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对预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2020-03-19杨萍朱健伟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循证卧床心肌梗死

杨萍 朱健伟

【摘 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对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当中选取66例为研究對象,依据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再加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预后改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患者发病急,随时都存有生命危险。为保证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降低心律失常对患者带来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就要在治疗过程中加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1]。本研究为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当中的运用效果,对我院选取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以下就具体护理过程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当中选取6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

常规组的33例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在5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4.35)。

实验组的33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在51~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4.2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循证护理。①建立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问题分析,结合资料和经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地护理措施。②加强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的发现患者出现的胸闷、气短、心悸的症状,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管控家属探病的时间,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2]。③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的讲述心律失常相关知识,消除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加强患者的用药管理,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的服用治疗药物,把药物当中伴有的不良反应向患者详细的说明,提升患者的防范意识。⑤落实健康知识教育,积极的展开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护理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提升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度[3]。⑥正视患者发病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护理人员要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调整患者的体位、按摩、给予疼痛药物护理的方式来减轻患者产生的疼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n]100%。

1.4 统计学方法

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数据资料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用()表示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用t检验;用(n/%)表示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在过程中,对实验组实施了循证护理方式。在运用当中,落实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通过结合相应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注重患者的用药干预,通过落实健康安全知识宣教,提升了患者的认知,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改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叮嘱患者及时的用药等,确保患者能够积极的融入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4]。

研究结果表明,对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相对于常规组运用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欧阳珊娜,宋玉如.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257.

付玉娥.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56-257.

石美丽,李秀丽.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3):110-111.

马宁.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8):1087-1088.

猜你喜欢

循证卧床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