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2020-03-19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鲍 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行为习惯和交互方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占比达99.1%。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总数比例的78.2%[1]。阅读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最新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呈现了10年连续增长的态势。数字化和互联网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但期刊类阅读率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期刊阅读率仅为23.4%,相较上一统计年度的25.3%呈明显下降趋势[2]。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已产生巨大变化。移动互联网开始主导信息流通渠道,各种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当传播模式由原来的线性传播向复合多元化模式进化后,传播关系、传播理念、传播规律也随之改变。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新媒体传播具有开放化、多层级、分众化、碎片化、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3]。这种种变化被学者总结为一个发人深省的理念:不断进化的互联网是一项支撑社会发展的底层设施,在全新的技术形态带来的社会变革中,各行各业都必须去学习并适应它,最后融入其中,进行自我革新改造后才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发展[4]。

一、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媒体融合是指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5][6]。学术期刊作为传播科技创新成果、报道前沿学术进展的平台,肩负着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使命。在互联网获得蓬勃发展的今天,所有传统媒体都面临着数字化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一方面,传统纸刊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在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日臻完善,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表明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7]。

虽然学术期刊界已逐渐认识到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然而,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仍鲜有成功案例。主要存在如下3个方面问题:一是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进程缓慢;二是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流于形式;三是备受期待的期刊集约化发展技术优势并未彰显。因此,开展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研究,加快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进程,拓宽学术资源和信息传播渠道,实现“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无障碍实时流通,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二、学术期刊融合发展历程

据《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17年全国出版期刊10 130种[8],其中,学术期刊6 430种[9][10],超过60%。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体系中的重要载体,学术出版经历了纸印本阶段、数字图书馆阶段、“互联网+”阶段。全国期刊业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目前全国95%以上的期刊开展数字网络出版业务[11],已进入刊网融合发展阶段,并初步显露出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4个阶段。

(一)初级数字化阶段

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清华大学创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开辟了数字出版国际先河。数字化初期,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些期刊社也尝试进行了数字化建设,如将纸刊内容制作成数字化光盘、软盘等。不过,这种数字化只是信息存储介质的变化,期刊的内容形式、传播方式都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期刊内容存储占用的物理空间。受限于存储介质的容量,其实此类数字化对期刊的发行传播带来的影响非常有限。

(二)“互联网+”阶段

2000年前后,世纪交替之际,互联网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甚至历经了一波互联网泡沫迅速产生又须臾破灭的洗礼。尽管这种大起大落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但互联网大潮却已经逐渐成形,它以势不可挡的姿态猛烈冲向各行各业。学术期刊作为高度垂直的传统出版行业也无法避免它带来的冲击。此后几年,知网、万方等大型网络数据库在政策和机构平台支持下逐渐发展成熟。早期的数字化从量变迎来了质变。随着数字化终端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互联网开始走进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科研成果的发布、传播、获取都开始进入“互联网+”阶段。人们获取学术信息的习惯也逐渐从期刊订阅、图书馆检索,转变为在线数据库检索。

这个时期,作为学术内容加工单位的期刊社也开始觉醒,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带给读者、作者和编者的便利。尽管资源有限,很多期刊社也开始积极尝试融入互联网世界。从最初开通电子邮箱接收投稿,到后来建设期刊网站进行各种编辑出版业务的“互联网+”转变。总体而言,在这个阶段虽然只是“互联网+期刊”的初级融合,但学术期刊出版和发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降低了学术信息获取的门槛,并显著提高了学术出版和信息传播的效率。

(三)刊网融合阶段

随着新媒体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体融合发展也由单一的“刊网互动”过渡到“刊网融合”,“刊网融合”概念于2010年被学者明确提出。“刊网融合”模式下,编读之间可以进行更为畅通的互动与交流,提升了读者及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无形中增加了读者及用户对社会热点、学术动态和前沿的关注度。

2014年是新媒体融合元年,这一时期的刊网融合不仅表现在学术信息传播方面的融合,还体现在学术内容制作和期刊经营方面的融合。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很多学术期刊开始融入不同形式的新兴媒介,如自主开发APP;与各种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合作进行学术内容快速刊发;与第三方专业平台(如OSID开放科学计划)合作进行期刊内容拓展;借助新媒体平台(如超星、微信、微博等)实时推送期刊出版信息等,为碎片化学习、移动式阅读、开放获取、在线评论与交流探讨等提供便利,契合用户需求,更加注重媒介形式和阅读习惯的内容生产,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7]。

