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2020-03-19崔娜娜
崔娜娜
摘要 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已经成为阿坝州最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但藏汉双语地理老师极度缺乏,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诸多不足。MOOC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在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具有明显优越性。结合阿坝师范学院对汶川县水磨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经验,梳理了现有的MOOC地理资源,最终构建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新型继续教育模式。
关键词 MOOC;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继续教育
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藏族占总人口的58.1%,阿坝藏区在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课程外,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等课程都用藏语授课的模式,也称之为“以藏为主”类[1]。阿坝州共有双语一类模式中小学(办学点)66所,在校学生26 610人,专职教师1 696人。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育已经成为阿坝州最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也成为符合民族教育发展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虽然“一类模式”让更多的农牧民子女入学接受教育,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繁荣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但现实中“一类模式”的藏汉双语地理教师极度缺乏,导致学生极度欠缺地理知识,很多学生上高一时还只知道四川,其余的33个省级行政单位都不知道,高考文综成绩不到100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二是现任地理教师没有得到地理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和进修。地理任课教师唯一的优势是会藏语,地理学科知识修养水平较低。由于目前没有藏语的地理教育专业,高等院校后备藏语地理教师很少,而未来从事中学藏语地理教育的必将是今天的学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对阿坝州教育、科学、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形成制约。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翻译为“慕课”,其能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学习者在家即可实现线上学习、测试。其重构了传统学习的整个流程,使传统面对面继续教育中的师生角色发生转换,使教学的环境更加信息化。这种新型继续教育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解决地理师资的地区不平衡。
1传统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培训合作为例
阿坝师范学院正在与阿坝州汶川县水磨中学开展藏汉双语地理教师学科教育指导工作,通过调查询问、实践探索,发现传统的继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1学习时间无法保障
按时间划分,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主要有3种情况:①继续教育放在平时。由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地理教师都是在职教师,平时都有教学任务,外出学习时间短没效果,时间长必然会挤压教学时间,还涉及到调课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不支持,因此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师较多。②继续教育放在假期。这种方式由于占用了老师的假期,引起部分教师的反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③继续教育渗透于平时。这是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合作中采用的方式,利用水磨中学临近阿坝师范学院的区位优势,把培训渗透于平时,坚持每周2次课,持续2年时间。这种方式设计的初衷是既能让双语教师接受地理教育,又不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但经过2年的实施后发现,存在时间较难保障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培训双方临时性事务較多,预计2年的课程,可能要近4年才能完成,时间太久,效率不高,可推广性有限。
1.2培训内容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不高
普通的继续教育主要是进行先进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这对于“一类模式”的地理教师来说意义不大。目前“一类模式”的地理教师基本都是非专业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教学理论和方法,而是细致、系统的学科知识。阿坝师范学院在培训中针对这一需求进行了改革,培训内容以中学教材为主,但实践发现,尽管接受培训的藏汉双语教师对中学教材的内容熟悉度增加,但还是难以形成地理学科素养,进而导致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地理学习能力不强。这不适应我国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要求,长此以往,必将扩大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1.3评价机制欠缺
传统的继续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最后统一给学员颁发继续教育证明,而几乎没有对学员的评价,评价的质量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也是造成传统继续教育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合作的经验,要想实现继续教育的价值,必须加大评价力度,采取考试、出勤率、作业等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员,不予认定继续教育的课时,从而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
1.4对培训学员学情分析不足
对培训学员学情分析不足也是影响传统培训方式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藏汉双语“一类模式”的地理教师基本上都是非专业的,地理基础较差,而培训教师都是专业老师,侧重点在教学重难点,而这恰恰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双语教师听不懂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培训教师认为学员没有认真学习,完不成学习计划,这种现象在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的继续教育中普遍存在。
2MOOC在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优越性分析
MOOC在时间、空间上灵活性能较好地弥补传统继续教育存在的缺陷,适应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继续教育尤其是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2.1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趋势,接受国内顶级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冲击着整个社会,教育也不例外。国内外智慧教育越来越盛行,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我国教育的区域差异显著,教育的公平性受到挑战,在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MOOC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是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的技术支撑。在我国,沿海地区的MOOC教学已经较为流行,在普通高校也得到了大力推广。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中国在MOOC建设上起步不晚,与世界发达高等教育强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今中国有60余所高校建设的3 200多门MOOC上线,600多万人次大学生获得MOOC学分,5 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修MOOC,我国的MOOC数量现在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这些都为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培训资源[3]。
2.2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保障学习时间
