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回汉墓竹简》可正《内经》《伤寒》文字之失
2020-03-1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成都老官山天回镇汉墓出土的竹简,可正《内经》《伤寒论》文字之失。举例如下(以下所用资料为2018年7月中旬专家审定稿《成都天回汉墓竹简》,所引文句,出自该本释文)。
“搏”当作“摶(抟)”
天回镇竹简以“椯”(tuan)代“摶(抟)”,《甲乙经》以“揣”(tuan)代“摶(抟)”,证明《内经》《伤寒论》“搏(bo)”当作“摶(抟)”。
“椯”(tuan)是多音字,有 tuan音。“椯”(tuan)与“抟”古音皆端纽元韵,二字同音。天回镇汉墓竹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183条载:“治心腹为病也,如大伏蛟蛕,如蚖蜥蜴者,此皆在肠中……椯(tuan)动勤,能息,按之避手。”释文释“椯”为“抟”,甚是。意指许多蛔虫在肠中抟聚活动,偶尔暂息,拒手按压。“椯(tuan)动”即“抟动”。“椯”是“抟(抟)”的通假字。
古书“椯”又写为“揣(tuan)”。以“揣”代“摶(抟)”可正《素问·脉要精微论》许多“搏(bo)”字为“抟”字之形讹。《素问·脉要精微论》有关“搏(bo)”字如下:“心脉搏坚而长”“肺脉搏坚而长”“肝脉搏坚而长”“胃脉搏坚而长”“脾脉搏坚而长”“肾脉搏坚而长”,王冰注:“搏谓搏击于手。”六个“搏”字皆为形近而误之字,当作“抟(tuan)”。
古书“搏”“摶(抟)”经常互讹,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唐、张参《五经文字》已辨证之。《甲乙经》为避免“摶(抟)”“搏”互讹,将“摶(抟)”写为“揣(tuan)”字。清·王筠《说文句读》载:“揣椯一字。”《集韵》载“揣,徒官反”,音抟。《文选》马融《长笛赋》载:“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揣(tuan)封乎其枝。”李善注:“揣与抟古字通。”《汉语大字典》(1993年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载:“揣,通团,聚貌。《文选》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揣与团古字通。’”《诂训汇纂》手部《慧琳音义》卷二十二引《慧苑音义》“揣食”,注:“揣食字正宜作抟。”引用上述诸例意在说明,古贤认为“揣”与“抟”通假,亦有认为同字者。
199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针灸甲乙经校注》卷四《经脉第一·中》凡“抟”字皆作“揣(tuan)”(见740~741页)。“心脉揣(注:‘《素问》作搏’)坚而 长”“肺脉揣(注:‘《素》作搏。下同’)坚而长”“肝脉揣坚而长”“胃脉揣坚而长”“脾脉揣坚而长”“肾脉揣坚而长”。《针灸甲乙经校注》关于“揣”字注释不确。总之,《甲乙经·经脉第一·中》的“揣(tuan)坚”即“抟坚”,用“揣”字代替“摶(抟)”字。可知《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搏”字乃“摶(抟)”字之形讹。其讹在王冰前。当正。
推而论之,《素问·阴阳别论》如下之“搏”字亦为“摶(抟)”字之讹。“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王冰注:“搏谓搏触于手也。”按,“别”与“搏”表达的意义应相反。“别”,分散也;“摶”,聚合也。句中“搏”字无抟聚义,其为误字无疑,当作“摶(抟)”。“阴虚阳搏谓之崩。”王冰注:“阴脉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而血流下。”按,“虚”与“搏”应词义相反,则“搏”为误字,当作“摶(抟)”。
明·毛晋钞本《甲乙经·经脉第一·中》如下(见图1)。
图1 明·毛晋钞本《甲乙经·经脉第一·中》
毛晋钞本小注“《素问》作摶”,“音摶”之“摶”,非“搏”字,而是“摶(抟)”字。铅字本电脑录入本皆讹为“搏”。
《伤寒论》有许多“搏”字,多为“摶(抟)”之讹。举例如下。
《辨脉法第一》载:“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寒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按,“寒虚相搏”当作“寒虚相抟”,谓寒邪与虚邪相抟聚也。
《辨痉湿暍第四》载:“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按,“搏”当作“抟”,谓风湿相凝聚也。
“惕惕”当作“愓愓”
“惕惕(ti ti)”当作“愓愓(dang dang去声)”。
天回镇竹简《脉书·上经》第37条载:“即入舍于脉,在脉之时,悗愓,善惊。”《释文》将汉隶“悗愓”释为楷书“悗愓”,甚是。可正《灵枢·经脉》篇文字之讹。《灵枢·经脉》载:“气不足则善恐,心剔剔,如人将捕之。”按,“剔剔”误,当作“愓愓”。《说文》载:“惕,敬也。”“愓,放也。”“放”有摇动义。“心愓愓”谓心绪摇荡不定也。
《脉书·下经》第489条载:“凡寒气乍在乍亡者,风也。畜作有时者,疟也。梃解而不去身者,痹也。战战陵陵,若临深水,若践薄冰,怵怵剔剔(ti ti),若堕若腾,酣酣况况,若寐若梦,是谓大风之征。”《释文》将汉隶“剔剔”释为楷体 “剔剔(ti ti)”,是为误释。当释为“愓愓(dang dang)”。这是一段古韵相押的文字。《内经》是散文体押韵著作。明·冯舒《诗纪匡谬》云:“《素问》通篇有韵。”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将《灵枢》《素问》大量押韵句段摘出,王念孙《新语易林素问合韵谱》排比了《素问》古韵韵部。《脉书·下经》“陵”“冰”“腾”“梦”“征”属于古韵蒸部,“愓”“况”属于古韵阳部,此段文字为蒸阳合韵,因此可以判定“剔剔(ti ti)”乃误释,当作“愓愓(dang dang)”。《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中,收有《管仲》一篇,就有蒸阳合韵的例句,“管仲答:贤质不枉【阳】,执节缘绳【蒸】,可设于承【蒸】;贤质以亢【阳】,吉凶阴阳【阳】。”说明古韵“蒸阳合韵”在战国晚期的文章中已经存在了。
“仁”应作“人”
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果仁”之“仁”皆作“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第232条载:“用杏核十四,取中人。”“人”非讹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八“人”字注:“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唯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草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具全体也。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记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1465—1487年)重刊《本草》,乃尽改为‘仁’字,于理不通,学者所当知之也。仁者,人之德也。不可谓人曰仁。其可谓果人曰果仁哉。金泰和(1201—1204年)所刊《本草》皆作‘人’。藏袁廷梼所。”
段玉裁所说极是。日本江户医学影北宋本《备急千金要方》(1982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影印本)卷末附《影宋本千金方考异》,凡“杏仁”“桃仁”之“仁”皆作“人”。如 “桃人散”(547页)、“杏人丸”(548页)、“治肠痈汤又方:姚氏不用桃人,用李人”(552页)。
北宋校正医书局所刊《伤寒论》原版已亡,明·赵开美(明嘉靖四十二年—明天启四年,即1563—1624年)翻刻之,“果人”之“人”皆从俗改作“仁”。日本康治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亦皆作“仁”字,此两书皆称刊行时代早于北宋校正医书局本,又称抄写无误,而此两书“果人”之“人”皆作“仁”,参照其方证同条现象,可藉以考证此两书成书时代之真伪(还有其他辨伪材料,此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