还有骨刺针,不尽相同,大家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如同一场时装毛衣秀表演。

冬阳照射的大地上,雪的精灵带着母亲对女儿的万般不舍一起消融得无声无息,消融的还有我的胆怯和慵懒。长大的日子里,没有了殷切而缠绵的目光,少却了余音绕梁的声声叮嘱,我却更加坚强和勤勉起来。经常听到身边的人,不知是不屑抑或是疏懒,总是借口“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会想起母亲赋予我从不言说“不会”的神力,继续向前走去!

猜你喜欢

女儿母亲
母亲的债
给山妖的女儿打嫁妆
和女儿的日常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女儿不爱自己读书等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