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纠纷与防范

2020-03-19夏江川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发生率纠纷

夏江川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在醫院中急诊科是直接面对危重患者的窗口性单位,在日常救治的过程中,急诊科需要准确及时的进行分诊和急救,为患者赢得充足的治疗抢救时间。由于急诊科患者的特殊性,急诊科也成为了医院诸多科室中风险比较高的科室,医患纠纷发生率比较高。急诊科患者疾病种类繁多,就诊过程中家属的心态比较特殊,患者就诊时间分散,需要随时进行治疗,这也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并详细了解引发急诊护理纠纷的主要因素以及具体的防范措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一、哪些患者容易出现急诊护理纠纷

医院急诊科需要接待大量患者,容易导致急诊护理纠纷的患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精神类疾病患者、院内人员陪诊患者、药物中毒、自杀、社会特别关注患者、医保患者、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患者、腹痛原因不明患者、打架斗殴患者、无法确诊患者、生命垂危患者、孕妇、老年患者等,这些患者在急诊科就诊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格外关注,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规范科学的开展各项护理操作,使患者明确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信任医护人员,提供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

二、哪些疾病容易导致急诊护理纠纷

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复合伤、坠落伤、无法确定具体科室的多系统疾病、多种疾病并存患者、可能影响肢体活动的疾病、面部外伤患者、深度刀伤、蛛网模下腔出血、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脑血管意外、内脏破裂、宫外孕、隐蔽性骨折、不明原因机体发热、心肌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在治疗上述疾病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熟练准确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此来实现治疗效果的全面改善,减少纠纷的发生率。

三、引发急诊护理纠纷的因素有哪些

急诊科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原因,经常接触生命垂危的患者,加之日常工作量较大,在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耐心、不严肃、不谨慎等方面的问题,对患者家属提出的各类疑问解答不够细致,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降低,进而出现各类医疗纠纷的问题。很多医院受到人员的限制,急诊护理人数严重不足,很多急诊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无法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导致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产生一定的误解[2]。同时,法律意识不足也是引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为全面反映出急诊救治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详细记录临床护理经过、抢救经过、常规检查结果,这些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对护理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抢救能够积极主动的采取各类措施,但对于各类护理资料的及时准确记录重视程度不足,这也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隐患。另外,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也与各类医疗纠纷关系密切。急诊科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急诊治疗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很多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未能严格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严重缺失,面对各类突发情况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之患者及其家属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导致纠纷数量的增加。

四、如何防范急诊护理纠纷

(一)护理人员加强日常学习

急诊护理责任重,风险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发生纠纷几率高于医院其他科室。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各类医疗法规逐步完善,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力度逐步加强,为此护理人员需要牢固树立起法律意识,加强对各类医疗法规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解决医患纠纷,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医院需要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培训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使急诊科护理人员具备稳重的举止、和蔼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状态,以此来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提高患者的信任度,通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纠纷发生率的降低[3]。

(二)积极开展预见性护理

目前,很多医院急诊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严重缺失,以医疗过程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占据医院的主要地位,医护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是疾病的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预见性护理开展严重缺失。为此,护理人员需要转变医疗理念,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急诊科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倒班的工作模式,提高护理过程的连续性,严格落实四项护理的核心制度,使患者家属能够明确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作用,规范标准的进行护理,实现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以此来提高护理满意度。

(三)转变服务态度

护理严格来说也属于一种服务,为降低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以患者为核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出同情和严肃的护理态度,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树立起在患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协调配合,及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方案,确保医嘱完整记录,维护患者家属对治疗过程的知情权,以此来实现护理纠纷发生率的降低。

急诊护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护理人员的技能、服务态度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学习,转变服务态度,以患者为中心,积极主动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此来降低纠纷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刘翠.研究急诊护理干预中目标护理措施对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6):3-4.

孙婷玉,黄勤凤.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93+98.

徐蔚臻,陈嵘,汪梅,陈涌,王召娟.急诊输液室护理纠纷与不安全因素防范中应用补位服务的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5):186-187.

猜你喜欢

急诊科发生率纠纷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误帮倒忙引纠纷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纠纷调解知多少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