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03-19汪应荣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高中语文

汪应荣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国家的希望,高中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现下社会越来越注重创新,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思路,改善与优化之前的教学方式,在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析高中语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中语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创新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中阶段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以便于学生以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一、问题式互动,引导学生构建创新思维

疑则思,思则进。只有引发学生思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延伸与拓展。问题式互动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锻炼,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实现学生思维的锻炼与提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在问题的探究与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用问题式互动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提问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将学生引入教学课堂,在学生好奇心理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到教学内容中。然后,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延伸思考,思考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心理活动,以此锻炼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性思考,并延伸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思考,将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荷塘夜景的描写,其中出现了“幽僻”“寂寞”“阴森森”“淡淡的”等词汇。阅读之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段描写呢?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性的回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在这样一段对于环境的描写中,作者在极力的表现环境的阴森,表现了作者寂寞的内心。通过对于这一段的阅读学生就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思考教学内容,并将这种思维传达给学生,教师这种思维的传达会给学生造成第一印象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定学生的思考方向,而间接禁锢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思考方向,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创新。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渗透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与探究问题,实现对高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展开思考的时候将自己相应的观念与态度强加给学生,而应在学生进行思考与感知之后,再合理渗透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对学生的观点与思维进行补充,让学生发现另一个思维世界。

比如:在高中拓展阅读文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课时教学时,这篇富有哲理的文章,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自己人生态度的传递与表达。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深度剖析文章蕴含的意义,先通过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自身展开思考。例如:作者文章题目中的“广场”是单一地指实际的“广场”吗?“路”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深度思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谈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以及探讨自己以后期望的路,通过不同观点的分享,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想法与观点,在想法的融合与交互下,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

三、开放性教学,发挥学生想象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富有新意的想象力才能实现创新,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放性教学,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培养与锻炼学生想象力。在高中阶段,学生几乎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持有好奇的心理,并且富有想象,对好多事物充满着幻想,尤其是对感兴趣又没有真正见过的事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学内容的渗透,让學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比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是当时毛泽东看到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到当时革命形势写下的,表达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内心的豪情壮志。在这首诗词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毛泽东的红色视频,为学生剖析当时的革命形势,讲解诗词表达的豪情壮志,以此深化学生感悟,引发学生感悟到诗人的豪情壮志,从而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学生想象自己处于当时那个时代,看到当时这番景象会有何感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

结语:总而言之,在目前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品质。为了能够使学生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及相关管理者应当积极转换思想,改进教学策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昌珣.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好家长, 2017(8):101-101.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