(四)全媒体新型出版阶段

2017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首批网络首发期刊联合发布公告,标志着我国学术期刊开启了真正意义的网络出版新纪元。网络期刊代表的不仅仅是期刊内容的网络化发行、传播,它是在根本上有别于传统期刊的新型期刊出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术期刊的数字版和纸质版将不再完全一致,论文出版会因网络首发而不再同步,同一论文的内容因增强出版、协创出版而不完全相同,数据论文一般不会印刷出版,期刊订阅、服务、保存、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都会有所改变,由此必然引发图书情报部门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学术期刊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全媒体出版业态[12]。

三、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模式与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数字化、渠道网络化,随着知识传播的基础环境、主流形态的变化,科学研究已进入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时代。学术期刊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数字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获取学术信息不再以某本纸刊为载体,而是直接检索单篇学术论文,或是某个具体的知识节点。在这个过程中,纸印本期刊的地位迅速下降,数字化期刊逐步成为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的主要形式。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传播权和开放获取开始受到关注。

当人们获取学术信息的方式由图书馆查阅转变为数据库在线检索后,学术期刊的身影也逐渐从书店、图书馆、报刊亭等实体中消失。国内以知网、万方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库则乘势而起,借助政策支持及人力、资金、技术等优势迅速整合了各类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报纸、会议纪要等学术资源,逐渐主导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发行。学术期刊个体则逐渐丧失了传播主导权和利益分配话语权。期刊的角色慢慢退化为单纯的内容生产者。影响力的下降、传统发行渠道的枯萎导致期刊发展变得愈发艰难。为了改变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尴尬的处境,期刊界同仁已充分认识到融合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也在不同层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有些期刊的融合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观的效益。

(一)传统刊网融合

刊网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基础,也是较早出现的模式,通常指一次制作、多元发布。在这一模式下,出版单位在出版纸质期刊时,同时出版数字化版本,相同内容通过不同载体呈现,不同载体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发布,从而获得更多关注[13]。

1.自建网站——采编加工融合

目前,学术期刊自建网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玛格泰克、勤云等第三方网络技术供应商建立采编一体化网络平台,这种网站大多采用统一模式,实现了论文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编排等功能。借助专业化技术处理手段,还可以实现HTML格式的全文在线阅读和PDF格式的全文下载。这种网站的优点是对学术内容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内容呈现方式较为专业,也更容易适配PC端以外的网络媒介平台。例如,由玛格泰克提供技术支持和后期数据加工的《中国农业科学》网站、由勤云提供技术支持的《大气科学》网站,它们不仅实现了在线采编功能,其对学术内容的加工也非常专业,除了提供传统的PDF全文下载,还可以提供HTML格式的全文浏览。《大气科学》借助该网络平台,还将网站内容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无缝衔接,实现了专业学术信息的多元发布。不过,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类网站结构设计固定,页面布局死板,后期改造升级会比较困难,统一的模版也难以适应所有期刊的发展需求。其次,受限于人力、经费等因素,很多期刊社在使用该采编系统后表现出水土不服、难以适配等问题,平台功能很难全部实现。真正实现HTML格式全文浏览,并将其进一步网络分发的网站寥寥无几。

另一种是出版机构量身定制的门户类网站,此类网站大多由品牌出版机构创建。例如,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创建的“学者在线”、由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华文摘网等。创建此类网站需要庞大的资源和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只有实力雄厚的出版机构才能维持运营。如果经费有限,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建立个性化定制网站,如《安徽农业科学》定制的期刊官网,不仅实现了服务于期刊出版业务的在线投稿、专家审读、稿件状态查询、论文检索及下载等功能,还建立了基于用户服务的在线留言、问题解答、编辑介绍、荣誉资质展示等板块,基本满足了期刊的论文出版、用户服务及品牌宣传等需求。

