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走对围绝经期女性体成分、下肢肌力的影响
2020-03-19郑彦
郑 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1],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包括绝经过渡期(即出现接近绝经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改变的过渡时期)、最后1次月经和绝经后1年。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机体代谢改变,容易出现超重或肥胖、腹部脂肪堆积、腰围增加等现象,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长期、规律的快步走运动有利于改善中年女性体质健康,降低腰围、BMI和腹部皮褶厚度[2]。然而,目前关于快步走对围绝经期女性体成分和下肢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尚较少见。本研究观察3个月的快步走运动对43例围绝经期女性的体成分、下肢肌力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年龄47~54岁,平均年龄(50.31±3.22)岁;对照组年龄46~53岁,平均年龄(49.94±3.54)岁;2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关于围绝经期的判定,依据WHO围绝经期研究组对围绝经期的定义[1]。所有入组对象均无运动禁忌症,无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干预手段
1.试验组
在运动指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每周4次、每次60分钟、连续12周的快步走运动。一次完整的训练,包括5min的热身运动(髋、膝、踝关节运动)+50min的快步走运动+5min的放松运动(包括躯干伸展、下肢拉伸等)。快步走时要求受试者佩戴心率表实时监测心率,以维持运动心率达到目标心率范围。目标心率的计算公式: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60%+安静心率。
2.对照组
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
(三)观察指标
1.体成分指标
采用人体脂肪测量仪(TANITA百利达,型号:TBF-418B),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法)测量受试者的BMI、体脂肪率、双下肢肌肉含量等。检测前受试者需禁食、禁饮3小时。
2.下肢肌力指标
采用数字肌力评估分析仪(型号:MicroFET3),通过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两个动作分别测量受试者左、右两侧的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肌肉均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试至少5s,取3次测量结果的最大值记录为最终结果。测试时,要求受试者身体不能倾斜,且不可借助外力对抗,不可使用爆发力。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体成分指标
干预前,两组的BMI、体脂肪率、双下肢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试验组的BMI、体脂肪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双下肢肌肉量较干预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的BMI、体脂肪率、双下肢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BMl、体脂肪率、双下肢肌肉量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BMl、体脂肪率、双下肢肌肉量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④P<0.01。
?
(二)下肢肌力指标
干预前,两组的双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双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试验组的双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双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较干预前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双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双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双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双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单位:%)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双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双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单位:%)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1。
组别 时间 左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右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左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右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干预前 24.15±5.28 25.71±4.95 59.39±7.56 61.15±8.34试验组(n=43)干预后 33.18±4.80①② 35.03±5.14①② 67.16±7.82①② 69.57±8.71①②干预前 23.78±4.86 24.82±4.61 60.59±6.94 62.13±7.56对照组(n=43)干预后 24.05±5.03 24.69±4.87 59.82±7.03 61.84±8.07
三、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生理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不断升高,导致围绝经期女性的身体成分发生改变,表现为体质量增加,身体脂肪含量增加而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向躯干、内脏和上臂转移,呈中心型分布,容易出现超重、BMI增加、腰围增长等表现。超重或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代谢综合征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围绝经期女性身体成分的改变可导致各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不断上升。
研究发现,规律的运动习惯有助于维持围绝经期女性的良好体重,预防中心性肥胖,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快步走作为一种简单易行、易于掌握的有氧运动形式,运动强度适宜,且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不依赖任何运动设备,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亚健康状态、减重降脂、提升下肢运动能力等作用[3],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便于临床推广普及。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月的快步走运动可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女性的BMI和体脂肪率,增加双下肢肌肉量,且对体脂肪率的改善效果优于BMI,提示快步走具有一定的增肌减脂作用。方秀新等[4]根据运动习惯将132例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分为运动规律型33例、一般型52例、非运动型47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其人体组成成分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显示:运动规律型与其他两型比较,体质量、脂肪量、肥胖度、BMI、腰臀比均显著降低(P<0.01),肌肉量、骨总量、水分总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均显著提高(P<0.01);一般型与非运动型比较,骨总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提示中等强度的规律运动能够减轻围绝经期女性的体质量,减少体脂和腹部脂肪堆积,增加肌肉量和骨量,增加机体水分,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因此,应鼓励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规律的快步走锻炼,尤其BMI、体脂肪率超标者或双下肢肌肉量明显下降者,更应通过规律运动改善身体成分,恢复正常体重。
自25岁起,女性的肌肉力量即开始下降,平均每10年下降约4%,50岁以后则每10年下降约10%。下肢肌力的衰减是导致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下肢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会显著影响其行走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是导致跌倒、骨折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证实[5],规律的运动锻炼对维持围绝经期女性肌肉组织的良好状态、改善其行走能力、防止跌倒有重要意义,是预防围绝经期女性因年龄增加而导致肌肉力量下降的有效策略。李庆等[6]招募44例绝经后女性进行每周5次,每次60min、连续12个月的快步走锻炼,并对受试者干预前后的骨密度、下肢骨骼肌含量、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平衡能力采用站起走计时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及Berg平衡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快步走锻炼6个月及12个月之后,受试者的骨密度及下肢肌肉含量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P<0.05),膝关节伸展肌力、髋关节伸展肌力、距小腿关节背屈肌力及平衡能力相关指标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P<0.05),提示长期坚持快步走锻炼可改善绝经后妇女的下肢运动能力。本研究亦发现,3个月的快步走运动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双侧髋关节屈曲体重指数和双侧膝关节伸展体重指数(P<0.01),增加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降低髋、膝关节的损伤风险,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行走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综上所述,快步走运动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BMI和体脂肪率,增加双下肢肌肉量的同时,还可提升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通过增肌减脂和提高下肢运动能力降低慢性病和跌倒的发生风险,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规律的快步走运动,以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