现代社会,人人都高度依赖互联网。MOOC作为开放式网络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捷性,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作为一线的地理教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能集中利用的时间不多,MOOC资源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学习的日常化,把教师平时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解决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的难题。
2.3可反复观看,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充分适应学员学情
如前所述,由于阿坝州“一类模式”的藏汉双语地理教师基本都是非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极其缺乏,而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由于对培训对象的知识基础、汉语水平缺乏了解,培训效果不理想。MOOC恰恰相反,由于是网络课程,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暂停或反复观看,对于不明白的内容可随时停下来查找资料、在线询问老师等,这充分适应了学员的学情,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现实中再配合其他的授课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基础知识不足、培训效果差的困境。
2.4讲练结合,可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目前教育部新通过的MOOC都做到了讲练结合,在每项内容下都附有相应练习,学员可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我检测,自我调整。老师在后台可看到学员的学习情况和练习题检测情况,在课堂授课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2.5学习内容多样,潜移默化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一方面,MOOC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基本能满足中学地理教师的知识需要。另一方面,MOOC资源中还有很多不同高校的地理选修类课程,这些课程教好地阐述了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实用性较强。如今,基础地理教育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教育强调“地理核心素养”,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面和综合分析地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地理教师具备大地球科学类知识。传统的地理课程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MOOC资源中的各类大地球科学类课程正好适应这种教育趋势,适应新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适应学习发展的需要。
3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MOOC应用的基本构想
基于上述分析,MOOC在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能发挥巨大作用,显著提高继续教育效果,实现教师、学生、地方教育的共赢。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利用好现有MOOC资源的同时,还要构建适应阿坝州双语地理教师的MOOC资源,同时结合有效的授课方式和评价机制,实现教学效果的飞跃。因此,该研究针对MOOC在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如下设计(图1):
3.1前置学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借助现有的学习平台,由学员自主学习完成,实施的核心即为地理MOOC资源。现有的地理类MOOC资源较为丰富,能基本满足学员提升基础地理学科素养的需求,但针对阿坝州藏汉双语教师的特殊性,还应开发有针对性的、能迅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资源。
3.1.1现有地理MOOC资源整合现有MOOC平台主要有爱课程APP、中国大学MOOC、开课吧、网易公开课等。地理课程较多的主要是在爱课程APP、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公开课。其中前两者课程的专业化程度更好,直接对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供在校大学生学习使用,更有利于学员系统学习掌握地理知识;而网易公开课中的地理课程用时较短,大多是一些综合性的地理课程,在扩大知识面上更有优势。表1为三大平台主要的地理专业MOOC。
3.1.2构建基于中学地理的继续教育地理MOOC资源现有的地理MOOC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部分课程是以大学课程为体系构建的,如:《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现代自然地理》、《地质学基础》等。该类课程由于遵循了大学课程的完整学科体系,有助于构建培训学员的学科知识框架,但同时也因为其体系的完整性,有些知识在中学地理中没有体现出来,学员如果按此课程学习,会出现学习周期太长、学习针对性不够,学员感觉所学知识“没用”的现象,这在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的合作中已经表现出来。因此,构建基于中学地理的MOOC资源就尤为重要。根据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合作的经验,初步设想以中学地理知识为线索构建MOOC资源,内容分为4个板块,这样学习的实效性更强,能让双语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在课堂中应用,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
3.2检测学习效果阶段
该阶段和传统课程不一样,不再占用专门时间集中检测、讲评,而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上述MOOC资源中,每项内容学习后都附有相应的练习题和答案解析,练习题完成后能及时看到成绩,这为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和较好的评价方法。另外,由于MOOC资源可重复观看,每次检测可重复进行,直至所有试题答对合格。所以,该阶段能保证前置学习的效果,照顾到学员的个体差异。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后台看到学员MOOC视频观看记录、试题完成用时、正确率,能及时掌握每位学员的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试题的正确率可分析学员的学习难点,这些及时有效的信息都是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师利用这些信息,为下一阶段课堂的巩固提升提供参考,使得教学不再是单凭教师的经验,而是数据化、精准化,这也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教育界的变革。
3.3巩固提升阶段
该环节在课堂中进行,采取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主要通过答疑解惑、组织研讨、引导提升完成教学,整个过程由教师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答疑解惑主要是针对前置学习的内容和检测,由学员提问,教师分析,解决学习中一些共性问题,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组织研讨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组员交流、小组间交流实现知识、经验的共享,在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地理分析能力的训练。引导提升由教师组织完成,可通过案例来实现对知识理解的深化,增强知识的实践性。
3.4实施应用
由于藏汉双语地理教师基本都是非专业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因此传统的集中培训学习由于一次性学习地理知识较多,学员的消化吸收有些困难,因此,对构建的中学地理MOOC资源应采取分散培训学习的模式,边学习,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样既做到了学以致用,又促进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整个MOOC的应用过程模式是闭合的,做到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
4结语
MOOC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在继续教育方面具有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師的师资现状,使得继续教育迫在眉睫。结合阿坝师范学院对水磨中学双语 “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的培训,设计了新的基于MOOC资源的地理培训模式。该模式能较好地弥补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提高培训效果,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当然,该模式的应用需要时间、设备、尤其是评价机制的配套保障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虎技能,滕星.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以G藏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3):33-41.
[2] 习近平: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EB/OL].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5-05/24/c_134265015.htm.
[3] 教育部:高校3200多门慕课上线,中国慕课数量居世界第一[N].经济日报,2018-01-05.
责任编辑: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