“期刊+网站”这种模式虽然已并不新鲜,但它对期刊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网站,期刊可以有效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大大缩减论文刊发的周期。网站除了服务于期刊采编出版业务,也是展示权威资质和形象宣传的平台,还是作者—读者—刊社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在互联网世界,网站是期刊的最基本门户,也是期刊组建媒体矩阵的重要环节,通过网站,期刊不仅可以传播学术信息,进行品牌宣传、发布行业动态,还可以引导大众进入期刊的其他平台,例如,通过页面二维码进入期刊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也可以引导用户进入纸刊的网络订购平台。另外,在学术信息获取的层面,商业化数据库提供的学术信息大多需要收费下载,而期刊自建网站大多采用OA免费获取的方式,为学术信息传播和学术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便利。

2.第三方专业数据库——信息传播融合

学术期刊自建网站主要侧重于论文采编、加工环节的融合。在信息传播层面,个体期刊的网站是难以满足用户信息获取需求的。即便是某个出版机构整合若干期刊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也无法提供足够全面的学术信息。因此,由第三方大型网络数据平台来整合所有学术资源变得势在必行。

此类数据库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商业化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服务平台等。借助此类数据库强大的技术优势、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信息传播能力,期刊可以间接实现数字化,并快速完成网络传播,也有效地弥补了期刊网络技术人才匮乏的缺陷,降低了网络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但是,这种模式下,学术期刊完全处于被动整合的地位,不利于期刊自身谋求更大发展[12]。商业数据库出于自身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诉求,采取的是信息收费获取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保证了数据库自身的良性发展,但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术信息的自由传播。

学术期刊具有公益性特征,期刊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让学术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获取、让知识自由传播是学术出版界共同的责任。因此,建立另一种公益性、开放获取的数字化网络出版平台显得尤为必要[3]。截至2016年9月,瑞典《期刊开放获取指南》(DOAJ)已收录全世界130个国家9 198种OA期刊[14]。国内在前些年也有此类尝试,如教育部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等,借助政策和资金扶持,这些平台在开放获取的领域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不过,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此类平台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最新的查询结果显示,两个平台已很久没有信息更新。在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性的矛盾中,如何构建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平台,并建立对应的评价、认证机制,以及完善相关的数字化版权法律法规,尚待探索和研究[3]。

3.综合期刊网络平台——网刊发行融合

除了知网、万方等学术资源数据库,还有一类数字化综合期刊网站。如龙源期刊网、中邮阅读网、博看网、读览天下期刊网等。此类网站着力于整合所有类别的期刊,形成数字化阅读平台。不过,此类网站的属性是网刊发行,运营的主要方式是发行数字版的整本期刊,并不提供专业学术信息的检索服务。此类平台缺乏学术专业性,但是灵活性很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也许此类平台更适应跨媒介出版、定制出版、个性化出版等多元复合出版环境。作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补充,此类模式也值得探索和尝试。

(二)集群化融合

1.“聚众合一”——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这种集群模式有两类:一类是在垂直行业领域,由行业学会主导,以品牌期刊带头,集合众多同类期刊合作共建该行业的专业学术资源平台。例如,由中国地质学会组建的“中国地学期刊网”,该平台聚集了超过250多种地学科技期刊,整合了行业内学术资源,扩大了行业期刊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此类期刊集群还有中国力学期刊群、中国光学期刊群、中国化学期刊群、中华医学会期刊群等,都立足于在垂直行业内进行资源整合,从而产生规模效益,为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建设做出了表率。

另一类是特殊群体集合而成,如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该平台由部分高校学报联合创建,由中国知网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实现了期刊的数字化出版,集约化运作。该平台把各期刊的学术内容聚合起来进行数字化编排,内容上按学科、专题重组,然后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整体传播。这种模式避开了数字化转型中期刊体制改革的难题,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平台专业化、集约化运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由一而众”——强化优势,集群发展

此类集群是由品牌出版机构借助其所处的平台资源优势,在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领域打造一批学术期刊,然后组建成期刊集群,进行集约化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建立的“学者在线”,该平台立足于人文社会领域,出版了9种精品人文社科期刊,整合了各类学术研究工具和资源,还汇聚了一大批顶尖专家学者,以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技术为引领,着力于建立权威的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平台;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立的期刊中心出版了22种各类中英文期刊,其依托清华大学的资源优势,出版了一批优质的学术期刊,并采取集约化的运营管理方式,显著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浙江大学出版社建立的学术期刊网汇集了旗下出版的25种中英文学术期刊,以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为办刊理念,建成了颇具学术影响力的期刊集群平台。此类由高校出版社创建的期刊平台为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网络连续出版

