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透病人的护理
2020-03-19潘扬
潘扬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人们常说的慢性肾衰的终末期,随着当今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最终还是要需要面临长期透析或者肾移植的选择,还是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尿毒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之后,延长了生命,所以大可不必“闻病色变”,一旦患病就感到绝望,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生命。根据目前的医疗技术,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特效方法之一,尤其在危重阶段,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尿毒症患者的原发病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复杂,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各脏器功能也会逐渐衰减,进一步导致患者对于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比较差,所以对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中以及透析后的护理都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应当做到谨慎且周密,尽力使患者满意透析疗效。
2 透析护理
2.1 透析前护理
医务人员在进行透析操作之前,可以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参与此次操作的医务人员以及透析室内的环境,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情绪,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透析工作,使透析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护理人员应当在进行透析操作之前,提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包括透析器和管路的预冲和循环、机器的准备等,患者的一般情况,护理人员也要做到全面了解,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尿素氮、用药、尿量、原发病、睡眠、体质量增加、肌酐等。检查患者的动静脉内位是否通畅,是否出现感染或者血肿等,如果发现痿管闭塞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通知医生,尽早进行痿管修复。如果是临时性静脉插管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插管处是否已经做好固定工作以及是否出现感染的情况。
2.2 上机时护理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血流量不要开大,最好控制在每分钟150ml到每分钟180ml,上机之后医务人员需要再次进行检查,包括空气监护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穿刺针和动静脉管路是否正确连接,血路管与透析器连接是否紧密,肝素夹子与肝素泵是否已经打开,血路管各分支夹子是否已经全部关闭,各项设定参数是否正确,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电导度和机器温度,血流管在固定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管路受压、扭曲、折叠等各种情况都要避免发生。
2.3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
2.3.1 一般护理 进行穿刺操作的时候,护理人员务必要做到沉着冷静,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到实时监测,每隔一小时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同时还要记得记录患者相关检测数据等。如果在透析的过程当中,患者出现了眩晕、呕吐、发冷等症状,护理人员一定要马上为患者检测血压,还要立即通知医生。时刻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空气报警、透析液监测系统、动静脉压的升高降低等情况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等,部分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时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针对这一部分患者需要加强固定肢体,一定要避免出现穿刺针脱出、露出或者渗血等情况。一般情况下血液透析需要四个小时,在这期间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护理人员需要照顾好患者的饮水、进餐等需求,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安慰患者,教会患者如何放松头部、双上肢、下肢、胸部以及全身,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设置合适超滤量,目的是清除患者体内的水分。由于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也存在个体差异,可以选择在透析结束30分钟到40分钟之前停止注入肝素。护理过程中加强巡视,以防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2.3.2 终止透析的护理 回血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及患者一般情况,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出冷汗、头晕等不适症状。回血时医务人员务必要完全集中注意力,所有操作都要做到准确及时。在透析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可以选择用鱼精蛋白,用于对抗肝素。
2.3.3 并发症的护理
2.3.3.1 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下降到90mmHg以下或者平衡动脉压相比透析之前下降30mmHg,发生率一般在50%到70%。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呕吐、恶心、出冷汗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会丧失意识,出现昏迷。
这时应该马上停止透析,减慢血流量,将动脉管大夹关闭,打开泵前小夹,然后为患者输入100ml-200ml生理盐水。
2.3.3.2 失衡综合症 通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肌肉痉挛、烦躁不安、呕吐、恶心、头痛的等症状,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木讷、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护理人员发现相应症状后可以根据医嘱为患者输注40ml高渗盐水或者40ml到60ml50%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禁用。密切观察,准确评估超滤量。
2.3.3.3 肌肉痉挛 老年患者经常出现腓肠肌发作,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疼痛,可以选择采取局部热敷或者按摩。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为患者输注10%葡萄糖酸钙。非糖尿病患者以高渗糖为首选。
2.4 透析后的护理
透析结束后可以测量患者体重,以此透析治疗的效果进行估计。如果患者的血压比较低,那么患者不能够离开透析室,同时还需要卧床观察,护理人员也要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待处理平稳后患者才可以离开透析室。穿刺部位一般需要按压10分钟到15分钟,力量适中。患者的日常饮食也要做到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体重过快增加。保证患者饮食摄入足够的热量和高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控制鉀、磷摄入,多食优质蛋白,例如鱼,瘦肉,牛奶等。
2.5 心理护理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尿毒症患者人群当中,尤其是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的部分患者,有85%左右都存在心理问题,与同期住院的外科病人相比,比例明显偏高。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往往对对疾病本身、对于透析治疗都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所以患者在面对透析治疗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表现出紧张或者恐惧,这些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治疗效果。而且患者一般对透析的治疗效果期望较高,如果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以后,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那么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消极情绪,或者情绪不稳定。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随着生物-心理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格的作用在健康和疾病中也越来越重要。在社会中,人作为单独的个体,当然需要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但同时也更需要得到人格上的尊重,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自信度,尤其是患病群体,更渴望得到大众与社会的重视和关怀。所以护理人员要学会首先把患者看成是单独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患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