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2020-03-19殷友勤王利琴唐杰熊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复发延续性护理脑梗塞

殷友勤 王利琴 唐杰 熊光

【摘 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降低复发风险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38例为研究对象,269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269例行延续性护理者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出院后继续遵医用药,减少风险因素,预防病情复发,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延续性护理;复发

【中图分类号】R8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由多因素致脑动脉血液循环紊乱、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损害神经功能出现以头晕、头痛、失语、面瘫、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被称为脑梗塞,又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1]。脑梗塞预后差,该病会对患者认知、语言、运动等造成一定损害,影响患者正常生理活动。为避免病情复发,患者需长期服药。然而出院后,因缺乏医学知识及专业护理,患者往往病情控制不佳,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基于此,我院制定了延续性护理方案,具体干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3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斯匹林、瑞舒伐他汀等药物治疗,以所用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43例,女性126例,年龄39-76岁,平均(59.3±14.2)岁;实验组中,男性142例,女性127例,年龄40-77岁,平均(59.8±13.9)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2]中脑梗塞诊断标准;②经颅脑CT、MRI及血清学检查确诊;③本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意识障碍或交流障碍;②合并癌性疾病,且预计生存时间少于6个月;③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⑤合并严重心脏病;⑥中途擅自退出研究或失去联系。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出院前予以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告知复查时间,出院后电话回访1-2次,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

实验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神经内科主管医生1名、康复师1名、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8名,小组成员均充分掌握神经内科知识,责任护士具备专业护理技能,可独立解决护理风险问题。②出院前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前5天,即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详细介绍诱发脑梗塞的不良因素,叮嘱患者坚持服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社交等。并做好家属宣教工作,让家属掌握相关护理技巧,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得到良好的照料。③出院后护理:建立微信群、QQ群等,供患者间互相交流,每天上传相关护理知识,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家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部分患者爱好烟酒,喜食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护理人员应强调不良饮食习惯对病情控制的不利影响,指导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杜绝摄入高热量食物,保证清淡、低盐、低胆固醇,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让家属监督患者戒烟戒酒。询问患者用药效果,及时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嘱咐患者及时入院复查,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重新制定治疗方案。该病病程较长,患者需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部分患者因起效慢难免会产生怀疑心理,认为医护人员是在安慰自己,缺乏治疗信心,故护理人员在随访期间应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针对患者存在的困惑,要耐心聆听、解释,避免偏听偏信,在群中呼吁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帮助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针对失语、偏瘫等患者,予以个体化康复指导,进行语言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鼓励患者写训练日记,让患者在一点一滴记录中看到的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复发病例。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本次搜集的数据为计数资料,表现形式:率,检验方法:卡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对照组中,10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72%;实验组中,2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0.7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5.455,P<0.05)。

3 讨论

脑梗塞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男性患病率比女性稍高。诱发脑梗塞的病因较多,动脉硬化、免疫异常、心源性脑血栓、血液疾病、先天发育不良、血管内膜损伤等均与该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联系[3]。该病发生前无特殊性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一过性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因临床症状程度较轻,多数患者未予以应有的重视。脑梗塞起病急骤,一般在发病数小时后临床症状即可达到高峰,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与损害部位、缺血程度等密切相關。病情较轻者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主观症状,或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如眩晕、反复性肢体瘫痪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吞咽困难、中枢性面瘫、大小便失禁、急性昏迷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脑疝、死亡。

改善缺血脑组织血供、恢复神经功能是治疗脑梗塞的关键[4],当患者抢救成功且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在家接受药物治疗。但大部分患者临床依从性低,加之受疾病、后遗症影响,预后恢复较差,复发风险较高。传统护理模式局限于院内护理,出院后便终止护理服务。为满足患者健康照顾需求,保证康复期治疗效果,有必要在出院后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延续性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其是对住院护理的延伸,经医院制定出院计划,回归家庭后予以患者持续性随访,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证实延续性护理能减少复发几率,节省卫生服务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综上,延续性护理对降低脑梗塞出院后复发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时誉, 唐燕, 何俐. 延续护理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19):246.

廖义秀. 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应用延续护理的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 7(18):312-313.

李忠贤, 潘映红. 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a0):243-244.

谢花. 家庭护理指导对预防脑梗塞复发的作用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0):109-110.

猜你喜欢

复发延续性护理脑梗塞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