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在促进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价值探讨

2020-03-19张雪徐安璟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PDCA循环合理用药

张雪 徐安璟

【摘 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促进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过程中融入PDCA循环管理,选取2018年7月~12月间(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1月~6月间(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3.67%)要低于对照组(6.63%),组间差异显著(=27.026,P=0.001)。结论:在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促进相关药物合理使用。

【关键词】PDCA循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具广泛应用,但临床存在一些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增加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等,会影响患者的实际疗效,增加有效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1]。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方面调研发现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为更好的规范我院儿科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在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过程中融入了PDCA循环管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过程中融入PDCA循环管理,选取2018年7月~12月间(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1月~6月间(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1729例,女1271例,年龄为3~12岁,平均(5.43±1.67)岁;对照组中男1743例,女1257例,年龄为2~13岁,平均(5.36±1.62)岁。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按照院内相关制度及规定进行管理,做好各项用药记录,定期开展专题会议对儿科抗菌药物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1)计划阶段(P)。科室医护人员以及药房人员以“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主题,对实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包括药品选择不合理、剂量错误、无指征更换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科室医护人员与药房人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文献查阅、以往工作经验归纳,探讨出优化措施,并在后续要用药管理中实施。(2)执行阶段(D)。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及以往儿科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完善《儿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明确各级医师以及科室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利用HIS系统对抗菌药物开具进行限制,并将合理用药实际情况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充分关联起来。另外,要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公开批评,并进行责任追究,起到督促作用。②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儿科病房配置专门的临床药師进行查房,做好相关记录,要求临床药师参与重点病例会诊及讨论。临床药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定期开展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相关知识讲座。③加强患儿家属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家属进行密切沟通,加强合理抗菌药物相关健康宣教,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以及过分依赖抗生素。(3)检查阶段(C)。每月开展总结性会议,对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肯定取得的成果,发现新的问题,并探讨出改进措施。(4)改进阶段(A)。将优化措施融入至后续管理活动当中,形成闭合循环,对相关工作进行持续优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3.67%)要低于对照组(6.63%),组间差异显著(=27.026,P=0.001)

3 讨论

PDCA循环是较为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近年来在临床医疗管理当中应用愈来愈频繁。本次研究当中,研究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过程中融入了PDCA循环,结果表明研究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3.67%)要低于对照组(6.63%),组间差异显著(=27.026,P=0.001),与相关文献一致[2]。

PDCA循环管理分为4个阶段,即计划(P)、执行(D)、检查(C)以及改进(A)。各阶段相互独立,但互相之间又存在密切关联,可形成一个封闭循环,实现管理质量持续优化[3]。在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PDCA循环,能够对以往抗菌药物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优化措施,对问题进行改进[4]。同时定期开展总结性会议,持续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形成一个良性的质量控制循环,对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持续优化,降低患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

综上所述,在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促进相关药物合理使用,为患儿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吴立明,王丰,陈瑜,等.基于PDCA循环管理体系在促进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05):183-184.

门玉梅,李文秀,樊妮,第五建锋,董鹏,李德军,赵利利,张英,郝创利,王宇清.PDCA循环法在儿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3):63-64.

王柯静,陈琳.我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规范儿童合理使用利巴韦林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8,29(11):1470-1475.

朱江华,罗密,李玲,等.PDCA循环法促进我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效果分析[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7,33(05):649-653.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PDCA循环合理用药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PDCA循环应用于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