2015年10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国家连续型网络期刊规范化首批试点”项目,开启了“网络连续出版”的新模式。2017年7月,我国第一个连续型网络出版物试点项目支撑系统——《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CAJ-N)发布[15];当年 10 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首批网络首发期刊联合公告发布,《财政研究》《科学通报》等数百家学术期刊成为首批试点期刊。截至2018年底,890余种试点期刊以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增强出版、协创出版、数据出版等新型数字出版模式大量发表论文,已初步转型为正式出版的网络期刊[13]。

网络连续出版,不仅能缩短发表周期,还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学术研究背景、实验过程,以此增强学术论文的传播和可信度,便于行业内外交流探讨[13]。

网络连续出版是媒体融合出版的重要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期刊的数字版、纸质版将因网络首发而不再同步,同一论文的内容也会因增强出版、协创出版而不完全相同,数据论文一般不会印刷出版,期刊的出版、订阅、服务、保存、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都会有所改变,由此必然引发图书情报部门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学术期刊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全媒体业态[12]。

(四)新媒体融合

目前,互联网流量90%以上都聚集在移动端,尤其是社交类平台沉淀了大量活跃用户,从而占据了绝大多数网络流量和用户时间,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微信和微博[1]。鉴于这种情况,学术期刊也开启了“两微一端”的新媒体融合探索之路,以期借助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增添助力。

1.微信、微博

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并不鲜见,但运作成功的非常少见。其中,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护理管理》等为代表的医学类期刊公众号表现比较抢眼,数据显示(表1),2019年5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WCI(微信传播指数)为790;《中国护理管理》的WCI也高达928;《中国中药杂志》还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创了以中医药为背景的小说连载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了不少读者认可。工科期刊《金属加工》的新媒体运营在行业内也颇受赞誉,他们非常注重线上线下互动,依照互联网思维,以“金粉”的名义号召、聚拢订阅用户,形成了较为忠实的粉丝群体,并显著地扩大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其创建的“金粉商城”更是独树一帜,其微信公众号的WCI也超过了800,值得期刊界同行学习揣摩。

表1部分学术期刊2019年5月微信传播数据

相比于微信,学术期刊在微博平台的发展要逊色很多。有些学术期刊至今没有开通微博,有些开通了之后也没有持续维护,还有些学术期刊微博虽然也很用心在维护更新,但获得的关注、转发很少,整体影响力比较弱。

2.移动端APP

学术期刊APP出版模式可以有效利用读者的碎片化时间,传播严肃的学术研究成果,使读者阅读的时间得到延伸。与此同时,学术期刊APP出版模式不受限于传统期刊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局限,可实现立体出版。

原有的纸质出版及刊网融合出版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以文字为主,辅以少量的图片。而基于APP的学术出版,可以利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表现手段,全方位呈现期刊的论文成果,为用户提供相关的附加服务和资源[13]。目前,学术期刊APP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品牌出版机构依托自身拥有的学术资源建立;另一种是第三方网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建立。

第1种APP的代表是中华医学期刊APP。它整合开发了中华医学会期刊平台的优质资源,拥有185种医学期刊、上百万篇医学文献;建立了期刊库、指南库、病例库、视频、专家视点等形式多样的综合资源平台,还向用户提供继续教育、会议资讯、商城等衍生服务。它的上线标志着中华医学会期刊群向数字化、全媒体出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从此以后广大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读文献、看视频、看病例、查指南都变得唾手可得。

第2种APP有很多种,如“手机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助手”等数据库APP,“博看书苑”“读览天下”“名刊会”等数字刊APP;而最具移动互联网属性的是由超星平台建立的“学习通”APP,它有包含期刊、图书、报纸、公开课、有声读物、视频等资源的移动图书馆,有培训课程、尔雅资讯、学习档案、课程广场、示范教学等特色板块,有直播、视频会议、投票、签到、转发、打赏等交互工具,还有面向大学生群体的衍生服务产品“看未来”“找实习”“简历诊断”“MBTI测评”等。超星作为一个综合性知识发现平台,针对学术期刊在移动出版领域水土不服的难题,首次提出了“域出版”的概念,强化了学术资源的专题属性。针对学术期刊,它还建立了论文检测、分类导读、全文浏览、统计评价、刊物介绍、学术交流、在线投稿等栏目。最宝贵的是,超星平台面向大众,免费提供学术论文的全文HTML格式浏览服务,既有效扩大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力度,也为学术期刊多平台、多渠道的内容分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超星系统还尝试让期刊编辑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选题、策划、组稿等资源整合,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信息服务产品。

