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磨课实践与思考

2020-03-19殷俊珍

科学咨询 2020年53期
关键词:口诀算式乘法

殷俊珍

(广州市黄埔区长岭居小学 广东广州 510700)

2014年3月28日,我校举行省级课题《在小学数学学科进行转化思想教学的研究》课例展示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执教者。我执教的课题是教育部审定2013版义务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第38-39页的内容。

第一次的试教,我们组的全体老师认真听,听完后每个老师都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并在此表示感谢。

对第一次教学设计作了如下教学反思:

复习引入时的顺序不利于导入新课,先复习我们学习过的7、8、9的乘法口诀,再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就可直接导入新知识,此方法是否与2-6的求商方法一样呢?这样处理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以及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学生在说第一组在做什么这个信息时,学生说在做红领巾,这个细节也影响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于是对主题图上的图片也重新用红旗图片进行了调整。

这节课的重点是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说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一共有多少面旗时,显得重点不太突出,于是调整为老师直接问一共有多少面旗。

学生在说除法算式的意义时说不清楚,原因是乘法算式里的7、8的意义不明确。

在巩固与练习这个环节,孩子们都积极参加小鸟回家这个游戏,没有参加的学生好像很失落。

对于以上的反思,我形成了第二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一、旧知识迁移引入

(一)抢答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七二十八

(二)游戏(开火车)

24÷6= 32÷4= 25÷5 = 30÷6= 45÷5=

16÷4= 28÷4= 2÷1= 8×9= 3÷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出示情境图,引入新课:

谈话导入:“六一”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智慧屋里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块解决吗?

二、探究求商的方法

(一)出示数学书第37页的主题图,请你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

(二)体验探究

1.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仔细观察画面,第一小组小朋友提供了什么信息?谁能说一说?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一些旗,要挂在教室里,我们一起看看有多少面旗呢?出示直观图。(出示闪动动画)

你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计算的?这里的7、8表示什么呢?你能列出两道除法吗?

小组讨论:

(2)说一说这两道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4)观察上面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除法能转化为乘法吗?因为有这样一种互逆的关系,所以我们学习新知识56÷7.56÷8时,方法就是把它们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乘法或乘法口诀)来计算。

板书:

这种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都会运用到。

3.自主探究主题图的第二、三个信息

尝试练习: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1)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分给了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平均每组做了几颗?)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成一行)(可以摆成几行?)

(3)你想帮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生练习)

(4)个别交流汇报:你解决了几号问题?如何列算式,怎么计算的?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5)同桌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小结: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时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思想?

(三)揭示课题

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发现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知识都在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求商时都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与练习

(一)踩气球

7×4= 8×2= 9×6=

28÷4= 16÷2= 54÷6=

28÷7= 16÷8= 54÷9=

(二)小鸟回家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第二次,老师们又认真地点评,我作了如下反思:

这节课是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个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虽然这节课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但没有完全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方式方面,可以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小鸟回家这个游戏在设计时故意设计了两个开放式的问题“商是5和6的算式有哪些”,学生都能说出一两个,但为了让发展得很好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个开放式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写一写,有部分孩子在写时可能就会发现规律,全部写出来,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个数学核心理念。

对于以上的反思,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一、旧知识迁移引入

(一)抢答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七二十八

(二)游戏(开火车)

24÷6= 32÷4= 25÷5 = 30÷6= 45÷5=

16÷4= 28÷4= 2÷1= 8×9= 3÷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出示情境图,引入新课

谈话导入:“六一”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智慧屋里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块解决吗?

二、探究求商的方法

(一)出示数学书第37页的主题图

请你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

(二)体验探究

1.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仔细观察画面,第一小组小朋友提供了什么信息?谁能说一说?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一些旗,要挂在教室里,我们一起看看有多少面旗呢?出示直观图。(出示闪动动画)

你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计算的?这里的7、8表示什么呢?你能列出两道除法吗?

自学提示:

(2)说一说这两道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4)观察上面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除法能转化为乘法吗?因为有这样一种互逆的关系,所以我们学习新知识56÷7.56÷8时,方法就是把它们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乘法或乘法口诀)来计算。

板书:

这种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都会运用到。

3.自主探究主题图的第二、三个信息

尝试练习: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1)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分给了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平均每组做了几颗?)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成一行)(可以摆成几行?)

(3)你想帮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生练习)

(4)个别交流汇报:你解决了几号问题?如何列算式,怎么计算的?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5)同桌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小结: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时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思想?

(三)揭示课题

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发现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知识都在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求商时都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与练习

(一)踩气球

7×4= 8×2= 9×6=

28÷4= 16÷2= 54÷6=

28÷7= 16÷8= 54÷9=

(二)小鸟回家

要求:1.写出算式的得数;2.写出相应的口诀。

提示:算式的得数就是小鸟的家。

要求学生把商是5的算式写一写,在写的时候,优等生就会发现规律,此时商是6的算式就自然能按规律全都写出来。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试教一次,反思一次,更新一次,这其中有过困惑,有过欣赏,但更多的是收获。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猜你喜欢

口诀算式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