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0-03-19朱文惠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

朱文惠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54例患兒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受到护理措施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77.78%),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小儿为特殊群体,自律性极低,当小儿患病后,受到疾病的负面影响,多数患儿的依从性会变得极低,严重者会产生抵抗现象,这会造成患儿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病情恶化,此时,护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小儿护理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5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受到护理措施不同均分为两组,27例每组,其中,对照组17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1-11)岁,均值(5.22±0.35)岁;观察组18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2-10)岁,均值(5.26±0.33)岁;两组年龄及性别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依据患儿病情诊断结果,结合现有资源,为患儿制定对症救治措施并施行,在施行操作前,应取得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操作,鼓励及安慰患儿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肢体语言沟通,常规干预措施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为患儿提供肢体语言沟通,内容为[2]:①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及其家属时,脸带微笑,让患儿感受到信任、温暖及安全感;微笑属于面部语言,能让患儿接受护理人员的治疗操作,确保对症救治方案的施行。②护理人员与患儿交流时,应根据患儿思路,引导患儿全部讲出自身感受,当患儿做得好时,点头或微笑,予以肯定,引导患儿保持轻松心情。③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交流时,重视与患儿的眼神沟通,取得患儿信任,与患儿握手及轻拍肩部等,消除负面情绪,形成良好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针对本研究中患儿治疗依从性,选用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当场回收,回收率100%,调查分数越高,患儿治疗依从性越高,调查分数越低,患儿治疗依从性越低。针对本研究中患儿受到护理质量,选用0-100分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对患儿受到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后分数越高,患儿受到护理质量越好,评估后分数越低,患儿受到护理质量越差。针对本研究中患儿家属满意度,选用0-100分答题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当场回收,回收率100%,每一位患儿由单一家属参与调查,调查分数越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越高,调查分数越低,患儿家属满意度越低;分数低于60,为不满意,分数不低于80,为满意,分数在60-80,为基本满意,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值输入SPSS20.0中,平均值用()表示,检验用t、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0.05,存在比较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77.78%),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身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免疫能力低下,不能很好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日常生活中,稍微不注意,就会患病,一旦患病,患儿的身心健康会变得极差,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患儿会产生哭闹及抗拒治疗等,不利于患儿对症救治措施的施行,患儿受到的护理服务显得非常关键,应重视[3]。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患儿人数逐年增加,对患儿护理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往常规护理措施虽然拥有一定效果,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针对患儿言语沟通较差的现象,肢体语言沟通被广泛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属于常用沟通方法,肢体语言也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交流比较多,肢体语言交流较少,肢体语言指的是通过利用自身身体将相关的想法表现出来,让对方知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肢体语言也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发现,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价值更高,值得选用[4]。

综上所述,小儿护理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显著,与常规护理方案比较,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更好,小儿护理中值得运用肢体语言沟通方案。

参考文献

陈文静,任尉华.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220-221.

张礼秀.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584-585.

郭平,李朗,龚长慧,etal.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9-9.

刘娟,任尉华.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197-198.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