四、融合发展遇到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随着网络基础环境的升级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化,传统媒体纷纷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改革的大潮中,经过几年的发展,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为代表的主流传统媒体凭借强大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型成功,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新媒体平台都占据了头部位置。

学术期刊虽然也开启了各种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之路,但总体而言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从传统网站的运营管理到“两微一端”的新媒体融合尝试,真正实现转型融合发展的案例少之又少。大多数期刊还停留在纸版内容数字化、传播介质互联网化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融合进度缓慢、发展停留于表面等问题。鉴于此,笔者尝试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期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一)体制僵化,转型艰难

当前,各种媒体发展的轨迹已逐渐从物理层面转移到了虚拟网络层面。但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在扶植学术期刊转型跨界上的力度不足,大部分学术期刊自身能力有限,处于进退维艰的局面。学术期刊一般是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主办,实施行政化管理,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因此缺乏进行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内在驱动力[16]。

在目前的学术传播、评价体系中,一方面,作者发表论文是刚性需求,但为了保证学术质量,学术期刊的刊载量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在稿源充沛的前提下,学术期刊融合转型的意愿并不强;另一方面,当前的学术期刊仍处在传统的评价体系当中,作为学术信息交流、展示的平台,现有体系对其量化评价的参照数据仍然来源于传统的传播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中融合发展的动力。

3.1.1 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复合肥25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硝酸钙1千克,2/3的化肥撒施深翻30~40厘米(剩余的1/3化肥施入定植沟内),然后耙细搂平。

(二)管理分散,规模弱小

在传统的学术评价机制下,全国有期刊10 000多种,分属于6 000多家单位,这些单位又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在这样的形势下,就形成了学术期刊管理分散、行政化突出、规模较小的局面。各个学术期刊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协同发展效应。因为规模较小,没有充足的人力、财力进行大刀阔斧的融合转型改革。因为办刊单位属性的相似,也造成期刊办刊理念不鲜明、内容雷同、形式相近,缺少学术期刊所应有的个性和特征[17]。

(三)内容精深,受众有限

网络信息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在传播过程中,网络受众是有内容和形式偏好的。普通大众的阅读具有浅阅读、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各种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用户会根据大众的需求提供内容,满足受众丰富庞杂的信息需求,内容追求活泼轻松、直观浅显的表达形式,关注的焦点也会跟随社会热点频繁变幻;相反,学术期刊追求精确、严谨的学术内容挖掘和有深度的学术信息呈现,关注的是科研领域的学术热点,内容讲究规范和严谨,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公益性、严肃性的学术特征,这些特征与大众网络的及时传播、浅阅读、碎片化、娱乐化、图像化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学术内容在当前网络环境中传播力度偏弱[17]。

此外,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相对固定,影响面也比较狭窄,进行媒体融合转型之后受众扩充余地不大。学术期刊的使命是传播专业学术信息,具有理论性强、专业精深的特点,在特定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性,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受众群和受众黏度相对固定。普通大众则很难理解其刊载的内容,这就造成学术期刊在网络环境中很难获得特定受众之外普通大众的关注[16]。

(四)缺乏技术,也缺人才

在当前网媒大热而纸媒逐渐没落的现实条件下,各种媒体都在积极寻求网络化转型,学术期刊也不例外,但是新媒体时代所需要的技术基因,几乎是所有学术期刊的先天不足。受限于种种客观条件,学术期刊缺乏全媒体发展的技术能力,也缺乏新媒体开发和运营的融合型人才。

一方面,作为立身之本,学术期刊大多擅长专业内容加工;另一方面,作为传统专业媒体,学术期刊又极度缺乏网络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三高”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尽管学术期刊有融合转型发展的意识,也很难负担此类网络开发的投入。囿于编制、薪酬待遇等体制、机制的限制,学术期刊很难吸引高端融合型技术人才。

在现有的人力、经费条件下,大多数学术期刊无法兼顾内容加工和网络新媒体开发运营。纵观全行业,只有极少数的期刊集群可以依靠规模和平台优势进行独立自主的数字化平台建设,而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也未见形成良好的成果。

