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2020-03-19何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黑龙江省

何锋

摘要 针对黑龙江省频发的干旱、暴雨洪涝、霜冻、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防灾减灾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121°11′~135°05′E,43°26′~53°33′N之間,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持续时间长。受地形与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黑龙江省干旱、暴雨洪涝、霜冻、风雹等气象灾害频发。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重大。基于此,该文着重探讨了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以确保农业安全生产。

1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1干旱

黑龙江省干旱灾害表现出3年一小旱、5年一大旱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加速变暖,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更是居高不下,对当地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较高,春旱更是多发,素有“十年九春旱”的说法。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旦遭受干旱灾害,将会导致苗期延长,农作物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绝收。据相关灾情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每年由于干旱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4.5万hm2,1.2万hm2农作物受灾严重而出现绝收。2016年7月底黑龙江省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此次干旱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等特点。7月28日据防汛抗旱指挥部数据统计,全省共400万hm2农作物受灾,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其中153.9万hm2农作物旱情严重,44.3万hm2农作物绝收。

1.2暴雨洪涝

暴雨洪涝灾害具有来势凶猛、强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将会导致低洼农田出现积水,淹没农作物,致使农作物生长发育迟缓,部分地块由于积水过多,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17年8月黑龙江省连续遭受2次强降雨袭击,大庆、哈尔滨及绥化等地区均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安达市任民镇累计降雨量达到历史最大值499.4 mm。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哈尔滨、绥化等地区11.4万hm2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172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1.3霜冻

霜冻是由于气温大幅下降,农作物体温快速下降至0℃以下进而遭受损害甚至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晚春及初秋阶段发生霜冻灾害的频率较高,且霜冻灾害具有低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等特点。黑龙江省基本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灾害。秋季霜冻将会导致农作物叶片被冻坏,影响籽粒灌浆,还会增加空秕率,降低农作物产量与品质。2018年9月9日,受冷空气影响,黑龙江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降至-2.7℃,农作物遭受严重霜冻灾害,大豆受灾面积约为98.56万hm2,产量损失近2.75亿kg,黑河、伊春及大兴安岭等3市9个县共6.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1.4风雹

风雹是受到雷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而造成的灾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黑龙江省大风灾害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的3—5月,大风灾害发生时往往导致夏秋作物出现机械性损伤或倒伏,严重时还会拔起树木,并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冰雹灾害在黑龙江省北部发生较多,西南与东南部相对较少,降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月变化,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和9月,10:00—12:00之间冰雹发生频率最高,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而且还伴随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一旦农作物遭受冰雹灾害,将会导致植物茎叶折断、果实脱落,还会严重破坏农业设施。2018年7月13日,哈尔滨、绥化及佳木斯等8市共8.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 306 hm2,313.3 hm2农作物绝收。

2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措施

2.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气象部门应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能够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当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2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气象部门应加快建设气象专用警报网络系统,并逐渐拓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气象灾害应急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并综合使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手段扩大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以确保能够快速被群众获取。重视气象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气象队伍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水平,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2.3充分利用地区气候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气象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全面了解当地的气候资源并充分利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实现农业的高产丰收及农民经济收益的显著提升。不仅要以气象预报为依据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还要掌握当地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对当地的农作物进行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引进新品种、调整耕作制度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达到有效防灾减灾的目的。

2.4加大农业气象灾害科研力度

气象部门应当重视干旱、暴雨、霜冻及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的科研工作,掌握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深入研究各类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还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凤英.博湖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服务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9,9(1):80-81.

[2] 王春丽,孙爽,孙海波.简析黑龙江省近30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5(12):61.

责任编辑:李杨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黑龙江省
建立气象灾害评估机制 降低农业经济损失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于VB.net的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研究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探究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