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外104岁教授伊莎白:拓荒者的中国情缘

2020-03-19

北广人物 2020年7期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拓荒者勋章

她是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荣获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中,有90多年都在中国度过,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一家六代都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缘。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伊莎白教授。

不解情缘

伊莎白-柯鲁克,1915出生于中国成都,1 943年加入英国共产党,1948年参加中国革命工作,并留在中国终生从事外语教学。伊莎白教授是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她和丈夫大卫·柯鲁克为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与智慧。她培养了新中国首批外事干部,以及大批杰出的学者和外交人才。作为社会学者,伊莎白教授忠实地观察并记录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为向世界积极介绍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伊莎白于1915年出生于中国成都,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求学。毕业后再次返回中国,从事田野调查和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她与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相识相恋,并一起沿着红军长征之路前往大渡河泸定桥等地走访。1 947年,为考察和报道中国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柯鲁克夫妇二人穿越重重封锁来到解放区,在河北武安十里店村住下,展开社会调查,他们用笔、打字机、照相机,记录了当地村庄的土改运动,完成了有助于人们了解真实的中国土改运动的历史文献《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助力北外

1948年,结束十里店的调查后,伊莎白二人接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前往石家庄西部一个名为南海山的村子,帮助创建中央外事学校,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开始了英语教学生涯。后来,这所外事学校几经迁移、更名,发展为现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从此,伊莎白和丈夫在英语教育岗位上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开始了在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60多年的开拓和耕耘,成为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为新中国培养了数代外交人才。如今,他们的许多学生仍然活跃在中国外交和英语教学领域。伊莎白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倾尽一生,为中国的革命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伊莎白“终身荣誉教授”。2008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授予伊莎白教授“终身名誉博士学位”。201 4年,伊莎白教授荣获中国“十大功勋外教”。

四代从教

据伊莎白的儿子柯马凯回忆,大约上世纪20年代,他的曾外祖母就来中国,帮助他姥姥带孩子。他们家族前前后后有6代人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并且其中有4代人在中国从事或正在从事教育。

伊莎白的父亲饶和美和母亲饶珍芳都是加拿大人。夫妇二人在民国成立之初来到中国,参与创办华西协和大学。这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端之一,是成都乃至中国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大学。抗战时期,这里成为保存、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这里是我国牙科学的发源地,其文理哲各科在当时的西南地区也是处于顶端的位置。饶和美曾任华西协和大学教育系主任,饶珍芳曾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蒙台索利幼儿园和成都弟维小学。

伊莎白和丈夫任教期间,在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革故鼎新,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1 994年,伊莎白的儿子柯马凯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北京第一所国际学校,北京京西学校。从最初只有一个小学部,到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如今的京西學校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国际学校之一。伊莎白的孙女文杨兰目前已在北京从事幼教工作十年。

201 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伊莎白教授荣获“友谊勋章”,目前仅8人获颁此勋章。颁奖词写道:伊莎白-柯鲁克,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中国与加拿大民间友好做出杰出贡献。

一颗中国心,一腔北外情。从青春少女到白发长者,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北外的萌芽、发展、壮大,半个多世纪以来,伊莎白教授记录中国,也不断促进中西方文化友好交流。建校至今,一批批如伊莎白教授一样的拓荒者与奉献者,坚守北外、建设北外、发展北外,他们是北外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建设者,也是北外万千学子学习的榜样。

据《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外国语大学官微等整理

猜你喜欢

北京外国语大学拓荒者勋章
《拓荒者》
共和国勋章
意外的勋章
勋章闪亮映初心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徐剑:道路养护“拓荒者”
Apprendre d'hier,vivre pour aujourd'hui,espérer pour demain
La Belgique:réagir après les attentats
A maman
Nostal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