五、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定位,理清需求

画一条线段,要先确定开始的原点。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学术期刊要寻求转型发展,也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对应着不同的发展策略、不同的内容风格、不同的用户群体,只有互相匹配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传媒领域是由很多行业组成,期刊出版只是其中之一,期刊行业还包含很多细分的品类,学术期刊要如何定位自己?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层出不穷,学术期刊要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全媒体时代逐渐来临,学术期刊又如何践行自己的使命?融合转型,不是盲目跟风、四处乱撞,只有明确自身的定位和需求,才能正确选择转型的方向和融合发展的道路。

当前的互联网传播机制,奉行“流量为王”的准则。有些媒体为了谋求经济效益,千方百计获取流量,然后迫不及待就想让流量转化为经济收益。在这种模式下,个个都想着成为网红,处处都想制造爆款,但在这场互联网流量盛宴中,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传递的信息到底有没有价值却很少有人深思。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若干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了促进传统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方向。笔者认为,学术期刊不同于大众传媒,它有着特定的属性和定位,学术期刊转型融合发展,应该以促进优质学术内容广泛传播、创新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寻求多元化盈利模式、改善期刊经营现状才是其正确的融合发展之路。

(二)转变理念,完善机制

需要认识到,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媒介转变,而是涉及全流程、全方位的体制融合、渠道融合、平台融合、技术融合、内容融合、经营融合、管理融合等。因此,学术期刊要融合发展就必须转变既有理念,优化顶层设计,创造有利于媒体融合转型的体制架构和管理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要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不能把自己局限为一个传统的学术内容加工者,而要努力成为一个科学知识的普及者、行业内容发布者、学术论题组织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术期刊就需要具备用户思维、服务思维;学习使用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方法;结合自身优势并借助第三方工具、技术、资源等,丰富内容展现形式,优化用户体验。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将从前的期刊订阅用户转化为网络订阅用户和读者。最终,努力将学术期刊打造为一个全媒体类型的学术观点聚集中心、创新知识服务平台。

(三)优化内容,开放获取

学术内容是学术期刊的核心价值,也是知识传播和科技创新的源头。过去,学术期刊一直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力求内容精益求精、科学严谨,但在新媒体时代,学术内容往往也显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很多内容还是大众无法理解的专业信息。在互联网传播浅阅读、碎片化的大环境中,这个问题就成了困扰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一大难题。因此,学术期刊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积极融入互联网传播思维。

新媒体内容具有形式多样化、篇幅不受限等特性。学术期刊在打造新媒体内容时,一方面要保留自己以往的优势,如科学严谨、用语规范等;另一方面,也要适当转变语言风格、丰富表达内涵,专业内容要分众梳理、分层拆解、整合提炼再定向推送。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发布学术论文不能照搬期刊原版内容,而要进行二次编辑加工,适当增加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形式,以达到适应网络阅读习惯、吸引读者的目的。基于数字化时代下读者精准化、碎片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学术期刊还要注重内容的差异性、稀缺性、领先性和可参与性,立足自身优势,优化传播内容,形成独有风格,振兴期刊品牌。

互联网在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凸显着开放共享的基因。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播学术价值的使命,追求社会效益是其与生俱来的责任。因此,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中,开放获取是国内外学术期刊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诉求,也是学术传播的大势所趋。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不能采取大众化刊物的商业化运作机制,而应采取扩大知识传播的运作机制,更多地考虑到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为学术内容的更广泛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四)多方合作,优势互补

在当前产业细分的趋势下,学术出版是一整套学术信息的发现、创新、加工、传播产业链条,学术期刊只是其中细分的一环[17]。要实现媒体融合转型,就必须突破软件、硬件、网络等多方面的技术障碍,而这些恰恰是学术期刊的短板。因此,学术期刊既要加强自身内容建设,也要加强与其他同类期刊、技术供应商及各类网络平台的合作,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在执行层面,具体可分为:联合技术供应商打造期刊网络平台;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自身新媒体建设;借助第三方渠道实现多元发行传播;联合其他学术期刊进行集群化发展。

1.学术期刊+技术供应商

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媒体融合,就需要做好数字化资源保障,加强自身的网站、数据库建设。在目前的形势下,学术期刊如果只依靠自身的能力开展这些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明智的选择是与网络技术供应商合作开发。只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提出合理的意见,网络技术供应商就可以提供从平台构架、网页开发、交互设计到域名申请、网站备案、服务器搭建等全方位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快速搭建期刊的网络平台。目前,国内服务于学术期刊的此类技术供应商有知网、勤云、玛格泰克等。

2.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

学术期刊作为传媒的一个分支,其根本目的仍是把内容传递给用户。以前只能依靠纸刊,被动地等待读者查阅,现在则可以主动出击,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建设期刊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例如,加入OSID科学开放计划,通过增加语音、视频、图片等拓展期刊的内容表现形式,并通过二维码建立纸刊与数字化内容的纽带;借助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移动网络平台发布科普知识、行业信息、出版动态等内容,提升期刊知名度、扩大期刊影响力并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

3.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渠道

当前,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术期刊要进行高效的信息传播,就需要建立多种样式、多种路径且覆盖面广泛的传播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依靠期刊自身的能力是无法达成的,只能采取与第三方网络渠道合作的策略。例如,与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网络数据库合作,实现学术内容的快速数字化及广泛传播;与龙源、读览天下、博看等综合期刊平台合作,实现数字化整刊的多元化网络分发;与中科在线、中国邮政网络平台合作,实现纸刊的网络化多渠道发行(见表2)。

表2中科期刊网店2019年1-8月学术期刊销售数据

4.集群化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主要形态是数字化网络出版,论文成为“传播元”后,“去期刊化”特点逐渐显现[3],基于节点检索和单篇获取的聚集性网络资源平台逐渐走强,并占据学术出版的主流阵地。学术期刊要寻求融合转型并强化主导权,就不能延续以往分散弱小、各自为政的局面。在同一学科领域内,联合其他同类学术期刊,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在线平台,合作建设集群化期刊平台是一条可行之路[16]。集群化融合发展,可以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弥补各自实力不足的弱点,实现媒介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最终达到强化学术传播力,提升期刊行业影响力的目的。

(五)培养人才,多元盈利

由于长久以来的管理、运行模式,传统学术期刊内部的人员构成往往是“重内容、轻经营、无技术”,普遍缺乏网络开发技术和媒体融合人才。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和人才,媒体融合就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基于媒体融合全流程的需要,学术期刊既要引进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也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媒体融合相关技能的培训。

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期刊所属的学科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辑学、新闻传播等专业素养。随着数字化、网络出版的趋势逐渐走强,新型编辑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融合型编辑人员不仅需要深厚的学科专业背景、扎实的编辑功底,还要具备数字化编辑加工技术和必要的网络出版技术。打造结构合理、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人才队伍,营造学习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团队文化[7],建立存量人才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引进高端融合性媒体人才,是未来学术期刊在开展融合转型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传统纸刊的没落已不可避免,一方面,传统学术期刊依赖于纸刊发行的经济收益势必逐渐枯竭;另一方面,网络数据库主导的网络发行收益分配中,学术期刊缺少议价权,导致获得的学术资源数字出版收益少之又少。探寻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型的盈利模式,对传统期刊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开放获取的理念,学术期刊从数字化学术资源发行中获取经济收益并不可取,借助新媒体平台的新型盈利模式就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微信公众平台就提供了多种成熟的盈利方案,如原创文章打赏、流量主广告分红等;微博也有“微博V+会员”、收费问答等盈利模式;如果新媒体平台运营成功,订阅用户数量庞大,还可以整合纸刊与多种新媒体资源,进行全媒体覆盖的产品宣传推广、会务信息发布等。

六、结语

在纸印本时代,学术期刊是学术信息加工、交流和传播的核心,编辑出版单位只需要潜心内容加工,依靠传统的期刊发行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但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的生态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以往的信息传播机制(接收—筛选—发布—反馈)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8]。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科技创新节奏,也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新媒体时代,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化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学术传播的中心从期刊转变为单篇论文,甚至是单个知识节点[17]。传统的学术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中被逐渐边缘化,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处境就必须深刻认识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转变以往的办刊理念,探索体制改革、改变管理模式,加强新型融合媒体人才的培养,寻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融合发展之路。

当然,不管学术期刊如何实施媒体融合,始终不能忘记它的本质是学术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交流转化平台,它的使命永远是促进学科建设、引领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